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0/49 摘 要.1 一、课题的提出.3(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3 1、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3 2、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4 3、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4 4、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2003).4 5、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5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二)国内外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6(三)任务驱动的内涵.8(四)需要解决的问题.10(五)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 二、研究过程.11(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11(二)研究
2、目标.12(三)研究内容.12(四)研究步骤.13 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14(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14 1、系统性原则.14 2、综合性原则.15 3、启发性原则.16 4、层次性原则.17 5、开放性原则.17 6、针对性原则.18 7、联系生活原则.19(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9 1、创设情境的策略.19 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49 2、创设情景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23 3、提出问题策略.24 4、自主学习策略.26 5、协作学习策略.29 6、评价策略.31 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32(一)任务驱动式
3、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32(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33(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36 1、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36 2、教学需要分析与教学设计.36 3、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37 4、教学过程设计.39 5、案例设计评论.42 五、研究成果所取得的社会影响.44 六、问题讨论与结论.44 参考文献.46 致 谢.48 摘 要 信息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理论道德修养。该课题就是要通过研究、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
4、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
5、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2/49 我们于 2006 年 12 月开始课题的研究,对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中任务的设计原则、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理论阐释。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信息检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完成任务能力都优于对比班的学生。结合具体教学设计案例,回答了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路和技巧。在实验中,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四个环节展开。这一过程以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以一个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作为目标,学生充分利用相关学习资源;然后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协作、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采用
6、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提高能力,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对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本质理解上的差异,在“任务”的提出上,存在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任务驱动的学习目标单一、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缺少人文精神等,都是我们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教学设计 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
7、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3/49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长时间以来,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
8、时代进步,这种设计思想已经无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它极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表达与交流学习思想的机会,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书本知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等,成为学校教育的症结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以任务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希望采用这种方法来改进课堂教学,以弥补原有课堂教学的缺失。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任务驱动的意义或作用。1、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9、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课程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先进的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
10、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4/49 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不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而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2、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1999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文件指出: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最迟于 2005 学年普与信息技术教育;其它地区的小学最迟于 2010 学年普与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正是普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时期,深入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方面有利于推广几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经验,另一
11、方面为实现 2010 年中小学全面普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3、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不可能提出有想象力的、探索性的问题,也就不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传统教学中总是教师提出问题,给出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或结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模仿,没有自己的思考,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出问题。在“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必须学会发现疑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探究解决的方法,才能完成任务,通过问题解决来主动建构起概念、原理与方法等。4、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
12、新能力(郭芳,2003)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一种问题推进式的教学方法,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
13、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5/49 学生只有学会发现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设想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然后通过不断地尝试、探究、总结,才能完成任务。在“任务驱动”中,所设计的任务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留下极大的思维空间,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另外,完成任务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促进思维的发散,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索,有利于创造思维品质的形成。5、有
14、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任务驱动”使学生有更多的讨论和沟通机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学生之间的观点、方法得以交流。学生可对照别人的观点审视自己的观点,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有争议问题的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他们深人思考问题。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任务驱动教学的环节之一是教学评价,它贯穿于任务执行的全过程,既有过程性
15、评价,又有对结果的评价。利用评价的导向、激励与诊断作用,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与勇气,促使其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此外,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设计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任务,结合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
16、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6/49 适当的过程性评价能随时把握进程,与时端正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与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二)国内外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外并没有使用“任务驱动”一词,国外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叫“任务型教学”,最初主要应用于语言教学,其本质是一样的。任务型教学是 20 世
17、纪 80 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进入 21 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出自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源泉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功能意念论;第二,认知论;第三,语言习得论;第四,人本主义论。同时集中了当代心理学理论(如语言意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的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它强调以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为中心,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某种语言形式。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组织单位,课堂教学有一系列的“任务”构成。国外语言学与教学法专家对“任务”进行了多种阐释,形成了一些基本观
18、点和看法。其特点表现在:任务是真实的交际活动,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任务是完成特定学习目标的交际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任务以意义为中心;任务具有实践的运用功能。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模式比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Willis的三阶段模式和 Skehan 的三步骤模式。Willis(1996)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任务中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
19、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7/49 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这一阶段,学生首先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执行任务,教师并不直接指导;
20、然后各组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任务后阶段即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Skchan(1998)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三个步骤。任务前活动包括教的活动、意识提升活动和计划。任务中活动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后面的报告、报告三个方面。任务后活动包括分析和操练。在他提出的三个步骤中,任务前活动非常重要,后两个步骤与 Willis的模式大同小异。可见,国外任务型教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已相当成熟。“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建构
21、主义学习理论(王吉庆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第 135 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已被少数教师在计算机课的个别课例中进行了探索性的使用。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我国教育领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到 1997 年已较为成型。到了 2003 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把“任务驱动”写入了正式的国家文件中。任务驱动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由于部分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对“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思想和理论依据没有深刻地理解,出现了“任务驱动”被曲解和被简单化的倾向。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任务驱动是一种教学方法,有的学
22、者认为任务驱动是一种教学的模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任务驱动应归属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赞成这一观点。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题提出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评价策略四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成果一任
23、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流程简述二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三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评析以创意小广告教学设计为例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结题报告范例董京峰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8/49 经过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设置情境、提出任务、展开自主与协作学习、任务评价与教学总结”五个教学基本环节。并提出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提出了若干设计任务的模式、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任务要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特点、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设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等,从此可以看出,这些设计思想是建立在系统科学的观点之上的,符合教学设计的特性。(三)任务驱动的
24、内涵 谈到任务驱动,我们首先理解什么是任务?任务是指“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任的责任”。按一般的意义,“任务就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特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完成的任务,实质是教学内容的任务化。”任务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任务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虚构、生造的,任务一般不要太小,要涵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后的结果可以多姿多彩。比如关于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学习,应将所有的内容设计为一个具体任务。在正式的文章书籍中,“任务驱动”一词,首先出现于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年出版的 计算机教程 Windows版,在其前面的说明
25、中写道:“在内容的编排上注意了以下三点。2、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在教育部 2000 年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驱动式教学的兴起是当代教育观念整体转变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部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郭芳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扩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一研究方法和总的思路二研究目标三研究内容四研究步骤三研究取得的理论果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联系生活原则二任务驱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报告 范例 董京峰 小学 信息技术 任务 驱动 课堂教学 设计 研究 小学教育 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39287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