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儒家的权威化与哲理化》教案中学教育初中教育_中学教育-教学研究.pdf
《高三历史《儒家的权威化与哲理化》教案中学教育初中教育_中学教育-教学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儒家的权威化与哲理化》教案中学教育初中教育_中学教育-教学研究.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讲 儒家的权威化与哲理化 课标 3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含义: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的学说。(3)理论来源:早期道家理论是基础,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4)主张: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5)影响: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国力逐渐增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地位:西汉初年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2、2、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1)独尊儒术的原因 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董仲舒建立了新儒学思想体系(2)含义: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3)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4)内容: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提出
3、“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5)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6)独尊儒术的影响 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一,同时也有利于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从此儒家思想成功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不利于各种学术思想争鸣,并带有神学迷信色彩。深化 1、汉代新儒学与先秦新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
4、主要还是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极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也为新儒学所继承,并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探究 3、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A、“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解析】儒家的“大一统
5、”思想通过“君权神授”论竭力为君权的合理性作出证明,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起到了神化皇权的作用,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 课标 4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 1、理学兴起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治,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2、含义 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3、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朱熹(2)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家的权威化与哲理化 历史 儒家 权威 哲理 教案 中学 教育 初中 教学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