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第二课时圆环的面积说课稿小学教育小学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第二课时圆环的面积说课稿小学教育小学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第二课时圆环的面积说课稿小学教育小学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第二课时圆环的面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环形面积。我将从这几方面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以“探究式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分析 在教学中,我倡导有效学习,有效学习等于把握教材的本质加研究学生。对教学背景的分析,我从教材内容和学情两方面进行分析。
2、教材分析:环形面积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 册 93 页例 3 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过了直线图形及圆面积(曲线图形)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能进行熟练的求圆的面积,这些都是学习环形面积的基础。学习环形面积既是对圆面积公式的巩固,又能使学生把成圆环的本质,在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例 3 承载了三个教学任务:1、通过一个茶杯垫的外形,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环形,环形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用简洁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知识的枯燥,教材资源的贫乏,教师要力求让学生经
3、历过程,自主发现,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情分析:1、了解学生已有经验对环形面积公式推导有何影响。2、了解学生对环形这个图形的初步认知。3、了解学生在计算环形面积时所产生的困难。所以在课前,我对六二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我发现:(1)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非常熟悉,任意给出圆的半径、直径或者周长,学生都能正确、迅速地求出圆形面积。(2)对于“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你能组合成什么图形”这道题的测试,班中有 50%的学生画出了环形,并且知道该图形的名称。(3)对于计算题的检验:3.14 5.5 5.5-3.14 4.5 4.5,学生大部分都能应用乘法分配律把 3.14 提取出来,
4、但是 5.5 5.5-4.5 4.5 就单纯的利用计算求出得数。我的思考:基于对学情的调研和分析:我发现圆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掌握环形面积是个很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进行迁移,但是学生对于环形凭已有经验虽然有些了解,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环形中两个圆位置的关系。另外学生对于平方差公式的遗忘,直接对于计算的简洁和正确起了制约作用。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教学经验,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如何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并能用简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5、使学生认识环形,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教学重点: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简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环形的空间观念。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实践操作,引入新知 1、复习圆面积公式 我们每人的桌上都有半径是 10 厘米的圆,谁能告诉大家,求一个半径是 10 厘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文字公式、字母公式、列出算式。【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用 S=r2 公式计算圆
6、的面积,为学生探求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做好铺垫准备】2提出小组操作要求。(1)在半径 10 厘米的圆中画一个半径 5 厘米的圆。(2)把这个半径 5 厘米的圆剪下来(不要求完整),求剩余图形的面积。(3)你能给你的新图形起个新名字吗?【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提高速度】3展示学生作品。这里就有个要求,教师一定要巡视,把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依次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并且给自己的图形命名。4找不同、找相同。通过刚才学生的表述,你发现这三幅图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不同:剪出的图形形状不一样。相同: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列式。总结出板书: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R2r2 (R2r2
7、)前两个公式,学生总结起来比较容易,而第三个公式,通过课前测试,学生也能理解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预设:如果有的组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解答这道题,教师就叫其展示。如果没有出现这种做法的话,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课件闪烁“(R2-r2)”看到这个,你想到了什么呢?进而复习平方差公式,告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这样可能有助于帮助你提高速度。介绍这个公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R2r2)将从这几方面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我以探究式学习理论
8、作为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分析在教学中我倡导有学习有学习等于把握教材的本质加研究学生对教学背景的分析我从教材内容和学情两方面进行分析教材分析环形面积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册页例的及能进行熟练的求圆的面积这些都是学习环形面积的基础学习环形面积既是对圆面积公式的巩固又能使学生把成圆环的本质在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例承载了三个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R-r)(R-r)5学生发现 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呢?【课前设计这个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无论这两个圆的位置怎样变化,只要小圆在大圆内,求剩余部分就是求他们的面积差。】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面积 第二 课时 圆环 说课稿 小学教育 小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