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北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2014年广西北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广西北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广西北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2014北海)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 B. 气球破裂 C. 纸张燃烧 D. 西瓜榨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气球破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
2、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4北海)如图的图标中,属于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分)(2014北海)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Mg B.
3、 Mg C. MG D. mG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会正确书写一些元素符号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常见的元素符号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2分)(2014北海)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A. 红磷 B. 细铁丝 C, 木炭 D. 硫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5(2分)(2014北海)下列如图的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5、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没有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操作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使产生的热量散
6、失,故操作正确;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故操作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2分)(2014北海)人们常说“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的“钙”、“碘”指的是()A.原子 B. 分子 C. 离子 D. 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的“钙”、“碘”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
7、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2分)(2014北海)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糖水 C. 石油 D. 氮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糖水中含有糖、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石油中含有多种成份,属于混合物D、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
8、质,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8(2分)(2014北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理论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 B. 使用一次性筷子C. 污水随意排放 D. 雾霾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无关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节能减排就是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垃圾分类处理等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和能源;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做法;B、一次性
9、碗筷,浪费了资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C、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D、雾霾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中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问题9(2分)(2014北海)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A. 氯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C. 醋酸 D. 盐酸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据此结合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C、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
10、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D、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石蕊溶液的性质、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2014北海)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A. 2:1 B. 1:2 C. 1:1 D. 3:1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解: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选:A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11、:111(2分)(2014北海)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B. 该粒子是阴离子C. 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D. 该粒子的核电荷数是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信息解答: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故A正确;B、该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B错误;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C错误;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8,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
1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熟记规律: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2分)(2014北海)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来源:学科网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C.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D. 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
13、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故选项说法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D、不能用手直接取用固体,应用药匙或镊子取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2分)(2014北海)下列关于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醇是一种氧化物 B.
14、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5C. 乙醇中含有9个原子 D. 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错误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故错误D乙醇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故正
15、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2分)(2014北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A. NO B. NO2 C . N2O3 D. N2O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x+(2)=0,则x=+2;故选项错误B、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6、:2y+(2)2=0,则y=+4;故选项错误C、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2z+(2)3=0,则z=+3;故选项正确D、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2m+(2)4=0,则m=+4;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15(2分)(2014北海)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图所示,“”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
17、保持不变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有一个构成相同的分子,可判断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各1个参加反应,生成一种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2个,据此分析解答:解:由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图,得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图为:A、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因此是化合反应,故A说法错误;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所以可得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的结论;故B说法正确;C、观察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分子的种
18、类发生了变化,故C说法错误;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1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观察反应前后的分子变化去掉干扰分子得到存在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16(2分)(2014北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雨会腐蚀大理石雕像 B. 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用盐的用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大理石中含有能够与显酸性的物质反
19、应的物质碳酸盐B、并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放出热量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或酸式碳酸钠解答: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酸雨会腐蚀大理石雕像,故正确;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并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镁与稀盐酸反应,上述反应没有发生燃烧,但放出了大量的热,故错误C、溶液是混合物,溶液是均一的混合物,是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或酸式碳酸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17(2分)(
20、2014北海)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X+2H2O+Cl2,则X为()A. Mn B. MnCl C. MnCl2 D. MnCl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MnO2+4HCl(浓)X+2H2O+Cl2可知,反应前锰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氯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锰原子和2个氯原子,是氯化锰,化学式是MnCl2故选:C点
21、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8(2分)(2014北海)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再溶解,故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B、在一定量的锌粉中加盐酸,生成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由0逐渐增大,当锌粉全部反应完,反应停止氢气质量不变;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溶液的p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西 北海市 中考 化学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