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_T 648-2021 武汉市民用建筑模型(BIM)应用标准.docx
《DB4201_T 648-2021 武汉市民用建筑模型(BIM)应用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01_T 648-2021 武汉市民用建筑模型(BIM)应用标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1.040.01CCSP364201武汉市地方标准DB4201/T6482021武汉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标准Applicationstandardforcivilbuildinginformationmodel2021-08-30发布2021-09-30实施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库七七提供下载DB4201/T6482021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方案设计阶段.25.1一般规定.25.2场地分析.25.3方案模型构建.25.4设计方案比选.35.5虚拟仿真漫游.36初步设计阶段.36.1一般规定.36.2模型构建.36.
2、3模型检查优化.47施工图设计阶段.47.1一般规定.47.2模型构建.47.3模型优化.48施工准备阶段.58.1一般规定.58.2施工深化设计.58.3施工方案模拟.68.4预制构件加工.79施工实施阶段.79.1一般规定.89.2进度管理.89.3质量与安全管理.89.4材料与设备管理.89.5竣工交付管理.910运维阶段.910.1一般规定.910.2运维模型构建.910.3运维系统建设.910.4资产管理.1010.5设施设备管理.10I库七七提供下载DB4201/T648202110.6空间管理.1010.7安全与应急管理.1010.8能源与环境管理.10条文说明.11II库七七提
3、供下载DB4201/T648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大良造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捷、孙俊、杨铭杰、陈伟、武剑洁、谢正敏。III库七七提供下载库七七提供下载DB4201/T6482021武汉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武汉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基本规定、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及运维阶段的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
4、民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35-20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301-2018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uildinginfo
5、rmationmodel在建筑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BIM或模型。3.2建筑信息模型元素BIMelement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BIM元素。3.3建筑信息模型软件BIMsoftware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创建、应用、管理的软件。简称BIM软件。3.4几何信息geometricinformationBIM元素尺寸、定位以及相互关系的信息。3.5非几何信息non-geometricinformation非几何信息是指除几何信息之外的所有建筑工程相关信息的集合,主要包括经济技术相关指标及数据。1库七七提供下载D
6、B4201/T64820214基本规定4.1模型宜结合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具体需求创建。4.2建筑工程中各工作任务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应用和管理宜以相应任务的承担方为实施主体。4.3BIM应用应采取协议约定等措施实现建筑工程各相关方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4.4BIM应用的目标和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合同要求及建筑工程参与方BIM应用水平等方面综合确定。4.5建筑工程相关方应根据BIM应用目标和范围选用具有相应功能的BIM软件,BIM软件宜具备下列基本功能:a)模型输入、输出;b)模型浏览或漫游;c)模型信息处理;d)相关的专业应用;e)应用成果处理和输出;f)支持开放的数据交换标准。4.
7、6BIM数据在交付前应保证其正确性、协调性和一致性。4.7BIM元素分类及编码应符合GB/T51269-2017的要求。4.8各阶段BIM模型交付应符合GB/T51212-2016中第5章和GB/T51301-2018的要求。5方案设计阶段5.1一般规定5.1.1宜依据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设计要求创建模型。5.1.2BIM应用应满足关于平面功能使用布局及立面造型的要求,并结合环境等方面要求,并对建筑的总体方案进行初步评价、调整和确定。5.1.3方案设计阶段模型应包括场地模型、建筑单体模型和专项分析模型。5.2场地分析5.2.1场地分析的数据准备宜包括地质资料、工程水文资料、现
8、有规划文件、建设地块信息、场地管网数据。5.2.2宜利用场地分析软件或设备,建立场地模型。5.2.3场地模型应表达场地实际地质地貌特征、与周边毗邻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模型应体现坐标信息和各类控制线。5.2.4应根据场地分析结果,评估场地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5.2.5场地分析报告应体现场地模型图像、场地分析结果。5.2.6交付成果应包括场地模型和场地分析报告。5.3方案模型构建5.3.1方案模型构建的数据准备宜包括建筑单体模型或相应方案设计资料、气象数据、热工参数及其他分析所需数据。5.3.2建筑单体模型表达内容宜包括建筑整体外观形状、主要建筑构部件及建筑物内功能
9、空间布局。2库七七提供下载DB4201/T64820215.3.3应对建筑单体模型进行物理环境、结构等方面的单项性能分析,分别获得单项分析数据,并综合各项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重新评估,寻求建筑综合性能平衡点,形成专项模拟分析报告。5.3.4专项模拟分析报告宜体现模型图像、软件情况、分析背景、分析方法、输入条件、分析数据结果以及对设计方案性能的对比说明。5.3.5交付成果应包括建筑单体模型、专项分析模型和专项模拟分析报告。5.4设计方案比选5.4.1设计方案比选的数据准备宜包括本阶段前期的方案设计模型(包括场地模型、建筑单体模型、专项分析模型),方案设计背景资料,规划部门对建筑工程地块的要求信息
10、以及建筑工程地块周边环境信息等。5.4.2应通过构建或局部调整方式,形成多个备选的方案设计模型。5.4.3方案设计模型宜包括地形、道路、楼板、天花、外饰层、园林景观、场地设施等。5.4.4宜利用可视化对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分析、统计和计算设计中的各种数据。5.4.5宜从建筑工程可行性、功能性、美观性等多方面进行多方可视化方案评选,形成方案比选报告。5.4.6交付成果应包括方案比选报告和方案设计模型。5.5虚拟仿真漫游5.5.1虚拟仿真漫游应模拟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关系和场景,包括漫游、动画、VR、AR等形式。5.5.2动画视频文件应能清晰表达建筑物的设计效果,并反映建筑物整体布局、主要空间布置、复杂
11、区域的空间构造等。5.5.3漫游文件中应包含全专业模型、动画视点和漫游路径等。5.5.4应将软件中的漫游文件输出为通用格式的视频文件,并保存原始制作文件,以备后期调整与修改。5.5.5交付成果应包括动画视频文件。6初步设计阶段6.1一般规定6.1.1应对方案设计阶段的模型进行继承并进一步深化,论证拟建建筑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拟定设计原则、标准和重大技术问题等,详细研究并确定建筑和结构专业的设计方案,根据初步计算结果深化各专业模型,协调解决各专业方案可能出现的技术矛盾,并确定建筑工程概算。6.1.2宜从方案设计模型的信息深化研究入手,各专业可共同利用专业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
12、计算结果在方案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完成平面深化、立面深化、确定空间高度、结构布置、设备干管布置等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并进行成果输出。6.1.3初步设计阶段模型应包括建筑、结构以及机电专业模型。6.2模型构建6.2.1初步设计阶段模型构建的数据准备应包括方案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模型或者二维设计图以及设计条件、效果图、设计说明等相关文档。6.2.2在模型构建前须保证建筑、结构和机电模型统一基准点,统一模型轴网和标高等。6.2.3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建筑、结构以及机电专业模型构建,为后续阶段的BIM应用范围提供模型3库七七提供下载DB4201/T6482021数据依据。6.2.4交付成果应包括建
13、筑、结构及机电等专业模型以及图纸。6.3模型检查优化6.3.1模型检查优化的数据准备应包含设计阶段的各专业模型以及方案设计背景资料。6.3.2宜将建筑、结构、机电专业模型整合,形成整合的模型。6.3.3宜对整合的模型进行剖切而得到平面、立面以及剖面视图,检查各专业间设计内容是否存在不一致、遗漏、空间不合理,以及构件冲突等问题。修正专业模型的错误,直至模型准确。6.3.4应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配以文字说明。6.3.5应保存整合后的模型,宜按照统一的命名规则对模型文件进行命名。6.3.6交付成果应包括各专业检查优化调整后的模型。7施工图设计阶段7.1一般规定7.1.1施工图设计阶段应通过施工图
14、图纸及模型表达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结果。7.1.2施工图设计阶段的BIM应用是各专业模型构建并进行优化设计的复杂过程,各专业信息模型应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7.1.3应根据该阶段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三维管线综合和净空优化等基本应用,完成对施工图阶段设计的多次优化。7.2模型构建7.2.1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构建的数据准备应包括前期设计阶段的各模型或者二维设计图以及设计条件、效果图、设计说明等相关文档。7.2.2各专业模型构建应基于模型保持协同作业,确保各专业模型数据协调一致。7.2.3模型数据自上而下分为任务信息模型、专业模型元素、模型基础元素、共性的资源数据四个层次。7
15、.2.4BIM模型应符合GB/T51235-2017附录A中规定的深化设计模型(LOD350)的要求。7.2.5交付成果应包括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7.3模型优化7.3.1应整合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幕墙、装饰、景观等各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模型。7.3.2应基于整合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三维管线综合检查和净空优化。7.3.3碰撞检测应设定基本原则,宜使用BIM三维碰撞检测软件和可视化技术,发现并调整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碰撞检测应包含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测和建筑之间、结构之间的冲突检测,并形成碰撞检测报告。7.3.4碰撞检测报告应包含建筑结构整合模型的三维透视图、轴测图、剖切图等,以及通过
16、模型剖切的平面、立面、剖面等二维图,并对检查修改前后的建筑结构模型作对比说明。7.3.5三维管线综合应设定基本原则,针对管线排布展开检测。7.3.6三维管线综合宜使用BIM三维碰撞检测软件和可视化技术,检查发现整合的BIM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逐一调整模型,确保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并形成三维管线综合报告。4DB4201/T64820217.3.7三维管线综合报告应记录三维管线综合和碰撞检测的原则,调整前各专业模型间的碰撞,对于冲突和碰撞的解决方案,以及优化的结果。7.3.8净空优化应基于三维管线综合和碰撞检测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7.3.9净空优化应使用BIM可视化技术对建筑物最终的设计空间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01_T 648-2021 武汉市民用建筑模型BIM应用标准 648 2021 武汉市 民用建筑 模型 BIM 应用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