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大脑”建设方案(2021-2023年).docx
《合肥市“城市大脑”建设方案(2021-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城市大脑”建设方案(2021-2023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肥市“城市大脑”建设方案(2021-2023年)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充分利用云计算、大 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数据资源汇聚融 合,优化再造政务业务流程,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数 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0- 2025年)、安徽省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行动方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 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建设目标到2023年,“城市大脑”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和智慧中枢支撑更加夯实,“一 个大脑赋能”“一张网络治城”“一对码(卡)通域”“一套端口服务”全面实现,
2、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力争“十四五”末,体系更加完善、 功能更加健全,有力支撑我市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二、建设原则1 .强化统筹,集约建设。按照“统一架构、互联互通、试点先行、复制推 广”的思路,强化顶层设计,与数字政府、江淮大数据中心合肥分中心等一体谋 划、统筹推进、分步实施。2 .创新引领,应用为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 手段和管理模式创新,聚焦服务群众、城市治理、政务管理的“痛点”“难点” “堵点”,强化慧政利企便民应用场景建设。3 .政府主导,产业联动。加强组织引导,强化建设管理,发挥产业优势,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提升
3、相关技术服务产品的研发推广,鼓励引入社 会资本共同参与。4 .科学规范,安全可控。严格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密码法相 关要求,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确保管理规范、安全可控。三、建设内容包括 “1+3+4+N”,即:构建1个市级大脑,夯实3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4大城市中台,深化N类智慧场景应用。(一)构建1个市级大脑。坚持市县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运作,全面提升“市级大脑”基础支撑 能力;县(市)区根据“市级大脑”的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整体联 动、分工协作、拓展应用。通过城市智能运营平台、决策支撑平台、安徽政务服 务合肥分厅、皖事
4、通合肥分站,构建面向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城市管理、辅助决 策、综合服务统一入口。为企业精准推送扶持政策、行业人才、校企合作等服务信息。探索多领域多行业 交叉融合发展模式,鼓励金融、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领域与新科技相融合,在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持下催生一批创新产业。19 .普惠金融。主要包括风控服务、银企智能对接等。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 据技术,建立风控模型,提供覆盖信贷全流程的贷前、贷中、贷后的风控服务, 推动金融服务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对接各金融机构产品,打造线上 融资撮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融资线上申请、线上受理、线上反馈,为金融机构 提供企业信用核查信用报告,为企业自动匹配合适
5、的金融产品,提高企业选择精 确度和贷款申请通过率。20 .智慧园区。主要包括招商服务、物流服务、办公服务等。建立统一的招 商服务平台,实现集中采购和报备、招商辅助决策趋势研判、招商项目全流程跟 踪,节省园区企业成本,助力拓展市场。搭建起服务园区企业的物流公共服务平 台,为园区建立共同配送体系和协调物流体系,提供园区物流信息监控、物流重 大预警等服务。建设视频会议、统一通信、邮件收发、远程办公、协同办公等辅 助办公应用,合理分配办公资源,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园区办公效能和组 织效能。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城市大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 建立健全“城市大脑”专项工作推
6、进会商机制,将“城市大脑”建设纳入市政府 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市数据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数据资源局)负责牵头 协调推进全市“城市大脑”建设,承担市级信息系统统筹整合、数据归集共享和 基础平台建设运营,协调解决“城市大脑”应用场景落地与支撑数字经济产业发 展问题;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各自业务领域的智慧应用场景开发,加强与国家部委、 省级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行业数据共享和标准规范统一;县(市)区、开发区负 责属地范围内“城市大脑”相关智慧场景开发建设和推广应用。(二)创新建管模式。充分借鉴先发城市建设经验,结合上级业务部门具体 要求,引入专业力量、专业团队深化“城市大脑”分项设计,确保规划设计与项
7、目谋划、建设实施、运营应用无缝衔接,避免“信息孤岛”“信息烟囱”“接口不 一”等问题。充分利用“城市大脑”建设,开放数据资源和智慧应用场景,进一 步加大招大引强、培新育优力度,构筑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支撑数字经济快 速集聚发展。(三)完善资金保障。加大市级财政统筹支持力度,聚焦本方案确定的“城 市大脑”重点领域,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城 市大脑”投融资机制,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对“城市大脑” 建设应用的投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建设和运行效 率。(四)严格项目管理。坚持夯实基础、统一架构、急用先建,组织开展年度 市级政府投资
8、公益性信息化项目的谋划、申报,形成有序梯次的“城市大脑”项 目计划安排。完善“城市大脑”项目评估论证、立项审批、招标采购、过程监理、 工程验收、绩效评估、资金管理、审计监督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项目进度、 质量、实效的跟踪把控。(五)规范标准支撑。根据国家、部委及行业相关标准,健全完善 “城市 大脑”应用支撑标准、数据资源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保障“城市大脑”建设规 范、有序推进。(六)夯实信息安全。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城市大脑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信 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实行基础信息网络和重 要信息系统自主可控管理机制,完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夯实网络安全负责制。(二)夯
9、实3项基础设施。1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泛在网络体系,优化市、县、乡、村 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推进融合量子通信技术的市电子政务专网升级建设。 加强政务应急指挥通信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三网融合”通信建设,实 现全市指挥调度“一张网”。优化完善全市视频专网,汇聚接入全市监控图像资 源,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搭建全市物联感知专网,构建感知网络一张图,提升城 市管理全面感知、分析预警能力。组织网络运营商加快布局5G网络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城市核心骨干网覆盖面,满足大带宽和泛在连接的网络接入需要。完善 城市政务云体系,优化扩容全市逻辑统一的“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实 现市直部门
10、通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细化政务云架构规范和系统迁移上云标准规 范,推进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坚持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分步建设,不 断提升市级视频云平台的存储、解析、挖掘、服务能力,构建“城市大脑”视觉 中枢。根据上级要求和行业应用实际需要,有序、可控地推进公安、教育、卫生 等专业行业云建设应用,夯实行业信息系统整合基础支撑,制定行业云信息系统 “迁移上云”计划,稳步推进非涉密行业云向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的有序迁移。 完善城市智能感知体系,构建统一的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接入管理平台,加快城 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城市交通、桥梁、道路、地下管线、灯杆铁塔、 环境治理、消防等市政领域部署视频采
11、集终端、RFID标签、多类条码、智能传感 设备等智能感知设施,构建全市统一的城市物联感知层。统筹推进“雪亮工程”、 县区视频支网等公共视频监控相关项目建设,织密智能感知设备前端覆盖,整合 接入社会面视频、图像等资源,提升基础感知能力。加快智慧小区、智慧平安小 区建设,构建基于智能感知的一体化协同共治体系;增强感知数据收集、处理、 分析能力,提供监控服务、查询服务、控制服务、扫描服务等综合性管理服务。2 .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发展。推进交通标志标识、道路隔离栏、交通指示牌 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车路协同车联网发展,加快智能网联汽车 示范线路、示范营运多场景测试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
12、城市基础充电设 施建设、布局,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统一监管;根据全市“智慧停车”建设 应用需要,推进路边临时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等停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引导 商业体、单位、小区等社会停车场停车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智能电表、智能 燃气表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电力物联网与智慧燃气网建设;建设智慧 能源平台,构建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能源系 统智能化运营服务体系。加快雨量、水位、流量、水质、埔情等水利基础感知设 备布点,构建天地一体化水利监测体系,推进水利基础设施与发电、灌溉、环保 等设施的联动,实现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 水信息动
13、态监测和全面感知;依托海量的涉水信息资源,探索市级水务大数据平 台的建设和运营。加快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网络,拓展5G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改 -2造中的应用和融合创新,引导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融合应用。加快农业物联网 示范推广,促进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渔业生产、副产品加工、种子培育、农机 管理等相关基础设施数字化和联网应用。推进智慧课堂、智慧班牌、创新实验室、 学科教室普及应用,探索发展与新技术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完善医院自助机器 人等就诊助诊设施,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疗程的智慧服务;推进“人工智能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完善养老设施,推广健康一体机等养老辅助设备应 用。3 .强化创新基础
14、设施赋能。加快类脑智能、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合肥先 进计算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气环境污染 监测、城市公共安全监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中国声谷智能语义开放、智 能可穿戴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等科研和创新活动,提供先进的网络、数据、 算法和算力服务。(三)打造4大城市中台。1 .数据中台。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和政务能力支撑平台,构建数据标准规 范,按照“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六要素”,不断整合接入业务数据, 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库,规范数据资源归集、 治理和共享交换,实现与江淮大数据中心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全市一体化数 据
15、资源体系。主要由数据目录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治理、数据共享交换、 数据可视化、数据开发、基础支撑体系以及数据共享库、多类主题库、非结构化 数据库等构成。2 .智慧中台。以城市事件智能处理为目标,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能力的 集约建设和统筹管理,为各类智慧化应用提供灵活、快捷的基础能力支撑,构建 横向能力可拓展、纵向应用可支撑的人工智能基础能力服务体系。主要由原子能 力、专项能力、领域模型、人工智能技术的标记和训练等构成。3 .业务中台。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技术规范和流程规范,建立 开发工具集和微服务框架,统一构建面向业务应用的大数据基础组件、基础工具 和模型算法,支撑标准高效的应用开
16、发模式。主要由基础支撑能力和通用业务能 力构成,基础支撑能力包括统一认证、统一监控、统一支付、工作流引擎、消息 中心、区块链基础平台;通用业务能力包括协同处置、协同调度、协同服务、数 据防篡改、数据追溯等。4 .时空中台。整合地理信息、道路实景、虚拟现实场景等城市地理信息, 建设城市统一标准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图图层、标准地址等服务接口,提高城市 地理图层、地址的唯一性和及时更新率。主要由地理空间服务、标准地址服务、 地址二维码服务构成。(四)深化N类智慧场景应用。按照“急用先建、实用优先”原则,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支撑,推进20个领域100项左右应用场景建设。1 .城市管理。主要包括工
17、地治理、渣土车管理、暴露垃圾治理、违章建筑 监管、地下管线监管、店外经营监管、广告治理、营运车辆管理等。依托智慧工 地、噪音监测等应用,实现对建设工程工地噪音、光照、扬尘等扰民因素的全面 监测,有效缓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通过智慧 中台视频分析能力,对渣土车和垃圾收运车未加盖、抛洒滴漏、违规倾倒等问题 自动监测识别,通过北斗定位实时监测车辆行驶路线,方便监管部门对车辆行驶 路线监管,避免车辆驶进禁止区域以及不按规定路线行驶。通过智慧中台图像分 析,主动发现、智能抓拍城市角落的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推送给相关管理 部门,助力执法和处置。通过遥感影像智能比对,开展对城
18、市违章建筑信息自动 采集、影像核查对比、变化图斑提取、智能识别分析、在线监测预警、统一管控 治理,实现建筑信息“一图管控”。建设完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实现对地下管 线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批、竣工测量进行全面管理和成果共享,拓展地下管 线系统在管网接驳、改造等场景中的应用,助力雨污混接整治、地下空间开发等 工作。借助城市视频监控自动抓拍,结合人工辅助分析,实时监管店外经营、占 道经营等问题。通过视频监控综合分析,对违规广告牌进行视频甄别、远程取证, 同步发送至监管部门,实现违规广告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功能。完善城市营 运车辆运行数据采集,汇聚交通、公安、公交、出租车、快车、共享单车等数据,
19、构建城市运力评估模型,优化城市运力指数、运力配置分布。通过重点场所视频 抓拍和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处理车辆非法运营、未按规定区域停放等问题,提 高营运车辆的安全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2 .城市安全。主要包括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自然 灾害应对等。及时获取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感 知数据,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完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模 型,实现对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分析,强化安全生产 风险分类分级管控。建立交通事件知识库,实现机动车违法事件、行人违法事件、 交通事故处置、交通应急指挥等交通事件的有效识别和分析,完善交
20、通管理部门 的交通事件甄别手段,为公众安全出行提供有效的交通指引。整合感知设备采集 的数据和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加强消防设施、器材、人员的智能化感知、识别、 定位与跟踪,实现消防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智慧应用和服务,构建立体化、全 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公共服务水 平。以校园周边、校园内部视频监控为基础,完善校园立体化监控体系,对校园 周边以及校园内人车物等进行有效监控和识别,实现校园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和 预警。整合相关灾害监管部门现有数据资源,完善气象、地震等行业智慧应用, 建立应对洪水、地震、台风、暴雨、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大数据分析决策体系, 支撑自然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肥市 城市 大脑 建设 方案 2021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