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9古诗三首2019. 9. 28个人补备主备人 徐文存 备课时间备课过程【教学目标】1 .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 题”等13个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 地朗读。3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 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 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4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学重点】1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 会诗人的心境。2 .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1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2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
2、哲理: (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 优缺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指名背诵或者小组内背诵,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积极评价学生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一 暮江吟。(板书:暮江吟)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出示课件一一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的积累行为,激发学生继续积累古诗的热情。1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暮、吟”2 .学习会写字“暮、吟”指导书写:“
3、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 后一笔不是点。3 .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 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 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 课件中范读)3 .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 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 .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 .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
4、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 知不觉已到夜晚。小组汇报交流的过 程中,教师要重点引 导学生认识“瑟”“骚” “逊”,“逊”不要读成“孙二6 .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 水月亮)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 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7 .指导朗读三、四两句。8 .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四、配乐朗读,
5、升华情感1 .指导配乐朗读。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 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 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 番。(生配乐朗读)2 .谈感受。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 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 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 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二、初
6、读诗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缘、降、骚、逊、输”“降”和“逊”是翘舌音。2 .学习生字“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 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 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 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 窄。3 .理解题意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一)解诗题,知作者1 .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 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 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 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1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 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 什么?3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 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教师板书:横 岭 侧峰)(教师板书:变幻莫测)4 .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古诗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