高三地理十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高三地理十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十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龙泉中学 高三地理十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联考考试试卷,其中 125 题为选择题,26、27、28 题为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突出能力的考察。本试题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运动及季节现象,晨昏线的判读,冰川融水补给和气温的关系,人口增长和迁移,气候常识,山谷风,等值线和季节现象判定,气候与植被,地形和地质构造,地域分异规律,区域地理事物,岩石类型和地质循环,区域地理的表达与分析能力,区域特征,区域地理的分析,地形区的判读和开发条件分析等。整体自然地理比重较大,分值较高。本试卷整体涉及知
2、识点较多,难度中等偏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代号涂在 答题卡中。每题 2 分,共 50 分)【题文】A1 B3 下表是阿根廷潘帕斯某民居正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 12 题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面积(m2)5 4.99 4.98 4.97 4.98 1.该段时期 A.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B.正处于 12 月 C.海陆间等温线逐渐变平直 D.该地昼夜变幅逐渐减小 2.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 B.南极长城考察站出现极夜 C.这一天北京昼夜差值达最大 D.伦敦
3、此时夜幕深沉【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运动及季节现象。【答案解析】1.B 2.C 解析:1 题,面积变小,再变大,第 4 天最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再北移,第 4 天是冬至,所以处于 12 月,B 正确;接近但还未到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变快,A错误;海陆间温差变大,等温线逐弯曲变大,C错误;该地昼夜变幅先变大,再变小,D错误。2 题,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这时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A 错误,南极长城考察站未在极圈内,没有极夜现象,B 错误;这一天是夏至,北京昼夜差值达最大,C正确;潘帕斯是正午时间,位于西四区,伦敦此时是 16 点,因为夏季日落较晚,所以不可能
4、 16 点就夜幕深沉,D错误。【思路点拨】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是夏至,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是冬至是解题的关键。【题文】A1 B2 MON 是晨昏圈的一半,O 点位于中点,M 位于南半球,地方时为 17:40,据此回答 34 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 点始终位于低纬度地区 B.N点始终位于低纬度地区 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C.此状况发生在“二至日”附近 D.M 点和 N 点的昼夜长短始终相反 4.下列时段内,M 点不断向南移动的是 A.12 月 B.34 月 C.78 月 D.1011 月 【知识点】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答案解析】3.D 4.C 解析:3 题
5、,M 点位于南半球,随着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变小,M 点位置南移,始终位于低纬说法错误,N 点与 M 点纬度相同,所以 M 点和 N 点的昼夜长短始终相反,D正确;所以始终位于低纬说法也错误,此状况发生无法判定日期,C错误。4 题,M 点不断向南移动,是夏至到秋分这段时间,所以 C正确。【思路点拨】17:40 在 18:00 附近,所以 M 点在昏线附近,然后根据动态的过程进行判定即可解出本题。【题文】D1 下图是某内流域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56 题 5.该流域自然水循环环节最活跃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植物蒸腾 C.降水 D.灌溉 6.最能反映该流域连续两日内天气状况的是 A.连
6、续两日反气旋控制 B.连续两日天气晴朗 C.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 D.第一天空气中含氧量少于第二天【知识点】本题考查冰川融水补给和气温的关系。【答案解析】5.B 6.C 解析:5 题,每天中午过后流量最大,所以流量受气温影响,河流靠冰川融水补给,一般位于内陆地区,而内陆地区最活跃是蒸发包括植物蒸腾。6 题,降水与气温关系大,第一天流量差别大,说明气温差别大 所以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C正确。【思路点拨】内陆地区河流补给一般靠冰川融水,气温差别大,流量差别就大。【题文】H1 H2 下图为 20002008 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 78 题。联考考试试卷其中题为选择题题为
7、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突出能力的考察本试题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运动及季节现象晨昏线的判读冰川融水补给和气温的关系人口增长和迁移气候常识山的表达与分析能力区域特征区域地理的分析地形区的判读和开发条件分析等整体自然地理重较大分值较高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偏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代号涂在答题卡中每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面积该段时期地球公转速度变慢正处于月海陆间等温线逐渐变平直该地昼夜变幅逐渐减小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太阳直射名师精编欢迎下载此状况发生在二至日附近点和点的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7.
8、导致该市人口波动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生育率 B.自然增长率 C.机械增长率 D.环境人口容量 8.2004 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市 A.产业转移和升级 B.出现逆城市化 C.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迁移。【答案解析】7.C 8.A 解析:7 题,该市自然增长率是负值,所以人口总数应该是减少,机械增长率是正值,所以人口是增加,据题意选 C。8 题,2004 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市产业转移和升级,需要的劳动力减少,所以迁移来的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一般在城市化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与人口机械增长
9、关系不大,城市居住用地紧张始终存在,不是机械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思路点拨】人口机械增长率一般由人口迁移而变化,自然增长率一般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补充: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不利影响: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题文】C4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 l9611990 年的平均逐月水平
10、衡图。图中“可能蒸发量”,是指在给予充分的水分条件下地表可以产生的最大蒸发量。据此回答 911 问题。联考考试试卷其中题为选择题题为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突出能力的考察本试题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运动及季节现象晨昏线的判读冰川融水补给和气温的关系人口增长和迁移气候常识山的表达与分析能力区域特征区域地理的分析地形区的判读和开发条件分析等整体自然地理重较大分值较高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偏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代号涂在答题卡中每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面积该段时期地球公转速度变慢正处于月海陆间等温线逐渐变平直该地昼夜
11、变幅逐渐减小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太阳直射名师精编欢迎下载此状况发生在二至日附近点和点的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9.该城市最可能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10.如果冬季为 l22 月,春、夏、秋三 季则各依序类推 3 个月,该城市缺水现象最为严重季节是 A春秋 B夏秋 C夏冬 D冬春 11.该城市月可能蒸发量的变化、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降水量越多、可能蒸发量越高 月均温越高、可能蒸发量越高 夏季雨量充足、植物蒸发量少 气温在 0以下、可能蒸发量为 0 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常识。【答案解析】9.C 10.A 11.D 解析:9 题,降水集中在 7-8月
12、,所以是华北,再据冬季气温低于 0,所以可能北京。10 题,城市缺水现象最为严重季节是降水少,蒸发量大的季节,所以是春秋季节。11 题,从图中可以看到,月均温和可能蒸发量成正相关,气温在 0以下、可能蒸发量为 0,所以 D正确。降水量越多、可能蒸发量不是最高,夏季雨量充足、植物蒸发量一般也大。【思路点拨】会分析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培养分析能力是解题的关键。【题文】A2 C2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一天中某一时段的风向,读图回答 1213 题 12.此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日照被大量削弱 B.乙地可能出现地形雨 联考考试试卷其中题为选择题题为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
13、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突出能力的考察本试题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运动及季节现象晨昏线的判读冰川融水补给和气温的关系人口增长和迁移气候常识山的表达与分析能力区域特征区域地理的分析地形区的判读和开发条件分析等整体自然地理重较大分值较高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偏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代号涂在答题卡中每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面积该段时期地球公转速度变慢正处于月海陆间等温线逐渐变平直该地昼夜变幅逐渐减小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太阳直射名师精编欢迎下载此状况发生在二至日附近点和点的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C.丙地气温下降速度快于乙地
14、 D.丁地产生一天中最大的坡面径流 13.关于图示气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原因是热力因素引起的 B.一般形成 1417 时 C.易使乙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 D.在乙地容易产生霜冻 【知识点】本题考查山谷风。【答案解析】12.C 13.B 解析:12 题,据等高线,判定风从山上下来到谷底,是山风,甲地气流下沉,不利于降雨的形成,所以光照较好,A错误;气流下沉一般不降雨,B错误;丙地海拔梯度下降大于乙地,所以丙地气温下降速度快于乙地,C正确;丁地产生一天中最大的坡面径流在气流上升的时间,即刮谷风时段,一般在白天,D错误。13 题,山谷风形成原因是热力因素引起的,而山风一般形成于夜晚,气流下沉易
15、使谷底乙处出现逆温现象,由于气温下降容易产生霜冻。【思路点拨】山风与谷风的的循环是相反的,会分析气流与降水的关系。【题文】C4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单位:小时)示意图。读图回答 1415 题 14.图示流域内,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地势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Bf1f2 地段坡度大于 f3f4 坡度 Cf3 地段地表水最容易下渗 D.f4 地段可能植被覆盖率低 15.若图示流域处在一年中汛期时 A.索马里半岛沿岸受暖流增 温增湿作用显著 B.环北极地区驯鹿开始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向南大迁移 C.哈尔滨参观户外“冰雕”的游客大量
16、增加 D.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气压带呈明显的块状分布【知识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和季节现象判定。【答案解析】14.D 15.D 解析:14 题,据等流时线概念,等流时线越稀疏,水流越快,坡度起伏越大,等流时线越密集,水流越缓,坡度起伏越小,所以 D正确。15 题,本区在 3040S 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汛期在冬季,北半球是夏季,所以索马里半岛沿岸受寒流影响,驯鹿北迁,夏季哈尔滨不会有“冰雕”,夏季北半球陆地是低压,联考考试试卷其中题为选择题题为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突出能力的考察本试题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运动及季节现象晨昏线的判读冰川融水补给和气温的关系人口增长
17、和迁移气候常识山的表达与分析能力区域特征区域地理的分析地形区的判读和开发条件分析等整体自然地理重较大分值较高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偏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代号涂在答题卡中每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面积该段时期地球公转速度变慢正处于月海陆间等温线逐渐变平直该地昼夜变幅逐渐减小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太阳直射名师精编欢迎下载此状况发生在二至日附近点和点的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把副热带高压隔断,气压带呈明显的块状分布,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坡度越大,用时越短,等流时线越稀疏。【题文】C4 E2 读某区域图,回答 1617 题。16.
18、图中植被带的界线为下列哪两者的分界线 A.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B.高寒草甸、热带草原 C.热带草原、灌木林 D.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17.关于该地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北陡西南缓 B.位于板块消亡边缘,形成内部褶皱山脉 C.河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水稻和冬小麦是该地主要粮食作物 【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与植被,区域特征。【答案解析】16.A 17.B 解析:16 题,虚线以西是热带草原气候,以东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该线是雨林和草原的分界线,A正确。17 题,该地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东部地势比西部缓,山脉因板块挤压而形成,是消亡边界,多褶皱山脉,B正确,河流以雨水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十月 联考 试题 解析 新人 中学 教育 高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