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能力验收评价(十四) 基因的分离定律(共3页)一、选择题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i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艮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解析:选C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是常染色体,也可以 是性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发生在配子形成之后, 是F2实现3 : 1分离比的条件,B不符合题意;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z进行分析,是Fz实现 3 :1分离比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2.水稻有非糯性和糯性两种,非糯性花粉中
2、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所含有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某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打算利用水稻这 一性状进行一些遗传研究。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i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很可能出现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B.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花粉的颜色以及比例,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非糯性基因和糯性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基因是一对 等位基因解析:选C 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产生的F1都是杂合
3、子,杂合 子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取Fi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可能出 现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通过观察花粉的颜色以及比例,可以验证基因 分离定律,A、B正确。非糯性基因和糯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不在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线性排列,C错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答案:黄色(2)雄性 YY (3)Yy(自)Xyy) (4)3/1017.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 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为不育基因,Mf为恢复可育基因,m为可 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为该种植
4、物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 但雌蕊发育正常。如表为雄性可育植株的杂交组合及结果,请分析回答: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植株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甲X甲716株242株2甲X乙476株481株3甲X丙936株。株(1)该种植物雄性不育与可育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该种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有,其在杂交育种的操作过程中,最显著 的优点是 O(3)现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请从甲、乙、丙三种雄性可育植株中选择合适材料来鉴定 该植株丁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1)该种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由题意可知,M为不
5、育基因,Mf为恢复可育基因,m为可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 为MfMm,则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雄性不育品系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作 为母本且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3)杂交组合1中,子代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比例约为3 : 1, 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MfM;杂交组合2中,子代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比例约为1 : 1,则植 株乙的基因型为mm;杂交组合3中,子代全为雄性可育,则植株丙的基因型为MfMQ欲 鉴定雄性不育植株丁的基因型,应选择植株丁(早)和植株乙(,)进行杂交,将植株丁所结的 种子全部播种,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植株全部为雄性不育,则植株丁的 基因型为MM;若子代植株中雄性
6、可育:雄性不育=1 : 1,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答案:遵循(2)MM、Mm 无需对母本去雄(无需去雄)实验思路:选择植株 丁(辛)和植株乙(田)进行杂交,将植株丁所结的种子全部播种,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 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子代植株全部为雄性不育,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若 子代植株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 : 1,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18.玉米(2=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 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D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 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2发生杂
7、种优势衰退的原因可能是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使 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所致。若要研究玉米的基因组,须测定 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的遗传信息。(2)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若干大粒E玉米杂交种 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受粉,乙组人工控制其自交受 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在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 分别为、o(3)单体是染色体变异的一种特殊类型,单体比正常个体缺少一条染色体(例如:若1号 染色体任意一条染色体缺少则称该植株1号单体,以此类推)。某育种专家在用纯合玉米培 育了 10种分别缺失了
8、不同染色体的单体。这些单体产生的配子皆可育,能用于杂交和基因 的染色体定位。现偶然发现的一个隐形纯合突变体(染色体组成正常),请设计实验来判断该 隐形突变基因位于第几号染色体上。解析:(l)Fi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导致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若要研究玉米的基因组,须测定10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 解读其中的遗传信息。(2)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出杂种优势。甲组自然状态 受粉,进行的是随机交配,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均为1/4AA、1/2Aa.l/4aa,只有Aa表现出杂种优势,因此甲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1/2;乙组人工控
9、制自交受粉, 第3年种植时种下的是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8AA、1/4Aa、3/8aa,则此时乙 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3/4o (3)由于单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有两种(含正常染色体数的配子和含 有缺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若突变的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则该单体产生两种配子为一 个含有显性(与所给的隐性基因相对)基因、一个不含该显性基因(因为缺少了一条染色体), 相当于该单体产生了一显、一隐两种配子,若相关基因不位于缺失染色体上,则该单体产 生一种配子(含显性基因),则该实验目的可转化为检测单体的配子类型,因此设计测交实验, 实验思路见答案。答案:(1)等位基因分离10 (2)1/2 3/4
10、 (3)实验思路:让该隐性突变体分别与玉米的各种单体(玉米110号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 在该单体缺少的相应的染色体上。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正确。3.西红柿果肉的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为显 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i,将Fi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z。以下 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无性状分离B. F2中性状分离比为3 : 1C. 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 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解析:选C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即AaXAa, Fi
11、红果肉西 红柿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和2/3Aa, Aa自交时,F?中会同时出现紫果肉和红果肉个体, 所以会出现性状分离,A错误;Fz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所占比例为03+2/3X3/4=5/6, 则F2中性状分离比为5 : 1, B错误;F2红果肉个体比例为5/6,杂合子占2/3Xl/2=1/3, 因此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1/3+5/6=2/5, C正确;由于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 得Fi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在Fi中就已经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D错误。4 .控制猫尾长短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某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甲P长尾猫又短尾猫VE长尾猫短尾
12、猫乙E长尾猫X长尾猫If2长尾猫短尾猫A.甲中,亲本长尾猫的基因型与艮中长尾猫的相同B.甲杂交过程属于测交过程C.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是否是纯合子D. F2中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1/2解析:选D 图乙中,Fi长尾猫XFi长尾猫的后代出现了短尾猫,说明长尾对短尾为 显性。设长尾基因为A,则短尾基因为ao图甲中,由P长尾猫义短尾猫-Fi为长尾猫、 短尾猫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 Fi为Aa和aa。图乙中,Fi长尾猫XFi长尾猫f F? 为长尾猫、短尾猫,则Fi长尾猫都为Aa, F2长尾猫为AA和Aa、短尾猫为aa。亲本长尾 猫的基因型与Fi中长尾猫的相同,都是杂
13、合子Aa, A正确;甲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Aa、 aa,其过程属于测交过程,B正确;F2中长尾猫为AA和Aa,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 是否是纯合子,C正确;Fz中长尾猫(1/3AA和2/3Aa)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 2/3x2/3Xl/4=1/9, D 错误。5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i的紫花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 的影响,含基因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即不能与雄配子结合),请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 解释进行推理。下列F2的表型及比例符合预期结果的是()A.紫花:白花=1 : 1B.紫花:白花=2 : 1C.紫花:白花=3 : 1D.全为紫花解析:选A
14、含基因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说明只有含基因a的雌配子能与雄配子 结合,而Fi的紫花产生的雄配子中A :a=l : 1,则F2的表型及比例应为紫花(Aa):白花(aa) =1 :lo6,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 : 2。 两种作物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田地和玉米田地中Fi的显隐性状的比例分 别为()A5 : 1、 5 : 1B. 8 : 1 8 : 1C. 6 : 1 9 : 1D. 5 : 1 8 : 1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豌豆和玉米种子中AA占1/3, Aa占2/3。豌豆是自交,则豌豆的Fi中,A_所占比例为l/3+2/3X3/
15、4=5/6, aa所占比例为2/3x1/4=176。玉米是随机交配,则玉米产生配子A的概率为1/3+2/3x1/2=2/3,产生配子a的概率为1 -2/3=1/3, 所以玉米的Fi中aa所占比例为1/3Xl/3=1/9, A_所占比例为1-1/9=8/9,即则在自然状 态下,豌豆田地和玉米田地中Fi的显隐性状的比例分别为5 : 1、8 :lo7 .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X黑 鼠一黄鼠2 378 :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义黄鼠一黄鼠2 396 :黑鼠1 235。多次重复发 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16、.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8 .第二组的结果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C.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D.若种群中黄鼠个体占75%,则黄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解析:选D 第一组中黄鼠X黑鼠黄鼠2378 :黑鼠2398(1 : 1),第二组中黄鼠X黄 鼠一黄鼠2 396 :黑鼠1235(2 : 1),由此可判断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第二组 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原因是显性纯合致死,则黄色皮毛小鼠(杂合子) 不能稳定遗传,A、B正确;黄鼠的基因型只能是Aa,后代纯合致死,所以不能产生成活 的纯合黄鼠后代,C正确;若种群中黄色(Aa)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基因 分离 定律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