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巩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巩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巩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 西汉与东汉一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 .西汉建立之初,统治者推崇的治国思想是()A.法家思想B.墨家思想C.黄老无为思想解析: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短命而亡的教训I,推崇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以达到巩固统治 的目的。答案:C2 .汉高祖刘邦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举措是()A.全面推行郡县制C.全面推行分封制解析:西汉建立后,刘邦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 了一些刘家子弟建立诸侯国。答案:B3 .汉武帝在朝廷中建立了中朝,其意在()解析:汉武帝设立中朝,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参与朝政决策,三公九卿逐渐演变为外朝,成
2、为执行 机构,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皇权加强。答案:A4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进行币制改革,发行五铢钱。五铢钱与秦朝发行的货币的相同点 在于两者都是()A.以货币发行年号命名的解析:秦朝发行的是半两钱,汉武帝发行的五铢钱,两者都是以质量命名的货币。答案:B5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A.开辟丝绸之路B.拓展西汉的疆域C.建立与欧洲国家的直接往来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进而稳定边疆秩序。答案:D6 .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 治国的基本原则是注重()解析:题目中的
3、措施,实际上都是休养生息政策的表现,反映了黄老无为思想。 答案:C7 .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的黄巾军起义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阶级矛盾的激化C.自然灾害的严重解析:绿林、赤眉起义和黄巾军起义都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 化。答案:A8 .下图中的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A.纪传体史书C.民间诗歌总集答案:D二、非选择题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吴、楚七国反叛的爆发和平定,是西汉藩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最后溃败。反叛平定后, 吴、胶东、苗川、济南、赵等国除。朝廷乘平乱的余威,免除了各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 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藩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说明其措施产生的重大影响。参考答案:(1)汉初统治者实行郡国并行制,纵容王国势力的发展;王国本身拥有较大的权力, 是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2)措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消减王国官吏。影响:削弱了王国势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 央集权;为王国问题的彻底解决奠定了基础。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武帝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 年)冬十一月下诏严加督责,云:“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
5、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且进贤受上 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经过朝臣商议,规定了 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人才选拔制度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自下而上举荐;孝、廉是举荐的基本标志;举荐与官员政绩考核相结合。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为西汉盛世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L汉初,御史大夫晁错曾向汉文帝上论贵粟疏,提出:“方今之务
6、,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这一主张的实施()C.促使大量农民弃农经商解析:题干中晁错认为应该把吸引民众重视农业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 提高粮食的价格,对于能提供粮食者实行奖励。这一主张的实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B2 .“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职官制度采取了秦制, 在皇帝下同样设置了丞相、太尉等十二个朝臣;其二应是()解析:秦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官制,二是地方行政。汉朝对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继承就是 把郡县制作为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答案:B3 .汉景帝曾“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
7、吏,改丞相日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 诸官长丞皆损其员。”他采取这一措施的背景是()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汉景帝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同时又削减了王国的官员, 这是其平定七国之乱的结果。答案:D4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布了 “左官律”(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规定王国官为 “左官”。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很有可能是()C. “推恩令”后的补救措施解析:汉武帝曾颁布了 “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实力。以这个背景为依托,“左官律”也是打击 王国力量的举措。故选B项。答案:B5,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皇帝举措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华文明 起源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西汉 东汉 练习 解析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45346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