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教学难点: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学生探讨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老师介绍歌曲。简要介绍:歌曲主要描写了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 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热忱歌颂了她的民族主义精 神。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3、播放范唱录音,学生倾听。4.学生朗读歌词部分。5、让学生跟着录音伴奏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其次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
2、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和善、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 相识。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忱 表现。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和善、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 蹈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珍贵财宝,所以我们应学习、 了解它并酷爱它。今日我们学习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 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歌中唱的“羌笛”是羌族的民
3、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 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二、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观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有感情朗读歌词。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觉”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颂。三、学习歌曲旋律1、老师简洁教唱歌曲旋律。2、学生自己练习。3、跟伴奏带练习歌曲旋律。4、竖笛吹奏歌曲旋律。四、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1、依据图片,随老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2、随录音做动作。3、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五、老师小结我们感受到
4、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快乐,也了解羌族,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相互沟通。其次课时教学内容:观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 主题。教学目标:1、能用心观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心情的 不同,并能顺当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重点:观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教学难点: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特别美丽,也是一个擅长歌舞的民族,我们今日要 观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 改编而成的。瑶
5、族在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 都有。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与外人交往时,都 用汉语。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情景(图片)。二、观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今日我们观赏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 主题A特别美丽好听,主题B矫捷活跃。我们学唱主题A。老师教唱,学生随老师轻声歌颂,反复多次, 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观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 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渐渐热情。
6、主题B进入后,速 度加快,刚毅矫捷,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请学生静静观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观赏乐曲的其次部分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 静,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美丽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 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学生观赏乐曲的其次部分温顺舞曲,学生自己划三拍子的手势o4、观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 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情欢畅的心情中结束。学生观赏乐曲的第三部分。5、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可轻声哼唱旋律。三、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细致
7、视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 捻指、X 拍手、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敲击铅笔盒发出噫亮的响声。 最终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 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4、由老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美丽,使 学生沉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四、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观赏了美丽好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 了乐曲的主题,信任这一美丽的主题将恒久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木鼓歌。教学目标:1、了解相识木鼓,能精确演唱歌曲。2、在四分休止符处能为歌曲加确定的节奏伴奏。3、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
8、曲,表现保族人民的华蜜生活。教学重点:了解木鼓,精确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旋律音准,多种节奏型精确。教具打算:木鼓图片、钢琴、木鼓舞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播放木鼓舞的录象。人民在做什么?人民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这是云南低族人民在跳木鼓舞。低族人民能歌善舞。木鼓是伍族特有的一个鼓种,人民祖辈相 传的至高无上的通天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木鼓一般有 三个用途:一是用来祭祀,祈祷木鼓保佑山寨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二是用来报警,山寨放手火灾或外来侵略事务,敲响木鼓报警,召 集寨人应急;三是用于歌舞消遣。在云南的西盟、沧源等保族聚居 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寨中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
9、。房 中放一对木鼓,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低族人民把制作木 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展示木鼓图片), 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特别热闹。 我们今日要学的“木鼓歌”就是表现了这种快乐歌舞的场面。老师 播放歌曲(出示课题)录音。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愉快泼的心情。2、练习节奏:XX XX /XO/XO/ XX XX / XX X/ XX XX /X 0/3、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留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听唱 法慢速练习。学习第9-12小节的旋律。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反复练习第9-18小节。学习第19-21小节,留意两个重复出现
10、的乐节。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动6-2, 2-5,下滑音记号 的唱法。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播放其次段歌曲。学生听录音,加深印象。分组练习展示。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师:请大家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学生设计伴奏的方式。5、小组汇报展示。三、拓展学问资料观看一段木鼓舞让学生更加进一步感受低族人的粗犷、豪放之 情。激发学生用更加兴奋激烈的心情表现歌曲。四、课堂总结:这节音乐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11、教学难点: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大家看阿喽喽的歌词,“流水上 山坡”!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 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日我们要学唱的 歌曲阿喽喽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颂这一山乡巨变的。二、学唱歌曲阿喽喽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唱曲有初步的印象。2、探讨歌词,理解歌词,特殊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中“我”字的含义,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5、跟着伴奏带放声歌颂,要求唱出骄傲、热忱的感情,限制好 声音,防止大声喊唱
12、。(老师提示速度和强弱)三、学唱歌谱1、老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2、要求学生边唱谱边划拍。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 3/4拍,引导学生留意,如边唱 边挥拍,应划三拍子。3、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改变和对比,例如:可将领唱 (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四、课堂总结。老师强调:留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符号的运用位置。6、老师简洁教唱,唱熟第一段曲谱。7、老师教唱其次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竖 笛吹奏两个声部。8、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留意:练习时要留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
13、谐。9、播放伴奏带,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旋律。10、播放伴奏带,学生完整地演唱歌词。第三单元唱大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教学目标: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教学重点:会唱歌曲看大戏。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一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2、学习歌曲看大戏(1)初听:体会乐曲的心情,感受乐曲的风格。(2)这首歌曲采纳了哪种戏曲的音乐?(3)学生自己读歌词,体会歌曲心情。(4)跟范唱带哼唱歌词:留意过门、改变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5)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例1:X X X I X X X I X X老槐树,
14、槐树槐,槐树X X X X I X X X I听了大戏唱大法。例2:X X I X X X I X X X I X X X I 底下搭戏台,演大戏,看大戏,X乙X老槐树,X工X I x x槐树槐,槐树X XI X I )GX X I X 底下搭戏台,演大戏,看大戏,X X X XI xxX I听了大戏唱大戏。(6)完整演唱歌曲。3、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后观赏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4、总结学习状况。其次课时教学内容:观赏豫剧花木兰。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 点以及主要剧目2、观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3、对比观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
15、、表演特点 以及主要剧目。教学重点:观赏豫剧花木兰。教学难点: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过程:1、老师了解各小组的学习状况:戏种以及相关学问等有关资料 的打算状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日向大家介绍其他的学 习内容?3、老师介绍剧种:豫剧(1)发展历史: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 “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 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2)艺术特点: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 俗共赏。(3)音乐特点: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
16、犷、豪 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 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4)代表剧目: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 长、打金枝等。(5)优秀演员: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 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诞生,原名张 妙玲。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学戏,后改名为常香玉。“常 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奇,以声绘情、 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爽、细腻大方,内涵 深邃、性格显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 一貌,活敏捷现。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
17、记等。在艺术上广泛汲取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 鼓等艺术之长,同时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 为“豫剧皇后”。4、观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A、简洁了解花木兰的剧情。B、模唱:感受音乐风格。5、观赏河北梆子花木兰。A、揭示曲名:花木兰。B、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心情怎样?分 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C、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D、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纳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6、老师简洁介绍:河北梆子(1)发展历史: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艺术特点: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 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18、(3)音乐特点: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 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7、找学生背诵古诗木兰辞。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石湖美。教学目标: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教学重点:在越剧观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教学难点: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练声、连音练习、模唱练习。2、复习太湖美。二、感受西湖1、在太湖美的歌声中接着我们的天堂之旅,上有天堂、下有苏 杭,我们告辞苏州,又将去哪里呢?学生回答。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沟通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 西湖美)4
19、、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 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沟通有关西湖的诗句)6、配乐朗诵西湖美歌词。三、体验学唱。1、初听范唱。2、复听歌曲。3、听旋律,留意间奏。4、填词演唱。5、重难点教唱。6、集体演唱。四、越剧观赏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2、观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3、学生沟通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洁介绍越剧特点。4、在歌曲西湖美中找一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 奏来体会歌曲的戏曲特点,学生沟通。5、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6、学生表演五、课堂总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家乡是北京。教学目
20、标:1、观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家 乡的酷爱。2、感受戏曲的音乐风格特点,了解北京、海南等地方特色。3、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心情、速度等。教学重、难点:1、通过歌曲的观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酷爱。2、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教学打算:电子琴、音乐课本。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的家乡在哪里?(我们可爱的家乡沂源)你喜爱吗?为什么 喜爱自己的家乡?(有山有水,景色迷人,有好吃的水果)让我们 一同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观赏歌曲家乡是北京1、今日老师介绍一位大挚友给大家相识,他就是我国的闻名的 词作家阎肃爷爷,他的家乡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们全 国各族人民忠心
21、仰慕的圣地。而从小生长在北京的阎肃爷爷对这座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具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阎肃爷爷 就作词,作曲家姚明作曲写了一首戏味深厚的歌曲家乡是北京。 阎肃爷爷邀请大家随着歌曲一起走进名城北京。2、刚才大家听得特别细致。歌曲的种类有很多有艺术歌曲、群 众歌曲、少儿歌曲等,那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 (群众歌曲)3、歌曲中阎肃爷爷到过很多名城,他最爱的是哪里?(家乡北 京)大家细致的听一听歌曲都唱了家乡的什么呢?(北京古城的传 统的景物如天坛、北海、卢沟桥等)还有呢?(北京现代都市的风 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机房)还有呢?(四合院、油条、 豆浆等)。除了歌词中所描绘
22、的,你还觉得歌曲旋律又是如何表达对家乡 的酷爱之情呢?你说(有京味)你说的京味就是戏曲的味道?对了,作者是用 “戏歌”的演唱体裁来表达对家乡的酷爱之 情。4、我们了解了歌曲的内容,这首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我们再来 听一听。(播放歌曲)歌曲有分几个部分呢?(三个)你怎么听出 的?(速度的改变)5、分别听一听这三部分再来体会速度的改变以及心情的改变。6、我们都已经对唱曲比较熟识了,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呢?作曲家为什么选择女声独唱呢?(因为听起来更亲切美丽)。三、课堂总结第四单元影视音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歌曲映山红。教学目标:1、娴熟驾驭歌曲映山红的旋律,有表情的演奏乐曲。2、能够初步感受电影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人教版五 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