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2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学 科数学年 级三年级教学形式合作探究课题名称千米的认识学情分析 1.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之间一些简单的换算,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2.“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建议1.学生的学习特征,能力基础。2.学生对之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基础。3.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可能存在非科学或前科学概念的干扰。4.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愿望、需求、重视等状
2、况。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人数版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长度单位就有一个挺完整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或新旧知识的关联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二)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
3、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3.会用千米作单位进行测量。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策略:1.采用ppt、flash、千米实录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感知“千米”2.课前体验1000米,丰富学生的感知。3、活化教材,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2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 3.2 千米 认识 教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