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3篇) 为标准办公室的日常办公治理,削减不必要的铺张,制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 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并严格遵守 其次条:职责部门 行政部负责全面治理和监视公司水、电、暖以及耗材的使用和维护。 第三条:水电使用规定 1、员工均有义务留意办公设备的用电状况,不使用时将设备关闭,以避开长时间待机造成的电力损耗。 2、员工应关注办公电脑的用电状况,待机时应关闭显示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如因故外出)应将电脑关闭。有学生上课时,提前五分钟依据学员数量确定开启电脑的数量,不能有闲置的开启的电脑,下班时应准时关闭电脑,及机房全部的插排开关,不能使电脑
2、开着过夜。 3、员工离开或下班时应做到顺手关灯,人走灯灭。特殊是最终离开公司的员工应认真巡查,关闭办公场所总开关和室外的电灯开关。白天室内光线够用时,尽可能不开灯而使用自然采光。第四条:打印机使用规定 1、打印时须本着节省原则,非重要文件应考虑使用二手纸打印或双面打印。 2、打印完毕务必按“OFF”键,使打印机进入待机状态。 3、除个人证件、毕业证、身份证、学历证等个人资料需要打印外,制止打印其他私人资料。严禁因私大量打印文件、小说、书籍等非工作性文件。 第五条:空调使用规定 1、空调作为办公设施,仅于办公期间使用,不允许在非办公时间使用空调,办公人员离开或房间无人的状况下应关闭空调,严禁室内
3、无人空调机照常开机。 2、下班后,最终一个离开的员工,应自觉关闭空调,以杜绝铺张。 3、使用空调,应留意节省,夏天在28以上方可开启空调制冷,制冷温度设置不应低于25;冬天在12以下方可开启空调制热,制热温度设置不应高于30。 4、使用空调期间,要将办公室的门窗关闭,以确保空调的使用效果。 5、落实空调使用治理责任制,行政部指定工作人员负责治理。 6、不得随便翻开空调机壳或拆卸机件,要留意对空调的合理使用和维护,有特别应速报知行政部,由行政部联系专业人员进展修理。 第六条:卫生清洁治理规定 1、公司员工都有维护卫生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2、公司卫生治理实行日常清洁与定期保洁、公共区域由专人负责、
4、个人办公区域由员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每周周一至周日,全部员工轮番值日,清扫公共办公区域,个人办公区域文件整理,垃圾清扫等由自己负责。 3、公司规定每周五进展大扫除,个人清理自己的办公桌面,公共区域由全体员工详细负责。 第七条:环境及卫生标准 1、窗明净净,墙面清洁; 2、角落无积尘、蛛网; 3、灯具、电器、用具清洁; 4、办公桌干净有序,不允许杂乱的摆放资料,文具等; 5、各部门的文档必需存放在各部门的指定位置,不允许堆放在桌面或办公桌的桌底。6.室内无杂物; 7、地面无痰迹、纸屑、烟头; 8、个人仪表干净、洁净。 第八条:员工环境卫生标准 1、敬重保洁员的辛勤劳动,不得有污辱之行为、言论;
5、2、有责任和义务保持个人办公区域的清洁卫生; 3、不随地吐痰; 4、不在办公室区域内吸烟; 5、各部门的办公区域内,对外的窗户在下班后或在下雨时,必需保持关闭。各部门应指定特地人员负责;如发觉没有按要求做的部门,将对负责人帮助清洁工清扫卫生一周的惩罚; 6、不能私自移动,挪用办公室区域内的设施设备; 第九条:其它规定 1、行政部需安排专人进展日常检查和维护。 2、员工发觉水、电、暖设施消失故障,应快速与行政部联系,不得私自修理。 3、员工需提高节流开源的意识,相互监视,对铺张现象加以制止;并集思广益,积极对公司水、电、暖的治理提出合理的建立性意见。公司将会依据状况对供应建议的员工赐予嘉奖。 4
6、、上班期间不得无故串岗、不得在走廊、前台等区域大声谈天、喧哗、嬉闹。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严禁上班时间玩电脑嬉戏、看视频等,或扫瞄无关网站占用公司资源 6、员工上班时间应着装干净大方,不得穿异装异服。 第十条:附则 本制度由行政部负责解释与修订,自总经理签发之日起生效实施。 企业内部掌握制度 篇二 (1)负责公司文件治理、收发、传阅、清退、销毁、保密、归档等工作。 (2)负责公司有关文字工作的起草工作。 (3)负责来信来访的分送处理。 (4)负责档案治理工作。 (5)负责营业执照、单位代码的年检工作。 (6)帮助领导作好宣传工作 (7)帮助主任做好人事治理及日常工作。 企业内部掌握制度
7、 篇三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标准企业内部掌握,提高企业经营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力量,促进企业可持续进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其次条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标准建立与实施内部掌握。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标准所称内部掌握,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掌握目标的过程。内部掌握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治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8、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进展战略。 第四条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掌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内部掌握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视全过程,掩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 重要性原则。内部掌握应当在全面掌握的根底上,关注意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三) 制衡性原则。内部掌握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安排、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视,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 适应性原则。内部掌握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公平相适应,并随着状况的变化准时加以调整。 (五) 本钱效益原则。内部掌握应当权衡实施本钱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本钱实现有效掌握。
9、 第五条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掌握,应当包括以下要素: (一)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掌握的根底,一般包括治理构造、机构设置与权责安排、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准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掌握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 掌握活动。掌握活动是企业依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纳相应的掌握措施,将风险掌握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准时、精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掌握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展有效沟通。 (五) 内部监视。内部监视是企业对内部掌握建立实施状况进展监视检查,评价内部
10、掌握的有效性,发觉内部掌握缺陷,应当准时加以改良。 第六条 企业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本标准及其配套方法,制定本企业内部掌握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掌握,建立与经营治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掌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掌握,削减或消退认为操纵因素。 第八条 企业应当根建立内部掌握实施的鼓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掌握的状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掌握的有效实施。 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据法律法规、本标准及其配套方法,明确贯彻实施本标准的详细要求,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掌握的状况进展监视检查。 第十条 承受企业托付从
11、事内部掌握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依据本标准及其配套方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掌握的有效性进展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的从业人员应当发表的内部掌握审计意见负责。 为企业内部掌握供应询问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供应内部掌握审计效劳。 其次章内部环境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标准的公司治理构造和议事规章,明确决策、执行、监视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安排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12、。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视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治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治理工作。 第十二条 董事会负责内部掌握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掌握进展监视、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掌握的日常运行。 企业应当成立特地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详细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掌握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掌握,监视内部掌握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掌握自我评价状况,协调内部掌握审计及其相关事宜等。 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
13、力量。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掌握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治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把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状况,明确权责安排,正确行使职权。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视,对内部掌握的有效性进展监视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视检查中发觉的内部掌握缺陷,应当根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展报告;对监视检查中发觉的内部掌握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指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进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14、。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三)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四)把握国家隐秘或重要商业隐秘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五)有关人力资源的其他政策。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力量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连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养。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立,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倡诚恳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治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治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立中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员工
15、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仔细履行岗位职责。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加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治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视,建立健全法律参谋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第三章风险评估 其次十条 企业应当依据社定的掌握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状况,准时进展风险评估。 其次十一条 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精确识别与实现掌握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担当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力量和业务层面的可承受风险水平。 其次十二条 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以下因素: (一)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
16、他高级治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力量等人力资源因素。 (二) 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治理、业务流程等治理因素。 (三) 讨论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四)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五) 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其次十三条 企业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以下因素: (一) 经济形式、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应等经济因素。 (二) 法律法规、监视要求等法律因素。 (三) 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四) 技术进步、工艺改良等科学技术因素。 (五) 自然灾难、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六) 其他有关外部
17、风险因素。 其次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展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意点和优先掌握的风险。 其次十五条 企业应当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当合理分析、精确把握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治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财务适当的掌握措施,避开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其次十六条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躲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掌握。 风险躲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顿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开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风
18、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本钱效益之后,预备财务适当的掌握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掌握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本钱效益之后,不预备实行掌握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其次十七条 企业应当结合不同进展阶段和业务拓展状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展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准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第四章掌握活动 其次十八条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掌握与自动掌握、预防性掌握与发觉性掌握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掌握措施,将风险掌握在可承受度之内。 掌握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别掌握、授权审批掌握、会计系统掌握、财产爱护掌握、预算掌握、
19、运营分析掌握和绩效考评制等。 其次十九条 不相容职务分别掌握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别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第三十条 授权审批掌握要求企业依据常规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标准特殊授权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掌握特殊授权。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治理活动中根据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展的授权。特殊授权是指企业在特别状况、特定条件下进展的授权。 企业各级治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担当责任。 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
20、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展决策或者擅自转变集体决策。 第三十一条 会计系统掌握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同意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根底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需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大中型企业应当设计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 第三十二条财产爱护掌握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治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财务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帐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
21、和处置财产。 第三十三条 预算掌握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治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治理中的职责权限,标准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第三十四条运营分析掌握要求企业建立运营状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比照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状况分析,发觉存在的问题,准时查明缘由并加以改良。 第三十五条绩效考评掌握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展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 第三十六条 企业
22、应当依据内部掌握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掌握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掌握。 第三十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大事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时间,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标准处置程序,确保突发大事得到准时妥当处理。 第五章信息与沟通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掌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准时沟通,促进内部掌握有效运行。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展合理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治理资料、调研报告、专项信息、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
23、道,猎取内部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猎取外部信息。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将内部掌握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治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券人、客户、供给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展沟通和反应。信息沟通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当准时报告并加以解决。 重要信息应当准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 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
24、面的掌握,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标准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 企业至少应当将以下情形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 (一) 未经授权或者实行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二) 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三) 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治理人员滥用职权。 (四) 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爱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
25、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把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第六章内部监视 第四十四条 企业应当依据本标准及其配套方法,指定内部掌握监视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视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视中的职责权限,标准内部监视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内部监视分为日常监视和专项监视,日常监视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掌握的状况进展常规、持续的监视检查;专项监视是指在企业进展战略、组织构造、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状况下,对内部掌握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展有针对性的监视检查。 专项监视的范围和频率应当依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日常监视的有效性等予以确定。 第四十五条 企业应当指定内部掌握缺陷认定标准,对监视过程中发觉的内部掌握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缘由,提出整改方案,实行适当的形式准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 第四十六条 企业应结合内部监视状况,定期对内部掌握的有效性进展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掌握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掌握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企业依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进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公平自行确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 企业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妥当保存内部掌握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掌握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