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绿色和平-2021.9-48正式版.ppt
《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绿色和平-2021.9-48正式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绿色和平-2021.9-48正式版.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9月中国绿色与包容性复苏观察政策简报#3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 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每日免每日免费获费获取取报告报告1、每日微信群内分享7+最新重磅报告;2、每日分享当日华华尔尔街日街日报报、金融时报;3、每周分享经济经济学人学人4、行研报告均为公开版,权利归原作者所有,起点财经仅分发做内部学习。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公号回复:研究报告加入“起点财经”微信群。研究团队王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宇宁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心然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徐嘉忆 绿色和平 中国绿色与包容性复苏项目负责人致谢我们衷心感谢为本报告付梓做出贡献的专家与同事,尤其是
2、来自绿色和平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的各位专家。没有众多专家的技术指导和不懈努力,本报告将不可能完成。我们对研究过程中来自以下专家的技术指导深表感谢(排名不分先后):王香奕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凯绿色和平项目副总监雍容绿色和平政府及对外事务总监刘君言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叶睿琪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此外,我们对绿色和平传播主任韦毅对本报告的发布和传播,实习生付诗怡、李新玥对于研究工作的协助,以及文字编辑谢亮和设计师张烨对于本报告出版的支持一并表示感谢。著作权及免责声明本报告由绿色和平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共同发布。除标注引用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
3、、数据、照片、图表、商标等,下同)外,本报告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归绿色和平所有。如需引用本报告的内容,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引用的内容均基于我们认可的已公开资料,但我们无法核实这些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绿色和平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不承担任何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引用的公开信息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发布时间:2021年9月版权所有:2020 绿色和平保留所有权利目录目录摘要.1第一章 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新基建.41.1 新形势,新投 资.51.2 如何定义新基建.5第二章 新基建政策与发展进程.92.1 中央层面 多部门协调,政治意愿高.102.2 融合省级发展需求,落实各有偏重.1
4、1第三章 新基建综合效益评估.133.1 新基建的国民经济行业覆盖面与主要评价指标.143.2 新与旧,各项效益各有优势.163.3 七类新基建哪家强?.23第四章 新基建发展的他山之石.284.1 美国:基 建绿色程度形成初步评估标准,以民生福祉为抓手推动气候友好型基础设施建设.294.2 欧盟:欧洲绿色协议为基 建发展奠 定绿色基石,数字化基建领域多重考虑数字化未来与人类发展的关系.304.3 韩国:顶层设计多重政策目标相互交融.31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33参考文献.36附录.37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执行摘要中国正处于从经济复苏过渡至中长期经济转型
5、发展的建投资计划,可以发现未来仍有进一步调整投资重 点、完关键节点,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型基础设施是新时期善标准规范、扩展发展空间的可能,从而为实现经济、环的投资重 点。经济复苏期间,政府治理、企业生产以及个境、就业和社会福利四重 目标之间的平衡奠定基础。人消费均释放了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以5G、特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在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政策框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在政府投资中崭露头角。复苏计划与相架下:关政策对新基建的关注肯定了其在刺激经济复苏以及助力探析新基建内涵与外延,明晰共识与分歧;中长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潜能。从新基建效益的相关评论来看
6、,大多数学者肯定了新基建在经济、就业、社会效益总结并分析现有新基建相关政策与投资计划,总中的潜能,部分环境领域的学者则提出关于新基建能源消结共性与差别;耗大以及“新瓶装旧酒”、内涵边界模糊的担忧。构建综合分析框架,评估新基建在经济、环境、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就业、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的效益,明确其发展潜转换期,投资重 点项目应该更多地侧重 于考虑综合效益,能,识别当前存在的短板;以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9月22日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供完善发展规划的思路;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宣示。根
7、据中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提出中国未来优化新基建投资计划的建议。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新基建作为疫新基建的内核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发展与运用带来的新后经济复苏的重 点,既要发挥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也需业态、新投融资模式和新治理模式。防止碳锁定效应,确保未来发展道路是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复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评估当前新基综合各类分析,新基建涵盖 范围从窄至宽分为三大类:新基建涵盖范围|图s.15G、人工智能、补短板项目智能化改造传统基建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融合性基础设施)
8、:数据中心、城际轨道交通等),如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智慧教育等1摘要从内涵出发,多维度比较新基建、传统基建和绿色统基建减少了7.24%,与2018年中国纺织业的二氧化碳基建可以发现,新基建的内核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发展与排放量相当。体现了一定的绿色低碳效应。但是,在碳达运用带来的新业态、新投融资模式和新治理模式。新基峰、碳中和背景下,新基建有进一步调整优化的空间,进建与传统基建之间也并非对立关系,应该以现实发展需一步提高能效并促进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应用。为了实现要为基础,协同发展。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新基建的投资决策者应重 点关注新基建目标行业供应链上游的能效优化空间。如果片面强调新基
9、建相关政策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完善,但对于新基建投资项目目标行业的节能效益,有可能会低估新基绿色与包容性的考虑较少,发挥新基建在环境效益与社会建在建过程的产业链能耗成本。效益中的作用仍需更多的政策支持。社会福利方面,新基建对行业间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改梳理和总结新基建的相关政策可以发现,国家和省级善并无显著影响。对5G、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基建设施进层面对于新基建的发展均给予较多的政策支持,但是更为行大规模投入使得基尼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其产生的技术细致的发展规范及行业准则仍待起草。具体看来,国家层外溢与学习效应能够减轻信息落差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面新基建相关的政策不断更新完善。中央政府关于新基建但释放
10、该潜质、避免数字鸿沟的困境仍然需要政策支持。的政策越来越强调存量和增量、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发展的统一,以更好地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各省份对于新此外,本研究还对七类新基建做了横向对比,供决基建亦热情高涨,不同区域对于新基建各领域的投资激励策机构安排新基建投资的优先顺序时参考。从兼顾单位投各有侧重。综合来看,国家和省级的新基建投资计划对于资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来看,决策部门可通过降低投资绿色与包容性的考虑仍然有待加强。门槛等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有序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这三类新基建领域;若优先以新基建在经济与就业中的效益初显,促进环境、可持单位投资的新增就业人数或新增平均收
11、入水平作为决策依续性以及提升社会福利的潜质仍待进一步发挥。据,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铁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可以委以重任。对新基建期待与担忧并存的背景下,本研究第三部分通过构建综合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综合评估2020年新基在综合效益评估的基础上,本研究从顶层设计、绿色建投资计划在经济、就业、环境以及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的低碳和社会福利三个维度,寻找“他山之石“,以攻中国效益。经过测算发现,新基建的综合效益初显,但仍有进新基建发展之”玉“。韩国新政的顶层设计目标明确且相一步提升的空间:互促进,对于中国新基建制 定规范性政策文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欧盟以欧洲绿色新政为基础,绿色成为基建经济效
12、益方面,新基建投资乘数达到1.17,较大的发展的根本,同时在技术相关的道德伦理中有更细致的人产值刺激能力对稳固经济内循环有积极作用,同时,扩本底色。美国的基建计划立足于本国民生福祉需求,以民大的进口需求也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生福祉为切入点发展气候友好型基建设施,是实现基建绿进的良性发展格局。但是,以通信电子行业为例,较大色与民生福祉并举的发展借鉴。的进口数值既体现了特定产业的生产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该行业进口依存度较高,面临“卡脖子”技最后,综合对新基建内涵和外延的探析,以及对于政术困境的现状。策、综合效益评估和国际经验的分析,绿色和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各级发展和改革部门
13、、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生就业效益方面,新基建作为重要抓手,对我国制造业态环境部门,以及规划与研究单位参考:转型升级与劳动力技能优化有积极作用。一方面,虽然新基建带动的就业人数略少于传统基建,但其单位就业人数进一步完善新基建发展顶层设计,明确新基建在创造的产值更高;另一方面,新基建对电气制 造业、通信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制定新基建一揽子发电子业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产出增加有促进作用。由此,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理念与重 点。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更为广阔 的就业空间,新基建作为短期经济复苏与中长期转型发展阶段起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承转合的关键点,是“十四五“时期
14、的重要发展方向。新环境效益方面,新基建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传基建一揽子发展计划需要更为有序地从创新研发、人力资2021年9月2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源、资金、安全隐私、激励保障等方面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尼系数相对更小,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潜质。最大化地发制,保持新基建发展的延续性,夯实数字经济的基础。同挥这一潜质,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还需要新基建相关时,电气制 造业、通信电子业等新基建核心行业对外依存政策中对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民生基础设施予以更多的度较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新基建的发关注。此外,新基建中新技术的作用显著,超前布局与研展规划应
15、该重 点关注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储备,提升自身竞究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人与科技之争力。间的道德伦理问题。新基建相关的发展政策对此也应有所着墨。明晰新基建边界,加快制定出台新基建产业名录在新基建领域完善并推行PPP模式,发挥市场主与项目类型。体力量,拓宽融资渠道。新基建内涵逐步清晰,制 定出台具体产业名录对于新一方面,应该完善市场环境,加快制 定民营企业参与的项目审批与投资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一方面,新基新基建分行业、分领域市场准入的具体路径和办法;另一建产业名录能够有效地防止“新瓶装旧酒”的困境;另一方面,应建立良好的政企诚信机制。新基建PPP项目周期方面,划分具体的新基建项目
16、类型能够根据新基建营收情长,时间可能跨多届政府,因此要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况及政策扶持需求,明确企业与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提升管理效能,防止政策变更引起的政府财政风险。完善协调机制,注重 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融合发展。合理把握建设力度和节奏,供需匹配,避免过度建设、重 复建设。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应是补短板与存量升级、增量创新的关系。我国基建的缺口仍然需要传统基建进一步发展予以补齐。一方面,新基建能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另一方面,新基建建设仍然应该以实际需求为主,合理布局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规模,推动二者良性互补,不宜浪费过多的资
17、金在与需求错配的领域。制定新基建绿色标准,完善绿色金融等投资途径,推动新基建绿色发展。对新基建产业名录中的项目设置绿色标准,可以提高新基建的绿色化水平。例如,对新基建上下游行业的节能减排效率予以关注,尤其应重 视产业关联度较强的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低碳技术储备与发展。制 定具体的绿色标准时,一方面要与国际标准接轨,保障跨境绿色资本融通的顺畅,另一方面应该与我国最新版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保持统一,强化政策协同。拓宽新基建政策中社会包容性的内涵,发挥新基建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潜质,寻找人的能动性与新技术之间的平衡。新基建在社会包容层面的内涵不仅包括“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建设布局”,还包括在建设过程中如何防止
18、或减小数字鸿沟。根据前文测算,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基3第一章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新基建新基建投资的真实影响基于绿色与包容性复苏框架的综合效益评估分析疫情激发了新的数字化服务需求,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划的平衡,以及在全生命周 期中对气候目标的贡献。首先,建设成为基础保障。同时,稳步推进的经济复苏进程中,目前尚未出台新基建投资与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在新基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经济复苏进程提出了更高的低投资热潮中,项目审批过程仍有鱼龙混杂的现象。部分高污碳环保要求。在此前提下,既能满足当下经济刺激需求,染、高排放的传统基建项目包装成新基建项目而得以快速又能衔接长远发展布局的“两新一重”项目成为投资与
19、规推进,挤占新基建项目的发展空间。其次,基建具有新老交划的热点。新基建包含哪些领域、与传统基建相比差异何替、新老协作的互动关系,新基建的各个重 点领域并不适用在、需要应对哪些挑战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的答于所有地区,如果出现低水平重 复建设,新基建使用价值将案将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复苏,发挥新基建效能的关键。大打折扣。再者,投资热情高涨情形下与需求错配的新基建项目在投资热潮退去后,还将面临退化为烂尾工程,进而产生或加剧债务风险的挑战。最后,现有的新基建投资计划中1.1 新形势,新投资更多地强调经济刺激作用,对于其在社会福利以及环境效益层面作用的考虑有所欠缺。若新基建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对新冠肺炎疫
20、情倒逼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进程,新型基绿色低碳标准的考虑,新技术、新需求也将会演变成另一种础设施成为基础保障。疫后复苏期间,政府治理、企业生形式的高能耗、高排放,以新基建之名带来新的高碳锁定。产以及个人消费均释放了巨大的数字化升级需求,相关基础设施是实现转型的基础保障。面对疫情之下的数字化变从2020年的经济刺激方案来看,“两新一重”的政策组革机遇,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顺势而为,经济复苏合成为政策与投资热点,新基建迎来建设热潮,在“3060”计划频频提及“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学界与智库气候目标的约束下,新基建未来的建设模式需要更多地重视也对新基建的内涵进行更为多元化的思考。相关讨论中,绿
21、色与创新的贡献。但在此建设热潮背后,新基建的内涵、新基建的经济、就业、社会效益得到较高的肯定,但也不外延及其真实效益如何尚未有明确定论,如何聚焦现实发展乏关于新基建能源消耗大的环境忧虑,以及新基建“新瓶需求,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建设亦亟待讨论。装旧酒”的发展担忧。一方面,学界以及产业界学者认为新基建是促进消费型、科技增长型、人才培育型,既能够1.2 如何定义新基建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也具备助力经济转型的潜质。因此,新基建的发展不仅能够发力于短期的经济复苏,还关狭义的传统基建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通信、水利乎长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环境领域学者指出,数据中四类,广义的传统基建还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即
22、教育、心、5G、特高压等新型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需要大量的能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设施。新型基础设施自源支持,从而急速推高能源需求与消耗。2018年被首次提出以后,其内涵与特征不断明晰,各界对经济复苏与我国多个重要战略节点(如“十四五”开于新基建的认识亦不尽相同。综合来看,新基建涵盖 范围局之年、“3060”气候目标)重合,由此,新基建既需要满从窄至宽可分为三大类(图1.1),核心圈层为最具认可足当下经济刺激需求,还应注重绿色低碳发展要求。2020度的五大领域,即5G、新能源配套措施(新能源汽车充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23、城际高速铁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路、轨道交通与特高压虽然位列央视提出的七大新基建领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域中,但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该类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时日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3060”气候目标已久,并不符合“新”的特质,本研究中将其列为第二层的约束下,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布局需要更多地考虑绿色低的核心扩展圈。最外围的扩展圈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强调新碳元素。在中国各省份陆续公布的2020年省级重 点项目清单技术对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其内中,绿色项目占全部投资的比重 与五年和十年之前相比并没涵范围
24、广,包括智慧交通(公路、铁路、机场等)、智慧有提高,依然是10%,“绿色发展”理念仍未真正落到实处。教育等领域。新基建尚且处在发展初期,相关的政策规范(如“绿色新基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同为基础设施的一类,均有基础建产业名录”、“新基建环境气候影响评估机制”等)则更为性、公共性的特征,也有许多差异。表1.1对传统基建和新缺乏。基建的定义、服务对象、主要应用场景、投资主体、投融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在投资热情高涨的背景下仍需冷资模式、投资规模、发展现状、发展特征等进行了总结,静思考,谨防“新瓶装旧酒”,准确把握短期需求与长期规旨在辨析与归纳新基建中“新”的内涵。5第一章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新基建新基建涵盖范围
25、|图1.15G、人工智能、补短板项目智能化改造传统基建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融合性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城际轨道交通等),如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智慧教育等传统基建、新基建、绿色新基建内涵辨析|表1.1传统基建新基建绿色新基建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 基础建设类项目及其上下游产业中务的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 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 能够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 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 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活动,即与定义服务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 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建 投资 真实 影响 基于 绿色 包容性 复苏 框架 综合 效益 评估 分析 和平 2021.9 48 正式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47933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