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1_T 006-2022 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docx





《DB3501_T 006-2022 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01_T 006-2022 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020CCSZ013501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标准DB3501/T0062022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Guidelinesforintegratedenvironmentalmanagementofchemicalindustrialpark2022-04-15发布2022-07-15实施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501/T006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入园项目基本要求.25地表水污染防治.36大气污染防治.37噪声污染防治.38固体废物处理处置.49土壤污染防治.510地下水污染防治.511碳排放控制.612环境监测.6
2、13环境管理.6参考文献.10IDB3501/T00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本文件由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家雄、曾台曦、许绍松、林靖靖、李海晏、王晓明、王彬彬、陈光华、卢俊、黄武鸿。IIDB3501/T0062022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化工园区的入园项目基
3、本要求及地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碳排放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化工园区管委会对园区环境的综合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3232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环境与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导则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
4、警设计标准GB/T50934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T304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要求CJJ/T1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4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1209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203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SH3034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化工园区chemicaIindustrialpark由多
5、个相关联的化工企业构成,以发展石化和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注:化工园区一般包括两种类型:1)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或认定的专业化工园区;2)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或认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其他工业园区中相对独立设置的化工园(区)。来源:GB/T392172020,3.11DB3501/T0062022污水零直排区non-directwastewaterdisgearea区域内因生活、生产及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实行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
6、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来源:GB378222019,3.1危险废物hazardouswaste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来源:GB185982019,3.1环境风险environmentalrisk突发性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可能性。4入园项目基本要求政策符合性要求入园项目应符合下列政策要求:a)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
7、、淘汰类;b)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准入类及未获得许可的许可准入类;c)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限制外商投资产业和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范畴;d)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规定的项目。注:以上提及的文件若有新版本发布,按照最新版本执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要求4.2.1重点大型入园项目的原料及产品清洁性、生产工艺先进性、资源与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污染物产生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园区应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原辅材料。注:重点大型入园项目指国家、福建省、福州市及园区属地政府部门批准认定的纳入相应部门项目库管理的化工园区重点投资项目。4.2.2鼓励和督促园
8、区内的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4.2.3园区入园项目的节能、降耗、降碳指标应符合国家、地方对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集约用地的要求。4.2.4引导园区内的企业加强工艺再生水(中水)回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4.2.5园区应优先引进与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方向吻合的项目。2DB3501/T0062022污染物排放要求4.3.1入园项目在污染物排放、环保治理措施方面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4.3.2重点大型入园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不超过企业获批的污染物排放总量。5地表水污染防治园区应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
9、套污水管网,对生产、生活及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按要求规范设置排污口,尾水经处理达标排放,排放达标率应达到100%。园区应严格实施雨污分流,雨水排放口晴天应无排水,雨天应无污水。园区应对重点企业纳管废水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收集。督促园区内的化工企业自行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满足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和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方可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园区应督促污水处理厂及化工企业设置事故收集池,当发生污水事故时,将事故污水导入事故收集池中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化工园区应建立完善的给水排水系统,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SH3034的要求,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宜参照SH/T3015的规定。6大
10、气污染防治园区应参照总量控制要求制定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园区的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约束,园区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应达到二级,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应达到100%。园区应加快供热管网及相关设施建设,实现园区集中供热,推进园区现有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园区内的火电、石化、化工等重污染项目与工业锅炉应满足相应的行业及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鼓励园区内VOCs排放重点企业进行VOCs组分自行监测,监测频次应符合HJ819、HJ942等相关标准的要求。挥发性有机物的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均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要求。园区宜建立完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建立园区VOCs和NO
11、x重点企业管控名单,明确具体应对措施。园区管委会应对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进行严格管理,开展路面硬化、道路绿化工作。指导园区企业安装能实现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并配套相应的管理措施。指导园区企业采取措施重点控制恶臭废气的无组织排放。7噪声污染防治园区应远离学校、居民区、公建设施区等声敏感区,因特殊原因距离声敏感区较近的应妥善布置噪声辐射方向,合理布置建筑结构,开展立体绿化,必要时修筑隔声墙。园区应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功能区间缓冲区及功能区内不同功能单元间的防护带、绿化隔离带建设。园区内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区域,其噪声应符合GB3096中3类区标准要求。3DB
12、3501/T0062022引导园区内的企业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采取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建设隔声建筑或种植高大乔木绿化带等降噪措施,厂界噪声控制达标率应达到100%,减少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园区内的交通主干道宜建设一定宽度的交通防护林,必要时应设置声屏障。8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8.1.1引导和督促园区内的企业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做好工业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并运至相关单位利用、处置。8.1.2引导园区内的企业按照GB/T32328的规定对一般固体废物加以综合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应采取无害化处
13、置措施,或安全分类贮存;对贮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应采取相应的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的防护措施。危险废物管理8.2.1园区应开展必要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危害性认识和对危险废物的识别能力,加强源头治理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8.2.2指导和督促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及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收集、贮存、利用、转运、处置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处置率宜达到100%。8.2.3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应按照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8.2.4指导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加强危险废物管理
1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通过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制度。8.2.5指导和督促园区内的企业按照有关标准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工作,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自评工作。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园区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系统,配套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贮存的设施、场所;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运至相关单位处置,并做到日清日运;b)园区宜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c)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应符合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
15、理条例的规定,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和运输应符合HJ2035的要求。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引导园区内的企业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定期运至相关单位处置;b)引导园区内的企业按照CJJ/T134的规定处理建筑垃圾,参照GB/T32328的规定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环境与质量安全进行评价;4DB3501/T0062022c)引导工程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处置。污水厂污泥化工园区内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应按照关于加强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污泥进行危险废物鉴别,若为一般固废应脱水稳定处理后委
16、托相关单位综合处理处置,若为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引导和督促园区内企业按照关于加强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对企业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进行危险废物鉴别。9土壤污染防治园区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掌握园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重点监控土壤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污染情况、污染来源与污染变化过程。引导和督促园区内的企业对生产区地面采取防渗措施,实现全厂雨污分流并设置雨水收集管网,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防止带有污染物的初期雨水漫流进入土壤。引导园区内的工业企业从原料产品储存、装卸、运输、生产、污染处理等全过程控制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材料及产品的泄漏,同时对有害物质可能泄
17、漏到地面的区域采取防渗措施。指导和督促园区内的企业开展土壤自行监测,所采用的土壤监测技术应符合HJ1209的要求。园区应根据行业组管部门的要求督促园区内企业定期开展重点企业行业用地调查。10地下水污染防治园区内的各类污水收集池、应急事故池和主要构筑物均应按照GB/T50934的规定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防止地下水污染。应按污水管网的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对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及输送有毒有害物质的管道采取有效的防破裂、防腐蚀措施;鼓励化工企业污水收集采用明管架空布设。根据园区可能泄漏至地面区域污染物的性质和生产单元构筑方式,将园区内企业地块划分为污染防治重点区、污染防治一般区和非污染防治区。引导园区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01_T 006-2022 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 006 2022 工业 产业 化工 环境 综合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