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学单元习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选择 1.狭义的教育是指(B)A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2.广义的教育是指(A)A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3.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是(C)A知识教育 B 技能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生活教育 4.下面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范”效应的是(C)A“天明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B“以善先人者谓之教”C“教也,上所施,下所效也”D“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5.从学校教育制
2、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A)A 政教合一 B因材施教 C阶级性 D六艺教育 6.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B)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7.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A)A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 B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 C国际性、功利性、应用性 D 终身性、公平性、人文性 8.文艺复兴以后教育的主要思潮是(C)A 工具主义教育 B 宗教教育 C人文主义教育 D科学主义教育 9.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A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10.中国最早系统
3、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C)A论语 B 道德经 C 礼记学记 D 孟子 11.被称为规范(科学)教育学建立的标志的著作是(B)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狭义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人无及其著作 中国:孔子论语 战国末.乐正克学记 唐.韩愈师说 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亚
4、里士多德政治学 3、教育学形成期的代表人物及论著 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英 洛克教育漫话 法 卢梭爱弥尔 瑞土林哈德和葛笃德 德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4、教育多元化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美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教学。中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编写的教育著作。前苏 凯洛夫 教育学 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的构成 一、选择 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
5、为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下面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因材施教阶级性六艺教育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民主性等性育科学主义教育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语道德经礼记学记孟子1.从社会义务的角度理解,教师的主要职业角色是(B)A管理者 B文化传承者和人力资源开发者 C保姆 D心理咨询者 2.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教师的(C )上。A
6、组织能力 B自我控制能力 C 应变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B)。A传递知识 B教书育人 C思想教育 D培养学生能力 4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先要(C)。A高尚的道德品质 B好的口才 C热爱学生 D具备教师业务素养 5.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教师专业地位的是(B )A 1966 年联合国颁布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 C 1995 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D 2000年实施办法 6.教师权威意识淡化,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作用的师生关系类型是(B )A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 B 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 C 民主开放型师生关系 D 其他 7.教师与
7、学生相互平等、相互合作与信任,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师生关系类型是(C)A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 B 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 C 民主开放型师生关系 D 其他 8.礼记学记中记载“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心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是强调教师应遵循(B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诱导 D联系实际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B)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技
8、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下面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因材施教阶级性六艺教育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民主性等性育科学主义教育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语道德经礼记学记孟子A创造性 B示范性 C公共性 D模糊性 10.影响教师成长的根本因素是(D )A社会环境 B学校文化 C个人经历 D专业自主性 11.新任教师一般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C
9、)阶段 A“非关注”B“虚拟关注”C“生存关注”D“自我更新关注”12.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性动力因素是(D)A专业学习 B专家引领 C同伴互助 D个人反思 1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A)A学习 B兼职挣钱 C 谈恋爱 D搞人际关系 14.学生的发展主要是指(D )A身体发展 B社会关系发展 C认知发展 D身体与心理和谐发展 15.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A社会环境 B学校教育 C家庭生活 D个体自觉实践 16.教育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技术 D教育情境 17.强调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师生关系观点是(D)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主导
10、主体”说 D“主体间性”说 18.在教育实践中,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B)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家长 19.在教学活中其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 )A教师 B学生 C知识 D环境 20.狭义的教学情境是指(A)A具有文化属性的特定教学环境 B学校文化环境 C社区文化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二、简答 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途径有哪些?(理解)1“非关注”阶段。该阶段时限是在正式教师教育之前,可从一个人进入接受正式教师教育一直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2“虚拟关注”阶段。该阶段时限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
11、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下面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因材施教阶级性六艺教育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民主性等性育科学主义教育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语道德经礼记学记孟子3“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
12、。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入“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教师成长的途径:1专业学习 2专家引领 3同伴互助 4个人反思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指教师比较完善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2专业能力的发展:1.设计教学的能力 2.表达能力 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5
13、.教育教学机智 6.反思评价的能力 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8.创新能力 3专业情意的发展:1、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向往和追求。2、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3、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4、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1社会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人经历 3.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哪些,你比较认同哪一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角色是谁?(理解)1“教师中心说”(外在论、外塑论):教师在教学中起权威作用,否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2
14、“学生中心说”(内在论、内生论):教学中占中 心地位的是学生,一概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3 “主导主体”说: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表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而非压制,二者应很好地结合起来。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下面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因材施教阶级性六艺教育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5、是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民主性等性育科学主义教育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语道德经礼记学记孟子4“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4、教师成长的含义:教师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人的教师”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材料分析“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
16、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 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 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 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1)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而且是双方心灵窗户的“敞开”和情感的“接纳”,
17、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要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2)互相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当前,师生之间的尊重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二是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是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3)彼此评判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交而不往”,究其原因大概是交往主体之间缺乏评判。师生交往缺少学生对教师的评判;生生交往中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听”,而无彼此的分析、讨论。(4)共享智识师生是课堂教
18、学生活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效实际上是师生共享智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之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下面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因材施教阶级性六艺教育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民主性等性育科学主义教育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
19、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语道德经礼记学记孟子(5)讲究实效一是要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二是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来思考问题,使交往围绕实际内容展开,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三章 教育功能 一、选择 1.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A )A影响人的发展 B影响社会的发展 C 构建社会和谐 D 促进经济发展 2.现代教育的扩展功能是(B)A影响人的发展 B影响社会的发展 C 构建社会和谐 D 促进经济发展 3.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D )A
20、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实践 4.在通常情况下,对人的发展影响甚微的因素是(A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实践 5.古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A)A政治伦理功能 B发展个体功能 C改造社会功能 D筛选人才功能 6.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C)A政治伦理功能 B发展个体功能 C改造社会功能 D筛选人才功能 7.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实践 8.提出教育就是为个体的”完满生活”做准备的人物是(D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斯宾塞 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
21、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下面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角度考虑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因材施教阶级性六艺教育中国古代最先倡导因材施教的人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工具性专制性非功利性民主性等性育科学主义教育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中国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语道德经礼记学记孟子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会打洞”以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卖葱,儿卖蒜”的说法认为个体发展的决
22、定因素是(C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个体实践 10.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说明(A )对个体发展有影响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个体实践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2.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3、教育功能的分类(理解)1 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进行分析的 2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的。3 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层次上进行分类的。4 正功能与负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的。4、教育促
23、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体现 1、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3、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5、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的体现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2、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一、选择 1.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是(C )A 1952 年颁布的 B 1985年颁布的 C 1995年颁布的 D 2001年颁布的 2.“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说明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 )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记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练习题 答案 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 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