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霞浦县溪南镇人民政府预案,准备好抢险救灾器材,确保有效、及时实施应急救援。3、预防和预警机制3. 1信息监测与报告3.1.1 镇人民政府建立以预防为主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 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立地 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3.1.2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地质灾害 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中、短期趋势 预测,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县自然资源局报告中期趋势预测结果,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3. 2预防预警行动3. 2. 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镇政府会同地
2、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 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要标明 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 明确重点范围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 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3. 2. 2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 范,发现险情要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报告,由县人 民政府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 号和撤离路线。3. 2. 3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镇政府要根据当地
3、查出的地 质灾害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并将“防灾、 避险明白卡”发到村委会负责人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手 中。1.2.4、 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镇政府要根据县自然资源局和县气象局提供的预警信息,依 靠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隐患 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人的群众。各单位和有关群众 要对照“防灾避险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3. 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3. 3.1速报程序时限要求镇政府接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1小时 内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同时直接速报市自然资源局、 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接到发生中型地
4、质灾害报告后,应 在6小时内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 自然资源局、省自然资源厅。接到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 在12小时内上报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4. 3. 2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地质灾害 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 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 接经济损失。4、地质灾害分级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4.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经济损失 在1亿元以上的
5、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4.1、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为500人到1000人,或潜在经 济损失为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4.2、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I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为100人至500人,或潜在经 济损失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4.3、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V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 失在5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 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5、应急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灾害等
6、级确定响 应级别的应急预案。5. 1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急响应(1-川级)出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镇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 案和应急指挥系统,先期应对处置,并速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听从上级指挥部指令,部署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和防灾责任人、 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群众。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 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 况紧急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避灾疏散。并迅速组织自然资源、 建设、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加 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治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 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5. 2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响
7、应(IV级)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镇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 应急指挥系统,迅速组织自然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气象等 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情况紧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避灾 疏散。必要时,应请求上级政府指挥部派出工赶赴现场,帮助做 好应急工作。5.3 应急处置(1)施救伤员。若有人员被埋,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可在 分派人手对地质灾害体进行观测并约定紧急撤离信号、撤离路线 的同时,开展初级施救。(2)初控现场。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驻村干部、村两委主 干应按照村居群众转移预案,组织基干民兵、青壮年村(居)民 等做好以下工作:是确保安
8、全的情况下抢救伤员和受困人员; 是初步划定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是组织危险区内群众转移避让,情况危急时协助当地政府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 灾疏散;是立即向镇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报告;是在危险区 主要通道安排人员值班,警戒交通;是对辖区内类似地段安全 状况进行检查。(3)滑塌处置:开挖排水沟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滑塌区; 及时夯填裂缝或铺设塑料薄膜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实施简 易卸载工程。利用砂、石、土等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4)泥石流处置:判断人员和房屋是处在物源区、流通区 还是堆积区。转移泥流最高迹线以下所有人员。(5)地面塌陷处置:判断是采空塌陷还是岩溶塌陷。停 止抽取塌陷影响区地下
9、水。观察地面裂缝发育情况,有裂缝区 域,人员全部转移。视情采用物探或钻探措施,划定威胁范围。5.4扩大应急因地质灾害次生或衍生出其它事件,且所采取的应急救援能 力不足以控制严峻的发展形势,需由多家专业应急机构或主管单 位同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超出事发地 镇政府实际能力的,需要上级扩大应急救援,提高应急指挥级别, 扩大应急范围等,应及时向上级报告。5. 5应急响应结束经专家组鉴定的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 控制后,镇应急指挥部报请县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应撤销划 定的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6、应急保障6.1应急队伍、资金、物质装备保障加强地质灾害专业防治与救灾
10、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 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民兵预 备分队和镇应急救援志愿者等,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 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发生地 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财政所要根据应急防治与救灾需要及时安 排必要的应急与救灾资金。镇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 生、生活必需品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 供应。6. 2通信和信息传递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 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 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镇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
11、网, 同时保证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畅通,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6. 3应急技术保障镇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 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及损失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 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有计划的派员 外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镇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预报 预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 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6. 4宣传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多层 次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6. 5监督检查镇政府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要进行有效的 督
12、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7、责任与奖励7. 1奖励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 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8. 2责任追究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相关规定处理;对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9. 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 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 地质灾害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地段;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
13、 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直接经济损失:指由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 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经费用计算。8.2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溪南镇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8.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9. 1,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总指挥:常务副指挥:副指挥:林典(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庭康(人大主席)分管领导 李荣斌(宣传委员)王逢兴(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朱星明(统战委员、副镇长)张施施(组织委员)陈岩(副镇长)叶超(副镇长)龚涛(副镇长)叶明(四级主任科员)陈慰霞(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14、)龚来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朱方兴(溪南行政派出所所长)邓郑银(镇党政办负责人)陈孝光(镇财政所所长)林明智(镇水利站站长)林辉(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叶传清(镇卫计办负责人)王明清(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金靖宇(溪南自然资源资源所所长) 曾海(镇安办负责人) 陈镇(溪南供电所所长) 谢理达(镇自来水厂厂长) 陈孝煜(林业站站长) 王致刚(网络服务) 谢怡(县九中校长) 李提忠(溪南中心小学校长) 林金嫩(溪南电信分局负责人) 江海峰(溪南卫生院院长) 李雅迁(镇海洋与渔业站负责人) 陈灵光(镇村建站、城建中队负责人) 邱云辉(仙东工作站站长) 蔡尚炎(南岸工作站站长) 曹汉林(溪南工作站
15、站长) 王锦森(长兴工作站站长)9.2,溪南镇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1编制目的为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管理,做到快速、有序1、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11.5 风险评估22、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31. 1紧急抢险救灾组32. 2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43. 3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44. 4治安、交通保障组45. 5基本生活保障组56. 6信息报送和处理组57. 7应急资金保障组53、预防和预警机制68. 1信息监测与报告69. 2预防预警行动610. 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7地应对地质灾害,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霞浦县 溪南镇 地质灾害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