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 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 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 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 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
2、以感受真 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法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 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 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 “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 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 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 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 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
3、,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 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 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 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 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 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 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 现,也是中华民
4、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 限,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 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 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 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老牧人最终设法让野狼 和神鹰带走自己的躯体,体现了老牧人回归自然、最终融入自然和忘我的人生境界。由此 可总结出:人要有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二、古代诗文
5、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日:“不如伐韩。”王日:“请 闻其说。”对日:“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帽辕、绥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 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 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 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 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日:“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
6、务 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 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 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 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 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 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 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 王日:“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
7、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 厚,轻诸侯。(选自战国策秦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B.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C.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D.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绝南阳”中的“绝”是“断绝”之意,和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中的 “绝”意思不同。B.“秦益强富厚”中的“益”是“更力口”之意,和师说中的“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中的“益”意思相同。C.“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中“敝”与成语“敝帚自珍”中的“敝”意思相同,都是指 “疲惫,困乏”之意。D. “顾争于戎狄”中的“顾”和“三顾茅庐”中的“顾”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一句交待了事件的起因,继之双方互陈观点。 最后以定蜀的结果对双方看法的高下作了最后的裁定。B.张仪正面论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 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
9、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 矣。并认为伐蜀将会毁了王业。C.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出兵进攻蜀国。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 不起其他诸侯国了。D.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 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14 .针对张仪之论,司马错斩钉截铁地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请概括他的理由。K 答案 R 10. B11. C 12. B13 .现在三川之地和周室
10、,就是天下争名的朝堂争利的集市,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 要与夷狄争夺,这离帝王之业太远了!所以攻取一国,但天下却不认为我们残暴;获得蜀国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 婪。14 .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件。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一举数得,既有利又师出有名。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 K解析IK10题详析可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却想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 名,即使这样,也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 的地方,这实在是太危险。“劫天子”
11、是“恶名也”的判断主语,中间需要断开,排除CD; “所不欲”为所字结构, 不能断开,且根据后文“此臣所谓危可知“危”是对前文情况的概括,省略了主语, 单独成句,前面应断开,排除A。故选Bonil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意义能力。A. “魏绝南阳”的“绝”解释为“断绝”,句子意思是:魏国断绝南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解释为“横渡”,句子意思是:不能游水,却能横渡江 河。B. “秦益强富厚”的“益”解释为“更加”,句子意思是:秦国就更加强大了。“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的“益”解释为“更加”,句子意思是: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 愚人就更加愚昧。C. “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的“敝”解
12、释为“使疲惫”,句子意思是:会使士兵疲 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敝帚自珍”的“敝”的含义为“破的,坏 的”,句子意思是:将破旧的扫帚视作宝物来珍惜。D. “顾争于戎狄”的“顾”解释为“反而”,句子意思是:反而要与夷狄争夺。“三顾茅庐”的“顾”解释为“拜访”,句子意思是: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故选CoK12题详析H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并认为伐蜀将会毁了王业理解错误,原文是“去王业远矣”,即“离帝王之业太远 了”。故选B。S3题详析I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判断句;“顾”,反而;“争于戎狄”,状语后 置,“与
13、戎狄争;“去”,距离。(2) “拔”,攻取;“以为”,认为;“利”,获利;“尽”,全部。K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 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可知,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 件。根据“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 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 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可 知,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一举数得,既有利又师出有名。
14、根据“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 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 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可知,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 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参考译文: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说:“不如进攻韩 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 川之地。堵塞帽辕、瞅氏两个重要隘口,挡住屯留险要
15、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 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兵临东西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 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的。秦国 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 业啊!如今蜀国只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进攻蜀国,会使士兵疲惫, 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曾 听说,争夺威名要到朝廷去争,争夺利益要到市场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室,就是天下 争名的朝堂争利的集市,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要与夷狄争夺,这离帝王之业太远 了! ”司
16、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 须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 来。现在大王统治的国家,地方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 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 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 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军队,而不伤及民众,蜀国就已降服。所以,攻 取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狄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 样,我们就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而且还会取得
17、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现在却想 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名,即使这样,也 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实在是 太危险,我请求大王允许我说明其中的缘故吧。周朝是天下诸侯国国君的宗室;韩国是周 朝结交的友好国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 么,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对付秦国,而且还会背靠齐国、赵国。并向楚 国、魏国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三川之地给魏国,大王制止不了他们这 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下,不如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秦惠王说:“好!
18、我听从您的建议。”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于是蜀国被平定。将蜀国君主的称 号更改为侯,又委任秦国大臣陈庄为蜀相。蜀国既已附属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因 而就更轻视诸侯各国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小重山岳飞昨夜寒翌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K备注1此词作于泰检任宰相时,朝越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蛋:qiong,竭蜂。 功名:指收复失地建功立业。旧山:家乡的山。15.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上片“寒蛰”交代了深秋季节,“千里梦
19、”表达了作者在睡梦也不忘驰骋千里、收复失 地的爱国之情。B.下片写收复失地受阻,归期无望,有抱负难以实现之痛,反映南宋王朝的黑暗现实。C.此词情调低沉,和他的家喻户晓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相比,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D.该词的主旨句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16 .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哪些?结合词句分析。17 .这首词用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K答案U 15. C 16.心念中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情;遭人陷害,赋闲在家的无奈 之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对奸臣当道,苟且偷安的愤恨之情;知己 甚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17 .借景抒情,用静寂的环境烘托孤寂的心情。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
20、故,表达自己处 境孤危的忧愤之情。“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暗喻投降派阻挠抗金。K解析XK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 “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错误,满江红怒发冲冠多用赋体,直陈其事,慷慨激昂, 凝聚着岳飞忠贞报国的豪迈精神和战斗雄姿。这首小重山则多用比喻,曲折地道出心 事,含蓄委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虽然短小。但含蓄隽永,明丽婉转,寓情于景,深 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情调低沉也并 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 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
21、不可用情调 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故选Co。6题详析工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 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 蟋蟀的凄清鸣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 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 和兴衰。“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周围静悄悄的,人人熟 睡,只有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凄清冷淡,表达了作者“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孤独与凄凉心境。
22、“独自”写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心事无法向人诉说,可见赋闲在家, 苦闷之深。下片重在抒情。“白首为功名”,作者自二十岁从军,出生入死,与金兵浴血奋战,决心 为国家建立丰功伟业。可是十多年已经过去,头发也白了,仍未能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 负,由此抒发功名未就的忧伤。“旧山松竹老”用松竹喻中原父老,他们在金人的统治之下,顽强挺立,渴望早日复国, 可如今他们都已老了,而“阻归程”写投降派的求和主张阻挡了收复中原,回归故乡的进 程,流露作者对奸臣当道,无法恢复旧河山的愤恨之情。“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化用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知音钟子期的典 故,寄托作者的一腔愤和无处言说的沉痛,来表达心事无人理
23、解的苦闷。岳飞是坚定的主 战派,然而南宋朝廷始终偏安一隅,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作者为此忧愁苦闷,却无人理 解,故而有“知音少”之感慨。K17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词的上阕借景抒情,写深夜梦回的压抑心情。寒母的鸣叫,蒙胧的月色;梦回三更,独绕 阶行。时间、景色、环境、行动,含蓄曲折、情景交融。三更不寐、绕阶独行,以及隔帘 望空中朦胧月色,烘托出他壮志难伸的孤愤之情。“旧山松竹老”用松竹喻中原父老,“阻归程”写投降派的求和主张阻挡了收复中原,回 归故乡的进程,用比喻手法,写出词人对投降派阻挠抗金的愤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化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寄托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宁波市 2023 届高三 上学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适应性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