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 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 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 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 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 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
2、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 社会是受益于它的。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 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 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 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 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 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
3、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 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 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 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 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 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 后者强
4、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 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 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 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 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 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22 .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请分析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
5、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入世、出世、遁世”是人生的三种姿态。“入世”是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出世”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保持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距离 可以让自己回身审视,从而生活得淡泊超脱、从容自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出世”的“度”, 就会陷入“遁世”的境地,从而心灰意冷、消极逃避。人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以 怎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千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l.
6、A(B项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错;C项“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错;D项“二 者相互依存” “不能脱离彼此”错)2.B(A项过于绝对;C项于文无据;D项过于绝对)3 .C(C项只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使人看懂,没有涉及直译、意译)4 .材料一侧重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阐述古籍今译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材料二侧重从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阐述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 .综合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手如柔蔑”的译文,除基本信息外,补充了 “好柔 嫩”,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译文既传达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凝脂” “蛾 眉”;又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要求,“倩”“盼”译
7、文分别用“动人心”“摄人魂”巧妙地进 行了解释,让人更好理解。(4分。每点2分)6 .B (“离开土地后的轻松惬意”错)7 .A(没有“城乡对比”)8 .诗意美,大量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如“直到我的眼里,蓄满了秋风”,形象生 动,情感真挚;含蓄美,内蕴深刻,富有哲理,如“真正的遥远是漠视”等句子,引人深 思。绘画美,通过意象的选择、场景描绘,多角度写景,画面感强,具有诗情画意。(事 例略)(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 .生活中的麦田,它出产小麦,养育人类,也哺育牛羊、鸽子等各种生命;引导我反思 的心灵“麦田”,它促进我成长,引发我思考生命,叩问灵魂;人类精神上的“麦田”, 它虽常被遗
8、忘,却又始终如一默默哺育人们,给人以精神的启迪。(6分。每点2分,意思对 即可)10 .C(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 于晏子。)11 . C(“文中指的是晏子所在的齐国”错)12 . B(“对诸侯采取施恩和打压两种策略”错)13 . (1)先生为什么伤心到这种地步?大概是为了修筑大台劳役吧!我将很快停止它!(4分。 “曷为”“殆”“罢”各1分,句意通顺1分)树根拳曲又换了新土,他培土的时候,如果不是多了就是不够。(4分。 “拳” “易” “若” “过”各1分)14 .愿意为百姓请命。善于用委婉的方式劝谏国君。不宣扬自己而将功绩归于国君。 (3分
9、。每点1分)参考译文:晏子出使鲁国,等到他返回来,齐景公正让齐国百姓为自己修筑大台,季节已到寒冬, 还是修筑不停,而受冻挨饿的人每个乡都有,齐国的百姓都盼望晏子(能够劝谏停止工程)。 晏子回到国都,奏报完出使的事宜,齐景公请他坐下来,饮酒取乐。晏子说:“君王如果赏 赐我,我请求为君王唱一支歌。”他歌唱道:“平民百姓说,冰冻的雨水浇洗我,怎么办? 上天摧残我,怎么办?”歌唱完毕,感慨叹息而流下了泪水。齐景公挨近晏子劝止他说:“先 生为什么伤心到这种地步?大概是为了修筑大台这个工程吧!我将很快停止它!”晏子叩拜 了两次。走出宫廷一言不发,就向大台走去,他拿着木棍抽打那些不干活的人,说:“我是 个微
10、不足道的人,都有遮风挡雨的房屋,用来避免干燥潮湿,君王建造一个大台而不赶快为 他修筑好,为什么?”齐国人都说:“晏子帮助君王干坏事。晏子回去,还未到,齐景公 已下令赶快停止修筑大台,(人们听到后) 车辆疾驰而去,百姓也快速离开了。孔子听到 这件事后,感慨说:“古代善于当臣子的人,大概就是晏子了。”齐景公对外傲慢对待诸侯,对内轻视百姓,喜欢展示勇力,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好欲 望,诸侯不喜欢他,百姓不亲附他。齐景公很害怕这种处境,问晏子说:“古代的圣王,他 们的品行怎样?”晏子回答说:“他们品行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谄的人不能接近; 不曲从私党,不喜好女色,所以结党聚众的人不被容忍;他把自己的美
11、德和教诲施加于诸侯, 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齐景公说:“既然 如此,那将怎么办?晏子回答说:“请以谦逊的言辞和厚重的财物,取悦诸侯;减轻刑罚, 减省劳役,用来向百姓致歉,这可以办到吗?”齐景公说:“好。”梁丘据死了,齐景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梁丘据对我既忠诚又热爱,我想丰厚地 为他办丧礼,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晏子说:“我冒昧问梁丘据对您的忠诚和热爱的表 现,能说给我听听吗?”齐景公说:“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而梁 丘据把他自己拥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诚;每每刮风下雨,夜间找他,他一定慰 问我,因此知道他热爱我。”晏子说
12、:“如今四境以内的人,都是君王您的臣子,可是只有 梁丘据竭尽全力爱护您,为什么爱您的人这样少呢?四境以内的财富,都是您所拥有的,却 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对您尽忠,为什么尽忠的人这样少呢?梁丘据阻塞群臣,蒙蔽君王, 恐怕太厉害了吧?”齐齐景公说:“好啊!没有你,我不知道梁丘据达到这样的地步了。” 于是停止了修造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厚葬的命令。15 . A(“责怪”“感情一致”错)16 .参考示例一:结尾出语俗套、格调不高。结尾祝寿语皆是献寿的俗套谀词,并无新意, 且与前文内容联系不紧密。本词前文从离别之伤过渡为对友人建功立业、匡扶社稷的勉励, 境界高远,格调高昂;而最后三句写个人私情,格调较低
13、。参考示例二:结尾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结尾用典,不仅为王子文之母祝寿,还有对友人 孝亲的赞美及得到升迁的祝愿,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结尾描绘了和睦温馨的画面,使诗 歌既有建功立业的豪壮,也有温暖真情,更显情谊深厚。(6分。每点3分,其他角度亦可,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7 .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参考示例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参考示例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6分。每空1分,错字、别字、书写不规范均不得分)18 .寥寥无几 擦肩而过 如愿以偿(3分。每空1分,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亦可)19 .A(A项表“特殊含义”,和文中引号
14、用法一致;B项表“引用”;C项表“强调”;D项表 “特定称谓”)20 .结构混乱,“空间”前面加“随着”;搭配不当,“当选”改为“入选”。(4分。 每处指出类型1分,修改1分)21 .什么是“电子囤物症” 除了 “情感性存储” 不要成为数字的奴隶(6分。每空 2分)22 .突出相似性、相关性:人们大量囤积数字资源存满硬盘像仓鼠储粮装满两腮和鼠窝; 囤积的电子资料像被束之高阁的书本一样,使用机会很少。突出生活化、通俗化:仓鼠、 吃灰皆为日常生活用语,将抽象的数字囤积问题表达得通俗易懂。(4分。每点2分,意思对 即可)23 .略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
15、,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 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 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 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 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 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
16、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 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 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 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 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 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 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 文化信息。随着
17、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 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 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 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 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 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1 .下列
18、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 “雅”而 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B.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译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古籍, 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C.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 方面。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 独立存在。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 的作用。B.古籍
19、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 的意义。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 便捷。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 法理解。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 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
20、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 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 自由。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4 分)原文译文手如柔夷, 肤如凝脂, 螺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手像春美好柔嫩, 肤如凝脂多白润, 额角丰满眉细长, 嫣然一笑动人心, 秋波一转摄人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n (本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生命的麦田熊红久从城市到乡野,其实并不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市 2023 届高三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