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 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舞蹈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中国舞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时代 文化四个方面。中国舞蹈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扬。中国舞蹈蕴含诸多民族元素,反映了我 国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中国舞蹈对民族文化 的传扬主要分为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中国舞蹈传扬了磅礴大气的汉族文 化。在长袖舞、古典舞等中国舞蹈表演中,通常会融入我国汉族古代长
2、褂襦裙的服饰, 从而彰显汉族人民的端庄大气、含蓄唯美另一方面,中国舞蹈也传扬了五彩斑斓的 少数民族文化。如通过表演新疆舞、藏族舞等体现多元的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舞蹈 洋溢着热情的气氛,在表演中热烈奔放,极具生活气息,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情,传扬 了民族文化的特征。中国舞蹈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扬。中国舞蹈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舞蹈中会融入民俗 元素,使舞蹈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间接了解了更多民俗 艺术,对传扬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如在中国舞蹈中,可表现剪纸艺术、木偶艺术、 风筝艺术等,通过服饰妆容模仿民俗艺人、通过肢体动作展现民俗技艺等,通过多样的 形体表演,传达民俗文化内涵,
3、加深观众对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中国舞蹈还展现出 我国一些重要的民俗节庆的特征。在民俗节庆日,中国舞蹈的表演会尽可能还原节庆日 的热闹场面,通过舞蹈演员之间的合作,表现民俗技艺,让更多人了解民俗文化、感受 民俗文化的魅力。中国舞蹈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扬。中国舞蹈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逐渐发展起 来,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表演特征,传扬中国历史文化。如舞蹈演员在表演唐朝舞蹈 时,会营造华贵典雅的氛围,身着唐服,手抱琵琶,缓缓展现舞姿,在宫廷音乐的烘托 下表现大唐舞蹈的雍容大气。中国舞蹈还能展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项目,在表演中融入 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演员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展现书法技艺,在服饰妆容
4、中展示绘 画色彩,使观众感知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中国舞蹈还会讲述中国历史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迢过13个字。22 .你认为第二自然段的论证能否有力地支撑第三自然段的结论?为什么?七、材料作文23 .根据要求作文。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道:“才欲其大,志欲其小。才大,则任事有余;志 小,则愿无不足。”意为人的才能越大越好,而志向却不一定要立得高远。而后来的左 宗棠则教育子女“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务期与古时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这是教导 子女要立大志,以古代圣贤豪杰为榜样。两位名人所说各有道理。人生在世,有人有志,有
5、人无志,有人志大,有人志小。读了上述材料,你产生了 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立志”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D 2. A 3. B 4.舞蹈创作与表演要遵循的“诗一情一意”递进原则,表现为 舞蹈创作与表演首先要塑造形象,其次要抒发感情,最后要能表现思想和彰显价值。“诗”, 指理解舞蹈的诗学品格,它具有无言之美,肢体动作的抽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等决定了其 审美特性。“情”,指舞蹈创作与表演者在创作与表演时用心用情,借助舞蹈形象、技艺、 韵律等,塑造富有情感的形象。“意”,指从情
6、感人手,展现舞蹈形象的内心世界,以此表 现人类共通的情怀,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5.增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中国舞蹈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加强研究传承,深 入挖掘中国舞蹈所蕴含的形象、技艺、韵律和情感等方面呈现出独特文化印记。强化创新 意识,与时俱进,加强与其他舞种的交流,在中国舞蹈中融人更多时代元素和中国风尚。(答 出两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都要通过舞蹈与音乐的互相配合、舞姿和声乐的相互融合来体现”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 是“中国舞蹈通常与声乐互相配合表现,舞姿和声乐的相互融合体现了韵律美工 故选Do
7、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最主要原因是吸收了西方舞蹈元素,呈现多元化美感”错误。材料二是说“中国舞蹈在形 象表现方面充分彰显出中国古典特色,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审美特征,具有形象美工 故选Ao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强调的是将“传统功夫与流行的说唱元素搭配”,适用于论证“中国舞蹈是对时代文化的传 扬比较恰当。C.最适合论证“中国舞蹈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扬”的观点。D.本身就是一个观点:历代中国舞蹈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中国舞蹈是对民俗文化的 传扬”这一观点并不契合。故选Bo4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
8、力。结合材料二“具有无言之美的舞蹈艺术,肢体动作的抽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决定了其审 美特性和诗学品格”“中国舞蹈在形象表现方面充分彰显出中国古典特色,呈现出中华传统文 化的多元审美特征,具有形象美可知,“诗”,指理解舞蹈的诗学品格,它具有无言之美, 肢体动作的抽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等决定了其审美特性。结合材料二”中国舞蹈的特色之一是讲究肢体的舒展,借助各种肢体动作表达舞蹈主题、传 情达意”在舞蹈表演中并不只是外在形象的展现,而是会充分传达舞者的情感,与观众交流, 使观众感受到舞蹈的内涵”“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神态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让观众感知故 事中人物的复杂心情,从而更好更准确地理解舞蹈主
9、题”可知,“情 指舞蹈创作与表演者 在创作与表演时用心用情,借助舞蹈形象、技艺、韵律等,塑造富有情感的形象。结合材料二“通过在舞台上展现舞蹈技艺、表达舞蹈内涵,给观众以美的观感和心灵的舒 悦”“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感受舞蹈传达的生动的故事内容”“中国舞蹈通 过情感的传递,达到与观众情绪的相互融合,引发观众共鸣”可知,“意”,指从情感人手, 展现舞蹈形象的内心世界,以此表现人类共通的情怀,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见,舞蹈创作与表演要遵循的“诗一情一意”递进原则,表现为舞蹈创作与表演首先要塑造 形象,其次要抒发感情,最后要能表现思想和彰显价值。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
10、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国舞蹈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文化 特色”“中国舞蹈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逐渐发展起来,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表演特 征,传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舞蹈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呈现出中华文化多元化的丰富内涵,并 以其深厚的底蕴和风采多方面传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 播”可知,增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中国舞蹈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 鲜明的文化特色。结合材料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舞蹈所蕴含的形象、技艺、韵律和情 感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印记,对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可知
11、,要加强研究传承,深入挖 掘中国舞蹈所蕴含的形象、技艺、韵律和情感等方面呈现出独特文化印记。结合材料一“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舞蹈融入了更多流行元素,将爵士舞、街舞、团体舞等众 多舞种的特征融入其中,舞蹈演员身着中国服饰,展现翻转颠倒、动感十足的舞姿技艺,通 过新潮夸张的肢体动作,展现出流行时尚”要强化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加强与其他舞种的 交流,在中国舞蹈中融人更多时代元素和中国风尚。6 . C 7. D 8.多个意象并列,生动再现了小镇的生活场景。浓厚的抒情意味,语调快乐中带有伤感,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使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律生活。句式上长短结合,使语
12、言生动活泼,符合孩子的行为特点。9.“温暖”本现:孩子们和五婆的“黄昏约定”的快乐。小镇人们顺应自然的惬意的生活方式。老人们不愿意拖累儿孙(渴望自食其力)的心理。“感伤”体现:五婆的去世。小镇身处现代文明喧闹中的孤独。快乐童年远去(小镇渐渐改变)的感伤。【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c.”文章警醒人们爱护环境”说法错误,本文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并没有警 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思。故选Co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D.“却也难免显得稚嫩浅显”说法错误,本文虽以孩子的视角来感受生活,但对生活的感受是 很深刻的。故选Do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
13、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我奔跑着,经过树和房子、池塘和木桥、商店和肉铺,以及老人沉默的身影,直到跑进奶 奶的影子里”中连用“树和房子”“池塘和木桥”嘀店和肉铺”“老人沉默的身影”等多个意象,罗 列出了小镇上典型的景象,生动再现了小镇的生活场景。本文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如“日落是孩子游戏时间的节点”“我奔跑着”等句子,可以 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童年的欢乐;“以及老人沉默的身影”等句子又能传达出作者略略的伤 感。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不舍与眷恋。“在小镇,一切的行动都归太阳掌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太阳人格化,交代出了小镇 上人们的日常活动都是随着日升日落而进行的这一特
14、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镇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节律生活。“一切的行动都归太阳掌管”“日落是孩子游戏时间的节点”等句子是长句,“我奔跑着,经过 树和房子、池塘和木桥、商店和肉铺”等句子是短句,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更符合孩子的行为特点。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温暖”体现:由文中“五婆摆手说:五婆不在家。你们别喊了。我们听了哈哈大笑:五婆不在家,那你 是谁?白发五婆也哈哈大笑:我是糖婆婆。说完丢下一包糖来等内容可以看出,每到黄 昏时,五婆会给孩子们一包糖果,黄昏中一包糖的约定让孩子们得到了甜蜜的快乐,也让五
15、婆得到了有孩子们陪伴的快乐。由文中“小镇的人沉浸在小镇的节奏里。他们不用钟表,太阳就是最好的钟表。他们不上剧 院,家长里短就是最好的故事会。他们虔诚地遵循太阳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等内容可以看出,小镇人们过着简单而又无忧的生活,这种顺应自然的惬意生活方式给人以 “温暖”。由文中“奶奶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这不是她想要的,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儿孙一天。她惟一 的安慰是,身子骨还硬朗,还能做家务,不是白费粮食”可以看出,老人们即便年岁很高了, 也不愿意拖累儿孙,她们这种渴望自食其力的心理,让人感受到“温暖工“感伤”体现:由文中“五婆的家隔在新区和老街之间,其命运可想而知。尽管五婆细心地打扫,也应
16、付不 了工地飞尘的入侵。五婆的咳嗽越来越严重”“一个秋风萧瑟的黄昏,我们站在大街上呼喊, 雕花的窗户再也没有打开,五婆再也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糖也不知去向“可知,带给孩子 们快乐的五婆去世了,让人感伤。由文中“小镇的老人会有很多时间和孤独相处,有的人是三五年,有的人是二三十年”“在小 镇,忍受孤独似乎要比其他地方容易得多”可知,小镇身处现代文明喧闹之外,这种孤独让 人感伤。由文中“离开五婆的老屋,我掐着黄昏的尾巴跑回家,一路是已经停工的工地。这些地方曾 经白鸟翱翔、湖水清澈,动物们悠然地诞生、从容地死亡,而现在它们都消失了”“施工声隆 隆”可知,小镇在渐渐改变,作者快乐的童年也已远去,体现了感
17、伤的情绪。10 . A 11. B 12. B 13. (1)长孙览天生性情宽弘儒雅,有度量,略微涉猎经书 传记,尤其通晓音律。(2)我也知你十分忠诚,特意将太子交给你,你应多帮助他,希望你能够渐渐亲近他。14.生性宽弘儒雅,有度量,有才能;对朝廷十分忠诚。【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长孙览有口才,声气俱壮,凡是他宣读诏书,百官们都注目倾听,皇上每每赞 赏他。长孙览起初名叫长孙善,皇帝对他说:“我让你先览奏章。”“辩”是“有,的宾语,其后断开,而“声气”是“雄壮”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D; “帝”是“每 嘉叹之”的主语,“帝前断开;“览”的宾语是“初名善”,中间不
18、能断开,排除C。故选Ao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庙号是皇帝即位后特起的名号“错误,应为“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 号”。故选Bo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北周武帝时,被提拔为车骑大将军、大都督、小司空等职”理解有误,原文是“周明帝时, 为大都督”,在北周明帝时,任大都督。故选B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弘雅,宽弘儒雅;器量,度量;晓,通晓。(2)参见,帮助、辅佐;庶,希望;相,偏指一方,这里指“他工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与长孙览的性格和才华有关,原文
19、有“览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晓钟律”,可见 他生性宽弘儒雅,有度量,有才能;另外与他对朝廷的忠诚有关,原文有“朕亦知公至诚,特付太子,宜数参见之,庶得渐相亲 爱”,皇帝知道他对朝廷十分忠诚。因此将太子托付给他。参考译文: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阳人。祖父长孙稚,是西魏太师、假黄钺、上党文宣王。父亲 长孙绍远,是北周小宗伯、上党郡公。长孙览天生性情宽弘儒雅,有度量,略微涉猎经书传 记,尤其通晓音律。西魏大统中他开始任东宫亲信。北周明帝时,任大都督。周武帝任藩王 时,与长孙览亲近。武成二年,宇文邕继位,他就是北周武帝。武帝即位后,对他更加礼遇, 越级提拔他当车骑大将军。每每公卿们上奏,一定让他
20、先读一读。长孙览有口才,声气俱壮, 凡是他宣读诏书,百官们都注目倾听,皇上每每赘赏他。长孙览起初名叫长孙善,皇帝对他 说:“我让你先览奏章。”于是赐他名“览”。天和七年,北周武帝诛杀权臣宇文护,长孙 览因功劳晋封为薛国公。在此之后历任小司空。随皇上平定齐国,进位任柱国,封他第二个 儿子长孙宽为管国公。北周宣帝时,升任上柱国、大司徒,不久历任同、泾二州刺史。高祖 为北周丞相时,转任宜州刺史。开皇元年,文帝登基,建立隋朝。开皇二年,隋国将进攻江 南,调长孙览当东南道行军元帅,统领八大总管从寿阳出兵,水陆并进。军临长江,陈国人 十分惊恐。适逢陈宣帝去世,长孙览想乘机消灭陈国,监军高颍认为攻打有大丧之
21、国不合于 礼,于是撤军。高祖曾让长孙览与安德王杨雄、上柱国元谐、李充、左仆射高颍、右卫大将 军虞庆则、吴州总管贺若弼等一同饮宴。皇上对长孙览说:“我过去在北周时,尽力展现自 己的忠诚和气节,只是很是为屡遭猜忌而苦恼,经常感到寒心。为臣下的到了这地步,怎么 能受得了?我对各位,道义上是君臣,恩情上像父子,我当与各位共享福气,如非造反之罪, 概不追究。我也知你十分忠诚,特意将太子交给你,你应该多帮助他,希望你能够渐渐亲近 他。我对大臣们的厚望,实在在你身上,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皇上对他的恩典礼遇就是 这样。皇上又为蜀王杨秀纳长孙览之女为王妃。其后因遭母丧而离职。一年多后,朝廷起用 他并官复原职。
22、不久他转任泾州刺史,所在之处,都有政绩。在官任上去世,他儿子长孙洪 继承爵禄。长孙洪曾经担任宋州顺州临州三州刺史、司农少卿、北平太守等职务。15 . C 16.意象角度:诗人选取“船”云”“蓑”三个意象,展现出渔翁怡然于舟中,层 云间只见一艘小船(一个渔翁)自由漂浮的美好的江雪泛舟图,营造了安宁、幽静的氛围。 艺术手法角度:最后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蓑”代指小船或渔翁,增添诗歌的意 境美。艺术手法角度:最后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苍茫云海与江中一蓑形成对比,一大 一小,一动一静,意境高远,韵味清逸。(写景由近及远、点面结合,抒情以景结情等分析 合理即可)炼字角度:“睡”“自”两字紧承上句
23、“不记巴陵道”,表现出渔翁在不记归路时仍 能因美景而产生的一种悠然洒脱的情感。人物形象角度:最后两句塑造了渔翁顺适而安、 淡泊洒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淡泊心境的追求。结构布局角度:这两句与诗歌开篇 相照应,以“长空”起笔,以“云深”收尾,构成了浑然一体的唯美境界。【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忧愁无奈”错,。天气寒冷,渔翁欲归,但大雪蔽江,竟一时难辨归路,于是,渔翁干脆“坐 睡”任船“自流”,那船越行越远,渐隐于暮雪之中。表现的是一种自在随意,淡泊闲远的心 志O故选Co16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诗歌最后两句是“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大意是,因为渔翁乏
24、困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 处闪出一点蓑衣背影。赏析时可从意象、手法、炼字、人物形象和结构布局角度进行赏析工先看意象。此句承接上文,天气寒冷,渔翁欲归,但大雪蔽江,竟一时难辨归路,于是,渔 翁干脆“坐睡”任船“自流”,那船越行越远,渐隐于暮雪之中。面对无法回家的困境,渔翁随 遇而安,竟然在舟中躺卧安眠坐睡,任凭小船漂流,隐现于层云之间,一种怡然自得之情跃 然纸上。画面中有“船”“云”“蓑”三个意象,构成了一幅自由漂浮的江雪泛舟图,营造了一种 淡泊、安宁、幽静的氛围。再看手法。“云深一蓑小、这是远景,小船越飘越远,云层中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蓑,这蓑” 是渔翁所穿之物,此处用来代指渔翁或者小船,是运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树德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模拟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