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图像题解析课例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图像题解析课例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图像题解析 课例 一、教学设计 1、背景分析:(1)课程改革背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20XX 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强调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考试说明的要求。(2)学科教学背景:新课改的化学教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 2 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特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
2、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以及用上述信息描述手段来表达化学过程及解释化学问题的能力。所以对坐标曲线图此类化学用语的表达方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3)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识,缺少学科间整合。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1 教学目标 2.1.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问题的分析与反思,了解图像观察点(坐标、点、线)选择的重要性与有序性(2)通过尝试作图,进一步
3、体会图像观察点的具体内容:点(包括起点、拐点、终点、交点);线(走向、趋势)。(3)通过画 V-T双线图,理解坐标曲线图的二维关系,理解化学图像的含义。2.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曲线变化:单曲线 双曲线,单坐标 双坐标,掌握复杂图像的处理方法。(2)通过学生自我剖析,相互讨论、补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我分析、总结归纳的习惯。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与评价,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2)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设计与分析,让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知识过程中的喜悦。2.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像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难点:对
4、图像含义的理解与应用 3、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明一暗,相互交替、补充。明线:整节课围绕图像类型,从单一曲线图,过渡到双曲线图,再到线外点,最后再到双坐标图。暗线:寓数学思想渗透于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结合适当的学法指导,从思维的“有序性”“批判性”“整体性”“变通性”等多个方面提升学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生的思维品质。具体教学线索流程如下:主线(问题)暗线(方法)学生活动安排 关于坐标曲线的观察视角与方法(例题 1)关天坐标双曲线的作图与分析 关于坐标曲线图外的点的理解与应用(练习 2,D)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双坐标图像的处理 观察图像的有序思维(归纳)巩固理解坐标
5、图像的二维关系,及三个变量的处理方法(归纳)再次理解坐标图像的含义 总结:图像类型,解题方法 从另一角度巩固复杂图像的处理方法 分析做错原因,反思解题过程,归纳观察图像方法,应用 作图,困惑、讨论,总结双曲线图与单线图的关系,双曲线的解题方法,应用巩固。分析练习 3、讨论,总结理解图像含义是解题的根本 思考,体会,梳理 讨论,合作,总结复杂图像的处理方法 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二轮复习的特点,为了提高 40 分钟课堂效率与针对性,本节课课前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编辑学案,学生练习,教师批改、统计。针对学生练习后存在的问题,课堂设计以学生“自我分析、反思;集体讨论、补充、总结”方式展开教学,
6、应用“递进式”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探究复杂图像处理方法。共由五个教学环节构成,“如何看图?”是第一环节;“如何处理双曲线图”是第二环节;“如何处理线外的点”是第三环节;综合应用,总结归纳解图像题方法,是第四环节;最后通过“双坐标”图像的练习提升学习能力,并巩固复杂图像的处理方法。二、课堂实录 【解读考纲】20XX 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部分)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理解
7、考纲】20XX 年浙江 26 题(略)能读图 20XX 年浙江 27 题(节选)(略)会作图【分析学生】存在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现象【教师】本节课通过同学们自我分析,相互讨论的方法来归纳图像题的一般做题思路与方法。导入部分: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
8、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识缺少学科间整合教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设计意图】巩固三看图角度的选择,同时又细化为看哪些点,如何看线。设计问题时还注重与课本常见图像相结合,体现回归教材思想。环节一:如何看图 例 1: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H 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N2和 H2的混合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学生 1 分析】漏选 C的原因:图像非常熟悉,没
9、注意到横坐标的变量。应改为 V-t 图。【其他学生补充】改成 V-t 图也错,原因 V逆应该从 0 开始【学生活动】画出 B的正确图像【学生板演】【学生评价】没有标出坐标变量名称、零点,没有体现平衡。【教师引导】为获取图像中的信息,一般要从哪些角度观察?【学生归纳】看图的角度与顺序:一看清坐标,二看准点、三看好线【应用】练习 1:(2010 天津卷)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表示 25时,用 0.1 mol L1盐酸滴定 20 mL 0.1 mol L1 NaOH 溶液,溶液的 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 2SO2(g)+O2(g)2SO3(g);H 0 正、逆反应的
10、平衡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表示 10 mL 0.01 mol 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 0.1 mol 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D图中 a、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 CH2CH2(g)+H2(g)CH3CH3(g);H 0 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点、线角度分析 A、B、D 错误的据统计:有 53%的学生漏选了 B 或 C 据统计:有 56%的学生错选了 A 和 C 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
11、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识缺少学科间整合教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设计意图】对图像二维关系的理解是解图像题的关键,但大多学生在分析图像时,会把其他影
12、响因素也考虑进去。所以本节课先设计作图,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冲突,然后通过教师追问,充分认识到坐标图像的二维关系,从而理解图像变化的含义。同时,在两条曲线分开画完后,再让学生整合成同一坐标,意在使他们明白,复杂曲线其实可处理成简单曲线的组合,从而形成复杂问题的简化处理思维。原因。A 图滴定终点附近,线的斜率错误;C(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所以中间斜率突然变化;D起点与终点高低关系不对。【引导学生归纳】如何看点、看线?【学生总结】点:看起点、终点、拐点;线:看走向(递增、递减)、看趋势(斜率,有无平台)环节二:双曲线图的处理方法【教师提问】对于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
13、,常见的 V-T图是怎样的呢?【学生活动】要求:先分别画出 V正-T图,V逆-T图,再把它们合成一张图像。【课堂生成】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策略】提问:为什么难以下手?【学生回答 1】不清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另外随时间的变化,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会发生变化,速率也会被影响,所以难于表达。【学生回答 2】速率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不清楚【教师质疑】1、平面坐标图表达的含义是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要如何处理其他影响因素?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每升高 10 度,速率变成原来的 24 倍。【学生思考】1、坐标图只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其他因素应固定,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是正比例函
14、数关系,应是曲线。【学生活动】画出单一曲线后,再把两条曲线画在同一坐标中。【课堂生成】合并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引导】两条线画在同一坐标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归纳】要注意二者的关系,平行还是相交,交点的含义【应用】练习 2:对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H T1)的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C、图 C 表示氮气与氢气在不同压强下(P1P2)的氮气的质量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D、图 D 中 c 点的速率:V(正)V(逆)【学生分析】A、B、C错误的原因,并讲出分析方法。【教师指导】为什么对双曲线图常要作辅助线来解题呢?两平行参数的双曲线图,相当于三个变量
15、,处理时需控制一个变量,才能讨论另外两变量的关系。据统计:有 51%的学生错选了 A,16%错选 B 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
16、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识缺少学科间整合教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环节三:如何处理线外的点【学生回答】选项 D中曲线的含义,及坐标中各点的含义(巩固理解图像的二维关系)【应用】练习 3: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 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 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 Na2SO4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 d 点变到 c 点 C.d 点无 BaSO4沉淀生成 D.a 点对应的
17、 Ksp 大于 c 点对应的 Ksp 【学生分析】A、B错误的原因及正确的变化。【教师引导总结】课堂总结:看图 综合应用图像 图像类型 环节四:综合应用 体 积 为2L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反 应:2NO2(g)2NO(g)+O2(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都在 800C,实验在 850C;NO、O2的起始浓度都为 0,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实验、和,得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实验 和实验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了 B、实验和实验 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C、实验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实
18、验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对比实验、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2)下图是在 T1 C 密闭容器甲中 NO 的体积分数 V%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单线图 双线图 线外点 双坐标(能力提升部分补上)看坐标 看点 看线 能读图 会作图 理 解 图 像的含义【设计意图】双曲线图与单曲线相比较,本质区别是由二维关系变成三维关系,解决方法就必需固定其中一个变量,因此常要作辅助线解决此类问题。同时设置了选项 D,在理解二维关系的情况下,又引出了对线外点的问题的认识。【设计意图】巩固对线外点含义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图像二维关系的。据统计:只有 11.6%学生选错 A 或 B 据统计:只有个别学
19、生漏选 D 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
20、识缺少学科间整合教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 请在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 T2C(T2T1)时的 NO 体积分数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 【投影】学生典型错误答案 【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巩固作图要关注各个点)。(3)若实验中 NO2的起始浓度改为 1.2mol/L,其他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 40min(填大于、小于、等于),NO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若实验中达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 由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组成的 NO2与 NO 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将 移动,新平衡状态时 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5)若将实验所得的平衡混
21、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欲使气体被完全吸收则至少应同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设空气中 N2与 O2的体积比 4:1,其他成分忽略不计)。环节五:能力提升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a、b 均为石墨电极)电解 2L0.5mol/LCuSO4溶液,在电路上通过 1mol 电子后,调换正负极,电路上又通过 2mol 电子。(1)请写出以上过程的电极方程式:a b 第 1阶段 第 2阶段 第 3阶段 第 4阶段 (2)用曲线 I 表示电解过程中 B 极改变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假设通电后溶液体积不变)用曲线 II 表示溶液 PH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然后,再把两个图像合成一张在图(3
22、)中 图1 图2 图3【设计意图】本题是 2010全国卷 I27 题改编而成,集中融合了看图、作图与综合应用。能很好检测及巩固本节课教学效果。据统计:23%学生画图时,没有注意拐点的位置 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式提出更
23、高应试要求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识缺少学科间整合教名师精编 欢迎下载【教学策略】投影学生的典型错误,学生讨论。变式:把又通过 2mol 电子改为 3mol 电子,曲线又如何?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同学们要掌握(1)如何三看图像,(2)对图像的二维关系的理解及应用(3)复杂图像的一般思维方法。三、教学反思 1、二轮复习课如何上?如何在 40 分钟内能针对学生情况有效复习?本课例不同于一般复习课,采用教师先设计学案、学生练习,后教师批改、统计,再根据学生反
24、馈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设计问题,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效果明显,符合最近发展区教学。2、本案中练习是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曾经做错的典型题目改编或整合而成,针对性强、目的明确,设计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试图通过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帮助学生透过凌乱的图像现象去看问题的本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3、整节课大部分时间由学生通过自我剖析,互相讨论,归纳总结,提炼出解题方法,体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知识体系,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4、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越熟悉,越容易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特别是在有教师在听课的情况下,学生的情感更加应该得到关注。四、专家点评 魏樟庆老师:图像题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
25、值得关注。本节课设计主线是图像中单一曲线、双曲线、线外点三个方面对图像进行剖析。从教学设计方面看,开课教师已经具备了教学设计能力与命题能力。谢新龙老师:【设计意图】本题是 2010温州市一模的最后一道选择题改编而成的,意在检测学生对复杂图像简化处理思想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此外,在前三种图像的基础上又认识另一种双坐标曲线图,再一次体验分析处理复杂图像的思维过程,实现能力提升。据统计:只有 26%学生能准确无误画出图像,大部分学生没有关注终点位置,线与线之间的联系。以来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教学各个环节逐步渗秀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年我省化学科考试要求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材中出现大量的图表尤其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的图表更多纵观近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点其中第二大题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固定为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学生认知背景本课题研究的坐标曲线图其实就是数学函数图像高三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把它应用于化学问题解析学生普遍反应困难较大看不准看不透看不快是他们的体会显然他们孤立了学科知识缺少学科间整合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