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doc
《汽车客运站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客运站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客运站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1项目社会经济基本状况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部。东接元阳县,南连绿春县,西和西南与思茅市墨江县接壤,北和西北与玉溪市元江县毗邻,东北与石屏、建水两县隔红河相望。东西最大横距8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8公里。距省会昆明318公里,距州府蒙自150公里。土地面积20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8%,河谷盆地面积仅占2%,属省内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红河县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2008年,年平均气温19.6,最高气温33.1,最低气温4.1;年降雨量944.9毫米。汛期5月4日至9月29日。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雷击、洪涝灾害等。是云南省第二
2、大侨乡,全县有10016名华人华侨居住在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归侨、侨眷、港澳同胞有9540人1.行政区划2008年,红河县辖迤萨1个镇,甲寅、石头寨、阿扎河、洛恩、乐育、宝华、浪堤、大羊街、车古、架车、垤玛、三村12个乡,3个社区,88个行政村,822个自然村。县城驻地迤萨镇。人口民族2008年末,红河县总人口28.78万人,其中:男性150373人,女性137470人;农业人口271117人,非农业人口16726人。人口出生率15.8,死亡率7.4,自然增长率8.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3人。世居有哈尼、彝、傣、瑶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74599人,占总人口的95.4%,其中:哈
3、尼族223081人,占77.5%,彝族40788人,傣族8465人,瑶族2013人。1.历史悠久红河县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少数民族先民就在境内的土地上生息。唐(南诏)时,有官桂思陀部、铁容部等部落崛起,隶属于南诏通海都督府。宋(大理)时,被列入三十七部蛮,属秀山郡。元代,先后隶属于和尼路和元江路,其间曾设落恐万户、溪处副万户,属南路总管府,推行羁縻政策。明朝洪武年间,正式在境内建立世袭土司制度,分别封设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溪处甸、瓦渣甸和左能甸6个长官司,均属临安府,为云南边疆诸县土司较多的地区之一。从清代直到民国时期,除迤萨、浪堤等地属元江府(州、县)管辖外,其他均为土司区域,先后
4、隶属临安府和建水、石屏州(县)领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51年5月建立县人民政权。从此,各族人民结束被奴役的历史,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7年前,属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1957年后,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00年,全县有13个乡、1个镇、91个村委会、826个自然村。县城迤萨镇,在清朝乾隆以后就逐渐形成集镇,是江内外物资集散地,也是滇南著名的侨乡。县人民政府建立后,县治一直设在这里。3.经济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201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00万元,增长3.0%;
5、第二产业增加值21300万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增加值44200万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45.5%:17.7%:36.8%,非公经济增加值68515万元,占全县GDP的57.0%。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3303元,比上年增加309元,增长10.3%。4.农业2009年,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及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挽回遭受自然灾害损失,促使全县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7626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6.0%,其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
6、41522万元、7082万元、33417万元、41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7.9%、6.8%、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15万元,增长3.0%。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5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2736亩,增长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7464亩,增长1.8%,其中:甘蔗面积62151亩,增长1.4%,木薯面积44199亩,增长3.7%。粮经种植比例为60.8%:29.1%。畜牧业、渔业生产。大牲畜年末存栏数95130头,比上年增加20.6%;肥猪年末出栏数192030头,增长28.02%;肉类产量19461吨,增长29.7%;禽蛋产量608吨,增
7、长14.7%。稻田养鱼77000亩,增长11.4%;水产养殖面积达3830亩,增长1.1%,水产品产量3205吨,增长4.7%。农业生产条件。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总资源数159997人;年末总耕地面积235460亩;有效灌溉面积14090公顷;水库蓄水量7086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14166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3.82万千瓦特,增长13.1%;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5803吨,下降1.1%;农村用电量2004万千瓦时,增长6.7%。乡镇企业。全年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5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7300万元,增长16.8%;上交税金800万元,增长9.6%;从业
8、人员66500人,增长1.8%。5.工业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9367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轻工业23417万元,增长18.6%,重工业5950万元,增长58.8%;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3896万元,增长20.5%;规模以下企业产值15471万元,增长20.5%。规模以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7%,近年来首次超过规上工业企业,说明我县工业发展格局开始朝多元化迈进。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311.7万元,增长14.5%,产销率为103.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833.9万元,增长48%,利润总额649.3万元,增长186.7%;实现工
9、业增加值3955万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6386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51.6%;单位产值能耗0.4596吨标煤/万元,较上年下降56.8%。6.交通畅达 通讯便利2009年末,全县通公路里程1220.3公里,其中:省道99.9公里、县道505.4公里、乡道521.4公里、村道93.6公里。全县拥有客运车102辆,货运车983辆。全年货运量61.16万吨、客运量41.37万人;货运周转量2261.9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971.5万人公里。2009年内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986万元,移动通信业务总量
10、25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1.7%、3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100户,同比减少11.0%;移动用户47100户,同比增长23.0%。因特网用户2600户,同比增长44.4%。7.文化教育加大投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09年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排查D级危房面积101748平方米,年内完成17个单件项目13647平方米建设任务。红河一中运动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园丁小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教育系统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普实“工作通过州级验收。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和”减负提质“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两免一补“和预算内生均公用
11、经费2907.7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全部免除,17311人享受农村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全县小学入学率达99.66%8.资源状况全县土地面积308.5万亩,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物质条件。历史上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且多为阔叶林,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野茶树、大树杜鹃等十余种。红河大翼橙,四季常绿,果实如球,是柑桔起源中心在中国的铁证。但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生产生活活动频繁,森林面积有所减少。全县有大小河流20余条,组成南北两个水网,水资源可观:地下水出水量约4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量为
12、全国平均值的2倍,但开发利用率还相当低。境内矿藏有铜、铁、铅、石棉、石膏、大理石等,以非金属矿为主,尤以石膏为冠。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其中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亦不少。野生药用植物很多,盛产的有杨梅皮、枳实、何首乌等。主要植物有云南松、思茅松、油杉、桅木、桦木等。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铁、钼、沙金,非金属矿有石膏、石棉、大理石、花岗石、水晶石、硅石。县内有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河8条,分属红河水系、李仙江水系和藤条江水系,全年地表水径流量11.66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量4.03亿立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9.78万千瓦,可开发容量8.2万千瓦。9.构建新城老城区无法容纳更多进城居民 地无三尺平,是红河县
13、地貌真实的写照。红河县老县城坐落在一个山梁上,3.1万人都挤在一个山顶。面对日益增加的农村人口进城居住,老县城已经不堪重负。此外,28处不稳定斜坡、7条泥石流、119个滑坡点,受灾面积25平方公里,时刻威胁着1.3万居民的生命安全。 2009年,红河县县城地质环境与灾害综合防治规划通过省级评审,获得3.2亿元的治理资金。虽然现在大部分滑坡点得到治理,但治理之后的老县城无法容纳日益增加的进城居民。 城市必须扩容,在得到相关部委的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批复后,凹腰山片区削峰填谷、避让老城区地质灾害的新城区已开工建设。 新城区面积将比老县城大两倍 2012年6月10日上午10点30分,红河州和红河县的
14、领导,聚集在离红河县7公里开外一个叫做红塘子的空地上。红河县黄德亮县长一挥手,炮竹声响起,挖机在轰鸣中开挖,红河县新城区的建设正式启动。 副县长李玉福站在开工仪式现场,指着对面的老象山说:“不久的将来,这座山将被削平,面前公路旁的沟将被填平。脚下这块叫做红塘子的山包也将被削掉10多米。” 新的城市将被勐甸水库和将来的大黑公电站水库所包围,新城里,现有的芒果树、香蕉等水果地都将保留。未来的新县城就是一座“山水田城。” 这块土地整理完毕,将有2平方公里,加上开发区,总面积达5.6平方公里。该面积比现在的老县城大两倍,而且新城区的绿化面积将达到60%。 削峰填谷加上道路建设总投资3.3亿元,整个削峰
15、填谷将历时1年时间完成。5到10年内,一座美丽的红河新县城就将呈现在世人的眼前。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所在客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使用的红河汽车客运站占地面积小,布局不合理,设施功能不完备,处于道路狭窄和县城商贸活动重要区域,客、货等车辆混杂,导致管理困难,安全隐患突出,已不适应红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制约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老城区的改造提升。为此,根据红河新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新建汽车客运站。建设新汽车客运站,是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红河汽车客运站主要提供与周边区市之间、省际之间的公路客运组织、城市
16、公交及相关服务的客运站场。当前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已上升为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重要基础,同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因此,建设建水汽车客运站是实施云南“桥头堡”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的迫切需要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出台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的财政政策从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等多个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和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力
17、度。红河县作为滇南贫困县,具有在财政、投资、税收、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等方面争取国家和云南省政策、资金、项目支持的有利条件。为建设红河汽车客运站创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是桥头堡建设逐步加力的迫切要求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若干意见,把云南构建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以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云南省配套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战略通道建设、合作平台建设等给予支持。为加快开放发展的条件,桥头堡系列政策对于红河县促进协调发展、加快改造老城建设步伐,加速新县城建设进度,提升扶贫开放质量和水平,推动红河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
18、一定的支撑作用。 是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红河县作为云南省贫困县,将抓住云南省加快经济建设的有利时机,依托地缘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民兴边,并力争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现有客运站场规模普遍偏小、场地设施不足、服务功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公路运输服务能力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新建红河汽车客运站,切实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红河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发展基础。 是顺应运输服务需求变化,打造现代化公路客运服务
19、网络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的购票、乘车条件,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便捷、高效的换乘已成为客运服务的普遍需求,快速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将是红河县公路客运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红河现有客运站场主要集中在老城中心区,难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尤其是新开发区域的旅客出行需求;因此,有必要借助红河县新城建设的有利时机,新建红河汽车客运站,形成便捷、高效、经济、安全的客运站场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旅客出行需求。 是提高公共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20、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红河汽车客运站的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区域发展以及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作为提供公共旅客运输服务的站场系统,是加快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条件和重要环节。规划建设红河汽车客运站,可以有效整合系统资源,与公交枢纽等共同构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对改善红河新县城市环境、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各级政府对新建红河汽车客运站的重视,为新站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红河汽车客运站,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关心。红河州交通运输局、云南红河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领导多次要求从红河县的发展大局、从交通的需要、从人民出行方便、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客运站 项目 需求 分析 建设 规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