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浙教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浙教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浙教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章 第 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学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3、了解及其他常见的溶剂。重点难点分析: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2.准确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3.运用溶液性质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1.多媒体 PPT 2药品:高锰酸钾 水 碘 酒精 食盐 粉笔灰 色拉油 汽油 3仪器:试管 4 只,小烧杯 4 个,大烧杯 1 个,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引入】溶液 1、讲述发明干洗的故事 19 世纪初,在法国巴黎的一间染织厂,有一天,厂里有一位工人不慎推翻了桌上的一盏油灯,灯油把桌上的台布弄湿了,当
2、台布干后,人们惊讶的发现,曾被灯油弄湿过的地方反而比其它地方干净,这是为什么呢?2、生活中,将蔗糖放入水中,发现蔗糖 消失了,水变成了 甜甜的糖水 ,说明,蔗糖在 水 中 被溶解 了。通过实验还会发现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它物质中。【实验】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入水中,先不搅拌,观察现象?现象可以看到沉在杯底部的高锰酸钾晶体周围出现一圈紫红色液体,紫红色慢慢扩大,隔了一段时间,杯中的液体变为均一透明的紫红色。如何加快溶解?2、将固体碘(黑紫色)加入酒精中,又有什么现象?现象可以看到加入的碘很快溶解,液体变成橙色(或棕色)。【结论】: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在水中,碘能溶解在酒精中。溶质、溶剂和溶液。(
3、1)被溶解 的物质称为溶质;(2)能溶解其他物质 的物质称为溶剂;(3)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溶液 =溶质 +溶剂 练习:5 克食盐加入到 10 克水中,搅拌后,有 2 克食盐没有溶解,那么最终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又是多少?【思考】以上溶质是固体,那么溶质可否是液体或气体呢?可以。举例:医用酒精中的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溶剂是水;泉水中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溶液中溶质可以多种,但是溶剂只能是一种。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1)固体、
4、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 固体、气体 ,溶剂是 液体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 溶质 ;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 溶剂 。例如:95%的酒精中 5%的水是溶剂 水是最常见的、也是较好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丙酮等。实例:碘酒溶液中酒精是溶剂。【思考】:1、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不是,果汁中已经溶有许多物质。2、河水能用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质?河水中溶有矿物质,还溶有氧气等。3.溶液的特征。溶液是一种 均一 、稳定 的 混合物 。(1)均一是指溶液内部各处性质 相同 ;举例:糖水甜度,盐水密度 (2)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
5、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举例:静置不分层 (3)溶液由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故是混合物 。均一稳定的液体?矿泉水、纯净水对比 4.溶液的作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溶液:把两种能够起反应的固体物质混合在一起,反应进行得很慢,但如果把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反应进行得快。人和动物、植物摄取养料,必须溶液才能吸收。生活中的酒、醋以及众多的饮料都是溶液。二、悬浊液和乳浊液【实验】准备一杯粉笔灰和水的混合物,一杯色拉油和水的混合物,观察,让学生描述现象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 悬浮液 。如:泥水 就是悬浊液。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上册 物质 水中 分散 教案 浙教版 小学教育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