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专题模型:传送带模型 导学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模型:传送带模型 导学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专题模型:传送带模型 导学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1-页 模型:传送带模型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与考纲要求 1熟练掌握各种传送带模型的解决方法。二、学习重难点 1能分析物体在各种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并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相应的问题。三、自主学习 1研读优化设计P49-50页的关于传送带的相应的内容。四、必备知识 一、皮带传送带的分类:1、按放置分:(1)水平放置的皮带传送带 (2)倾斜放置的皮带传送带 2、按转动方向分:(1)顺时针转动的皮带传送带 (2)逆时针转动的皮带传送带 二、运用传送带模型解题的基本规律 1传送带问题中摩擦力分析 传送带与被输送物之间的摩擦力可能是 摩擦力,也可能是 摩擦力,在分析
2、受力时应根据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去判定,一般情况下,主要看传送带与被输送物之间有没有速度差,若有速度差则为 摩擦力,若无速度差则可能是 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摩擦力。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或摩擦力的类型)一般发生在物v与带v (填相同或不同)的时刻。2传送带问题中运动分析 被输送物体运动形式的变化往往发生在物v与带v相同的时刻,因此我们在研究传送带问题时一般都将物v与带v相同的时刻作为一个分界点,这也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另外一个分界点是当被输送物或传送带两者之中有一个速度为零的时刻,该时刻一般为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刻。此外,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区分相对速度、对地速度;相对位移、
3、对地位移。五、合作探究 探究一:水平传送带模型【例1】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 20m,正在以 v4.0m/s 的速度匀速传动,某物块儿(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将该物块儿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儿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10m/s2)?甲 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2-页【变式 1】(1)例 1 中,若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心相距为 2.0m,其它条件不变,则将该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10m/s2)?(2)例 1 中,若提高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使物体从传送带的一端传到另一
4、端所用的时间缩短。为使物体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最小速度是多少?【例 2】(多选)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2v1,则()At2时刻,小物块离 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变式 2】优化设计P50 页例 2 探究二:倾斜传送带模型【例 3】如图所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模型:传送带模型 导学案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 一轮 复习 专题 模型 传送带 导学案 中学 教育 高考 高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