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 3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 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 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 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 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
2、着东亚 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 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 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 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 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 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 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
3、禽兽之 心乎? ”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 觉。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相传孔子作春 秋,以为万世龟鉴。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儒 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 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礼记说:“大乐与天地同 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左传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也是中国人高雅的生活方式。古代在人际交往中,通过 在称谓、站位、迎送、宴饮等环节上精心设计的各种仪节,体现尊老敬长、孝亲睦邻、 另
4、谋出路”“一天,陈超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个叫,第二代变脸王的作者,点进去一看正 是戴意宁”“第二天。陈超看见了戴意宁发布的文章”“陈超瞠目结舌:老老铲 子?陈超看着屏幕里一老一少真挚的脸,不禁热泪盈眶,戴意宁从固守传统到开网 络直播,再到与新生代线上竞技,这些主要情节都是围绕陈超的所见所感展开的。陈超是情节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主要人物思想转变的见证者。“陈超火气一上头,也不 顾什么师徒尊卑了,赌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陈超赌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促 使戴意宁做出改变,“一次直播结束之后,戴意宁忘了关摄像头,他躺在摇椅上休息, 戴着岳飞的脸谱哼唱精忠报国。这岳飞和精忠报国那是绝配啊,陈超果断录下 来
5、发到了平台上,不到三天,播放量竟高达二十几万,评论里全是叫好的,戴意宁也趁 势在网上红了一把“录下师父视频传到网上使其迅速走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陈超赶紧把师兄弟们组织起来,只要师父发视频,他们就冒充观众送礼物、提意见, 鼓动戴意宁开直播和观众聊天,介绍川剧”,陈超也是戴意宁的思想由保守转变为创新 的见证人。侧面衬托戴意宁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都给我滚,我堂堂第二代变脸王,还能 守着祖宗的东西饿死”“他表示自己的技艺传承自老一代变脸王,说萝莉酱的创新让变脸 丢了川剧这条根,没有那个味儿了,陈超主张对川剧进行改良,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 路等,衬托出戴意宁热爱川剧艺术、坚守传统技艺的老一辈传
6、统艺人形象,“从前我觉 得只有老祖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现在我发现,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要有新活力。是 师父错了,如果你们还爱着川剧,那就回来吧”,最后戴意宁承认原先的错误,认为传 统技艺也需新活力,又让人感佩。揭示主题,引人深思。“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戏园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偏偏戴意 宁是个老顽固,开口闭口老祖宗,演来演去还是老三样”,文章聚焦于传统技艺在新时 代的传承与发扬问题。“徒弟陈超几次劝师父创新改良、陈超是传统艺术新一代传承者 的典型代表,他热爱川剧,主张改良,“如果不创新,老变脸王的那个味儿又是从何而 来?你只传承了师父的本事,却没有学到精髓,配得上他的名号吗”,戴意宁的孙女也
7、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强力量。本文巧借网络平台让老艺人和新生代同台竞技,用比赛结果表明“老祖宗的东西再好, 也要有新活力”说明传统艺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揭示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关于 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的思考。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随何说太宰曰:“王之 不见何,必以楚为强,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 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 王见之。随何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 人北乡而臣事之。”随
8、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者,必以楚为强, 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 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汉王入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悉九江 之兵渡淮,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乃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观其孰胜。夫 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然而大王 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 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徽乘塞。楚人深入敌 国八九百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汉坚守而不动,楚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
9、曰楚 兵不足恃也。使楚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 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臣非 以九江之兵足以亡楚也;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 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 奉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楚使者在九江,舍传舍,方急责布发兵。随何直入, 坐楚使者上,目:“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日: “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布曰:“如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 因起兵而攻楚。(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1
10、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 以助楚/B.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 以助楚/C.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 以助楚/D.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 以助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宰,官职名,简称宰。相传殷朝设置,为百官之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为执 掌国政的主要大臣。B.斧质,古代的刑
11、具。“质”通”锁。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中的“俎”都指 砧板。C.寡人,古代多用作王侯的谦称,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是 此意。D.北乡,亦作“北向”,即在北面,因古人往往以面北背南为卑,故指臣服于人,文中 即是此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何以具体事件为依据指出九江王并非甘愿臣服于楚,而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行独立 自主之实,之所以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B.随何把楚汉双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楚国军队表面强大却不得人心,且已陷入进不 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的僵局,是不足依赖的。C.随何提出九江王既然已起兵反叛,不需要灭掉楚国,只要能拖住项王
12、几个月,汉王 保证会划分土地给他,九江国也必定仍归他所有。D.随何径直闯入楚国使者的客舍,向楚国使者宣布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后又劝说九 江王杀掉楚国使者,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舍瑟而作,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14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历来为人称道,本文中随何对太宰说的话又 使用了怎样的游说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0.A
13、11. D 12. C 13. (1)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2)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3)我追求的是天道(或自然规律),超过一般的技术了。(4)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5)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 14.一针见血,指 出九江王不见自己的心理,进而指明这正是自己此次出使的原因。分析利弊,指出九江王见自己有利而无害。【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但当项王攻打齐国,背负修筑营墙的墙版和筑杵,身先土卒地冲杀时,您本应出 动九江国的全部兵力,亲自率领他们去为楚军打先锋,可如
14、今却只调拨四千人去支援楚 军。“为士卒先”意即身先士卒,句意完整,“大王”应为后一句的主语,故应在“大王”前断句, 排除BD;“九江之众”意思是九江国的全部兵力,与“身”相连语意不通,又从“自将之”来分析,“身” 应指“九江王粽布,故应是“身自将之”相连,排除C。故选Ao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北乡即在北面”说法错误。“北乡”是面向北,指坐在南面。故选D。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九江王既然已起兵反叛,不需要灭掉楚国曲解文意,原文“臣非以九江之兵足以亡 楚也“可知,随何的意思是他并不是认为九江国的兵力足够用来消灭楚军。故选C。13 .本题
15、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作”,起身,站起来;“撰”,才能;“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句。(2) “保民”,安民,养民,使安定;”王。称王,一统天下;“莫之能御”,宾语前 置。(3) “者也”,判断句;“进。超过。(4) “鄙:把当作边界;“远)形容词做名词,远方的郑国。(5) “虎狼”,像虎狼一样;“举”,尽。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随何在劝说九江王的过程中非常具有策略性,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让九江王叛楚 助汉。九江王对随何避而不见时,随何一针见血的指出“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强,汉 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指出九江王不见自己的心
16、理,进而指明这正是自己此次出 使的原因。接着,为九江王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 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为九江王分析利弊,指出九江王见 自己有利而无害。参考译文:十一月,癸卯日,汉军使者随何来到九江王(歌布)处,九江的太宰出面接待他, 连过三天仍未能见到,踪布。于是随何便劝太宰说:“九江王之所以不接见我,必定是由 于他认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而这正是我此次出使的原因啊。假如能让我见到九江王, 若说得有理,就是大王想要听到的;倘若说得不对,就把我们二十人斩首在九江国的街 市上,这将足够表明九江王背叛汉王而与楚王相交好了。”太宰便把这些话
17、报告给了,歌 布。,踪布于是召见随何。随何说:“汉王派我敬呈书信给大王您,是因为我们私下里有 些疑惑,不知大王您和楚王是个什么关系。“歌布道:我是面朝北以臣子的身分侍奉 他。”随何说:“大王您与楚王项羽同列诸侯,地位相等,而您却面北向他称臣,肯定 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作为九江国的靠山了。但当项王攻打齐国,背负修筑营墙的墙版 和筑杵,身先士卒地冲杀时,您本应出动九江国的全部兵力,亲自率领他们去为楚军打 先锋,可如今却只调拨四千人去支援楚军。面向北侍奉他人的臣子,本来就该是这个样 子的吗?汉王攻入彭城时,项王还没离开齐地回师,您理应率领九江国的全部兵力抢渡 淮河,奔赴彭城投入与汉军的日夜会战,可您
18、却拥兵万人,而无一人渡过淮河,只是袖 手旁观人家的胜负。把江山社稷托付别人的人,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吗?您这是借依 附楚国之名而想要行独立自主之实,我私下里认为您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然而您还 不背弃楚国,不过是因为您认为汉国弱小罢了。但是,楚国的军队虽然强大,天下的人 却给它背上了不义的恶名,这是由于它既违背盟约又杀害义帝的缘故。而汉王联合诸侯, 率军回守成皋、荥阳,运来蜀和汉中的粮食,深挖壕沟,加固营垒,分兵把守边防要塞。 楚军则(因反攻荥阳、成皋)深入反楚的梁地八九百里,老弱残兵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 汉军却只坚守不出战。这么一来,楚军进不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所以说楚军是不足 以依赖的。
19、如果楚军战胜了汉军,各诸侯便会人人自危而相互救援。这么一来,楚军的 强盛,倒恰好招致天下的军队都来与它抗衡了。所以楚国不如汉国的形势,是显而易见 的。现在您不与万无一失的汉国交好,却要把自身托付给将要灭亡的楚国,我暗中对您 的这种做法困惑不解。我并不是认为九江国的兵力足够用来消灭楚军了,而是觉得您如 能起兵反叛楚国,项王就必定得留下来,只要拖住项王几个月,汉王夺取天下就会万无 一失了。我请求随您一起提剑归汉,汉王保证会划分一块土地封给您,又何况九江国必 定也仍旧归您所有啊。”歌布于是说:“那就遵命了。”即暗中许诺随何叛楚归汉,只 是一时还不敢走漏风声。楚国的使者在九江,住在客舍中,正加紧督促腺
20、布发兵援楚。 随何径直闯入客舍,坐到楚使者上面的座位上,说:“九江王已经归汉,楚国凭什么能 来征调他的军队? ”,晾布听了大吃一惊。这时楚国使者便起身要走。随何乘势劝黑京布说:“事已至此,可以就杀掉楚使者,不要让他回去,而您即火速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 战。”,踪布道:“就按您指教的办。”于是杀掉了楚国使者,趁机起兵攻打楚国。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乌江项王庙严遂成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注】巨鹿:项羽曾率各路义军在巨鹿大破秦军。韩信:刘邦开国大将。投 奔项羽,未得
21、重用,转而投奔刘邦。招魂:楚辞中有招魂诗,据传是宋玉为 屈原而作。灵均:屈原字灵均。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看见项王庙得到后人拜祭,以此引出对项羽功过是非的叩问。B.颔联借用“赦汉”和“亡秦”,突出了项羽的一些作为对时势的巨大影响。C.颈联以范增和韩信为例证,对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得与失作了全面评价。D.尾联说江面的楚歌切合了招魂的情绪,从中也可见出作者对项羽的态度。16 .同样是凭吊项羽,下面这首夏日绝句与乌江项王庙所抒发的情感有相近之 处,又有不同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夏日绝句注。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此诗作
22、于宋室南渡之后。宋汴京沦陷后,康王赵构带着臣僚南逃,偏安于临安(今 杭州)。【答案】15. C 16.两首诗中都流露出对项羽的赞美。严诗中还包含有对项羽功业 未竟的惋惜;李诗中还包含着对苟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讽刺。【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 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 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 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对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得与失作了全面评价”表述错误;颈联只写了项羽不重视 人才的一面,只写了
23、失,也并不全面。故选C。16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 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 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 词语,借此领悟感情。从“功罪千秋问鬼神”“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可见,诗人对项羽功业的赞美 之意,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同样,是赞美之意;但“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 来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中,也包含了对项羽爱恨交织,他虽然 建立起伟大的功业,却也在楚汉之争中决策错误,导致功业未竟,但作者仍旧愿意为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四川省 成都市 外国语学校 月月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