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教案北师大版(7篇).docx
《体积单位教案北师大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单位教案北师大版(7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体积单位教案北师大版(7篇) 一、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教材43页 ,45页练一练1,2) 二、教学目标 1、熟悉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在操作沟通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进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熟悉体积单位、建立表象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体积单位的意义 五、教学具预备 剪刀、透亮胶、米尺、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选单位填空:小明身高150( ) 教室的面积为40( ) 富民到昆明的距离是24( ) 游泳池水深2( )占地面积250( ) 这是以前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实施 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和工作中,有时只要凭
2、感觉就能推断出谁大谁小,但有时也需要知道物体究竟有多大,比方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手机盒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游泳池的体积有多大等等,就要用到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课题 1、熟悉1立方厘米 (1)出示1立方厘米模型 (2)分组观看探究沟通,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拟小 量一量:1立方厘米正方体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为一厘米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多大 做一做:橡皮泥做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举一举:生活中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如蚕豆玻珠、手指末
3、节等) 2、熟悉1立方分米 (1)出示1立方分米模型 (2)分组观看、探究、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大小) 量(长短) 说 (概念) 想(有多大) 做(正方体) 拼 (体积) 举一举:柚子、菠萝等 3、熟悉1立方米 (1)学生分组探究 依据以上的体积单位推想,什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板书) (2)四个同学围成1立方米空间,用米尺在墙角搭一搭 (3)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米?(电视箱子、太阳能水塔) (4)课外延长 你们知道一吨水的体积是多少?一吨水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教师教育水资源有限,节省用水。 4、相互争论: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都是正方体、棱长不同) 5、比拟长度单位
4、、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距离大小)(外表大小)(空间大小) 6、练一练:P45第一题 7、练一练:P45其次题 独立完成,小组争论,集体订正 (三)、头脑风暴 10002=100100100 10000-0=10000 (打两个成语) (四)、课堂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2)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 。 2、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1)一块巧克力的体积约是6( ) (2)一个成人鞋盒体积约是6( )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4)一载重汽车车厢体积约是8(
5、) (5)一把椅子高90( ) (6)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 ) 3、连线 学校主席台的体积 24立方厘米 书包的体积 24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体积 24立方分米 4、说说身边物体的体积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想一想,相互沟通,共同共享: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体积单位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在探究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归纳相
6、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课前预备: 正方体 教法学法 实践法、争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 3、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测今日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究竟你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猜测 1、熟悉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
7、厘米?(10厘米。) 提问:体积是多少? (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教师:由此可知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教师:假如把刚刚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立方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请生说一说推导过程。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3)完成课本34页表格,进一步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 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展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例如3: 3.8立方
8、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争论边试算。然后归纳,教师:大化小,乘进率。 3.81000=3800立方分米 (2)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单独完成,集体订正,说明计算过程。 (3)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争论后归纳,教师小结。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三、稳固提高 1、试解下面几题 2米3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教师可作提示:哪局部需要转化?没转化的局部如何办? 5.34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9、2、课本做一做 总结 今日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课本P36练习八:1。(写出转化过程)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体积单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把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把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精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展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它们相邻之间的进率是
10、多少?,现在我们沟通一下。 2、学生沟通: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3、思索答复:你觉得他的整理如何?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如何进展单位间的互化? 4、猜测今日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1、指导学生分组进展探究,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供应: 教师供应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10厘米,供学生观看。 让学生可以观看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供应感官上的支持。 3、沟通
11、学习结果,分组汇报: 由于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让学生在回忆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a、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b、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学生争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
12、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教师演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教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方法同上观看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有什么发觉?(板书: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
13、、沟通各自的思维过程: 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4、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5、比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稳固所学方法 1、教学例1: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厘米? 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1)学生尝试练习,在书上完成。 (2)沟通方法: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对应的位数;低级单位的数 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小数点要向左移动对应的位数。 2、完成
14、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业时.提示学生要仔细审题.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日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2题.5题 体积单位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详细实物说出体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能用体积单位合理估量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学生通过详细的观看比拟、思索沟通、感悟体验等学习活动,经受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培育学生细心观看,仔细分析,沟通倾听,擅长比拟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在原来学问构造里: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积的大小及相关的计量单位,学生初步建立了一
15、维二维的空间观念。这些为学习新知奠定了根底。 体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熟悉平面图形到熟悉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进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对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的本课内容做了比拟。发觉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试验演示或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含义,构建体积单位的表象。因此,我由学生熟识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观看、思索、回忆、感知、操作、想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比照中学习,逐步到达对概念的熟悉与理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观看思索、感知体验、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立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详细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体积的含义,经受体
16、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比照引入新知。 学生汇报:分别是线段,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引导: 线段有长短之分,长(正)方形和长(正)方体有大小之别。 为了表示物体的长短,我们熟悉了长度。 为了表示物体平面局部的大小,我们学习了面积。 假如要表示整个物体的大小,那又将产生什么呢? 这节课教师和同学们一块来学习。 【设计意图】比照引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又引发学生的思索:这三者相互之间有联系吗? 活动2【活动】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活动提醒概念。 活动一:体验书包里的空间。 提出问题:观看一下
17、自己的书包,是不是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学生汇报:有的已经装满,有的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教师引导:书包没塞满说明它还有肯定的空间。书包已经塞满,说明它没有了空间。它的空间被占据了。(板书:空间) 追问:书包的空间被谁占据了? 学生汇报:书占据了书包的空间,学习用具也占据了肯定的空间,还有一些喜爱吃的食品,同样也可以把书包的空间占据了。 追问:这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任何物体都会占据肯定的空间的。(板书:物体占空间) 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可以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有空间的现象。 学生沟通:我们占据教室的空间教室占据学校的空间学校占据小区的空间 【设计意图】学生身边引入,通过引导观看和思索,让学生体
18、验书包里有“空间”。并随之拓展,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详细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活动二:观看演示试验。 1.盛水的杯子装入石头,水面上升。 2.装满沙的杯子倒出沙子,放入石块,结果沙子不能全部被装入。 3.与第一个试验相比,盛水的杯子装入一块较大石头,水面上升的幅度较大。 提出问题:你能解释试验现象吗? 学生沟通:水面上升,是由于石头把水的空间占据了。 沙子不能被装入,是由于石头占据了沙子的空间。 石头较大,占据的空间就较大,水就升的高。 教师归纳:物体要占据空间,并且所占的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补充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师引导:粉笔盒与电脑桌比,粉笔盒占据的空间小,电脑桌占据的空
19、间大为了更加简洁地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引入了“体积”(板书) 引导学生表达:书包的体积是书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电脑的体积是指教室的体积是指 引导概念:物体的体积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设计意图】为了进步加深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对概念的完善,连续通过演示试验,帮忙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步步相扣,层层推理,逐步引出物体的体积概念,较好地处理好了体积概念的抽象。 三、多角度熟悉单位 1.熟悉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所占空间大就是体积大,所占空间小,就是体积小。 下面的电冰箱、小水杯和篮球,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学生沟通:电冰箱体积最大小水杯的体积最小
20、。 问题引导:上面的物体,体积大小特别直观,若是像这样的两个物体,你能一子比拟出它们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建议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一样的小立方体。教师课件演示。 结论:要想比拟它们的大小,必需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 2.比照加深记忆。 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9面,自学书上内容,看看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书上是怎样描述的。 学生汇报: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填写表格:通过比拟,使学生能够感受单位的共同构造与特征。从而加深记忆。 意义 常用单位 简写符号 长度 面积 体积 3.建立单位表象。 教师出示预备好的1立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单位 教案 北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