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内容8、匆匆课时1主备者赵小红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 俐俐”等词语。2 .重点学习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 话写下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与调整一、名言导入, 学习新课。1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 名言?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年,现 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感受时光给 予他的触动。3 .板书课题教师提
2、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 撇。4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师小结要点: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 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 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预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 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 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 多!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 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 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 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 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 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一席勒二、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1 .教师播放范读音频。2 .生自读课文
3、:鼓励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 读几遍。3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4 .指导生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 的含义。教师指导学生写“挪”字,上下不平齐,左、中、 右三部分要写得同样宽。(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 雾,被初阳蒸融了。交流:“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 词法,“蒸”就是“蒸发”,“融”就是融化,合 起来就是“蒸发融化”的意思。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自读 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 欢的句子多读几遍。预设:(1)出示: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交流:“涔涔”指流汗状,“潸 潸”形容泪流
4、不止。为什么 作者会“头涔涔而泪潸潸” 呢?(为时光流逝而感到无 奈与悲伤)(2)出示: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交流:什么叫“挪移”?(移 动)可以说汽车在马路上挪 移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条飞舞,也如同在为我挥臂鼓劲。我手持钓竿,静静 地望着水中的浮标,悠然自得地坐等大鱼上钩。心情 不好: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也烧灼着我这颗不 安的心。湖面上跳动的阳光如万刃利剑,是如此刺眼, 我无可奈何地闭上眼睛。蝉在树上聒噪地叫着,似乎 永远也停不下来。一股热风袭来,空气都似乎变得有 了重量,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不耐烦地把鱼钩 一次次提出水面,每次都是空空如也。5.全班交流汇报。1.自由练写
5、。2 .小组内互评互改四、总结人的心情不同,对人、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对景 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我们 也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去。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习作三:让真情自然流露课时主备者教学目标1 .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2 .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 ,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 楚;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
6、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与调整一、激趣导入, 预备素材。1 .做游戏,谈感受。2 .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情感,你还有过哪些情感 体验?(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怒火中 烧)3 .书上也提供了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大家一起 读一读。4 .原来人的情感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 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 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小结: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 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内心情感的变化,选择 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能 让真情自然流露。(板书:让真情自然流露)做游戏,谈感
7、受。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 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 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 抽奖。分别说说两轮游 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 怎么想的。二、小组交流, 诉说感受。1 .你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感受?什么使你产生了这样 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 思路小声地说一说。2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内交流中表现出色 的同学,跟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情感体验。1、组内同学轮流发言。 要求:发言的同学说清 楚事情的经过以及当 时的心情,其他同学认 真倾听,针对同学的发 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疑问。三、学习例文, 习得方法。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可谓是真情流露。 但在写作中如何组织语言和内
8、容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 达情感呢?我们可以从这个单元的习作例文中找找答 案。2.默读例文别了,语文课,关注文章旁的批注,边 读边思考:“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1)生默读课文,做好批注;(2)集体交流:“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变化: 由厌恶到喜欢)(3)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种变化的?总结。通过学习这篇例文,我们了解到运用恰当的写 作方法能够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让真情 自然流露,打动读者。超链接用具体事例突出变 化。“我拿起一张报纸, 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 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 纸的内文了。”“我
9、张皇地拿出语文 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 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 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 复写新学的生字J 提示:作者写了 “我”3.接下来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阳光的两种用法这 篇文章,边读边想想阳光有哪两种用法?从两家人的 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 来,做好批注;(2)集体交流:谁能用简单的句子概括出阳光有哪两 种用法?母亲把太阳叠进被窝帮“我”御寒;毕大妈把太阳煮在水里面给孩子洗澡。(3)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 结合具体语句来谈一谈。(在艰苦日子里,母亲就是照 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是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的 来源。
10、)超链接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 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有意思的看报纸、温习课文、写 生字这三个具体事例, 写出了 “我”对语文课 情感的变化。借内心独白抒发情 感。出示句子:“有谁知道我心里的 痛!唉,语文课,在我 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 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 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 同的语言了,想到这 里,我噫着泪 师引导学生交流:内心 独白是指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 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 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 方法更能直接而强烈 地表达心情。选典型事例凸显心 情。写告别语文课,可能由 很多事情可写,这里只 选择了哪两件事情来 写?(老师留言和同学 送书)
11、这两件事情就很 好地把气氛与心情凸 显了出来,表现出“我” 对语文课的依依不舍。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 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 去,被子里就是暖呼呼的了。引导学生抓住“冰凉如铁”体会家境一般,没有御寒 的设备“我”晚上难以入眠。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动作“取”“抱”“叠”“铺”, 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温暖慈爱的母亲形象呼之欲出。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 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 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 许多。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把温暖的被窝与暖水袋进行对比, 同样能带来温暖,但温暖的被窝更能体
12、现母亲对孩子 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 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 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 小叫,僻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 哪吒闹海。引导学生抓住“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僻里啪啦”“溅 一盆的水花”“哪吒闹海”,描写出了孩子洗澡时的欢 乐场面,衬托出母爱的智慧慈爱给孩子们带来的幸福 与温暖。(4)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呢?通过叙述母亲和毕大妈创造阳光的两种用法的事例 讴歌了母爱的温馨慈爱。以“老阳儿”为贯穿全文情感的线索,表达出母爱 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给人温暖与光明。(5)总
13、结。看,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当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之中,看似平淡的叙述流露出 的是柔软绵长、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四、结束语和作 业布置。.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习作例文,体会到了在写作中如 何组织语言和内容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让我 们拿起笔来写作,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吧!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实际感受“挪移”就是慢慢 地移动的含义。(一)再读课文,整体入手1 .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 .出示“品读助手”(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 一读。(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 批注。(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 展示。师提示:这里的“什么”,既可以
14、是品味出的情 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 达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 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局部赏读,深入体会1 ,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了对时间匆 匆的感悟?2 .重点句子点拨三、整体切入, 局部赏读。(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 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 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 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2)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
15、的无奈和对 已逝日子的留恋。(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师结合写作 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板书: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返呢)(4)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借助排比、反问的 特殊句式来背)3 .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 法,理解第2自然段。4 .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点拨(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 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 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板书:具体说明 像 针尖上的一滴水)(2)对话交流:“八千个日子”有多少年?作 者运用
16、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点拨: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匆匆写于 1922年3月28日,时年24岁,“八千多个日子” 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极新奇巧妙 的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 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渺 小,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 分无奈的情绪。(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惋惜、留恋、 自责之情。(4)指导背诵教师点拨:对于1、2自然段的背诵,可以借助 排比、反问、比喻的特殊句式来背,还可以结合 作者表达的对时光逝去的无奈的感情来背诵。弓1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 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 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师
17、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 理解。四、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回顾本文出现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写 法。五、回顾知识, 总结提高。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1、2自 然段。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内容8、匆匆课时第二课时 主备者赵小红教学目标1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2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 段话把感触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 话写下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与调整一、复习检查, 导入新课L检查,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