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精选汇编:燃烧和灭火(带解析).doc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精选汇编:燃烧和灭火(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精选汇编:燃烧和灭火(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2015眉山)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B、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达到着火点;C、燃烧仅仅达到着火点是不能燃烧的,还得有氧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A、分子间有一定
2、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故选:A点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必须同时满足2(2015东营)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
3、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都是需要吸热的,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解答:解: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烧蚀层可以起到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C、“烧蚀层“
4、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3(2015自贡)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
5、生活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解答:解:A、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属于可燃物;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灯罩却没被点燃;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2015永州)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D清除可燃物,达
6、到灭火的目的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B、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但是与“浇油”无关不合理C、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D、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故选:A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5(2015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
7、论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B、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根据物质的着火点分析;D、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解答:解:A、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使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正确;B、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正确;C、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8、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故选:C点评: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6(2015广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注意此实验与课本上的实验不同,本次实验热水中没有白磷,没有对比,不能得出
9、燃烧是否需要氧气的结论,不可生搬硬套课本的结论解答:解:A、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热水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所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无法根据该实验判断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故错误;B、该实验使用红磷和白磷不同的可燃物,故错误;C、由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红磷不燃烧故错误;D、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热水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所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
10、选:D点评: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7(2015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燃烧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C、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D、根据酒精的着火方法解答解答:解: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正确;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错误;C、图书档案起火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造成图
11、书的损坏,错误;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2015天津)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C、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
12、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D、根据氢气燃烧分析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爆炸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015佛山)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3、)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泡沫塑料易燃来分析;B根据火场逃生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D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来分析解答:解: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B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
14、二者缺一不可,故错误;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虽然考查促使燃烧的方法,爆炸的知识等,但最关键还是教育学生注意防火,加强安全意识及学会自救能力,熟悉自救方法10(2015陕西)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白磷始终不燃烧B小气球变瘪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分析;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
15、减小;D、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本题,能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不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解答:解:A、热水的温度是80已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故A错误;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使气球涨大,故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减小,使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高右低,故C正确;D、铜和银都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只能说明它们排在了铁的后面,但不能排铜和银的顺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气体压强的变化、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知识点较多,而且有一定的难度11(2015娄底)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
16、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进行解答;C根
17、据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进行解答;D根据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的急救方法分析解答:解:A根据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或空气方法进行灭火;故做法正确;B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知图书文字材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做法错误;C根据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
18、做法正确;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做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安全知识的理解,并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及实际解题当中12(2015益阳)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
19、(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故选A点评: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13(2015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
20、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正确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
21、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15重庆)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解答:解: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煤火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试题 分类 精选 汇编 燃烧 灭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