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教案中学教育中考2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教案中学教育中考2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教案中学教育中考2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第 册第 章(节、课)第 课时教案 总第 课时 课型 备课时间 11 年 9 月 15 日 课题 第一节 认识运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了解物质世界常见机械运动方式。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 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 “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教学难点:
2、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宏观物体的运动 1.情景创设 利用教材的彩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认识宏观物体的运动。2归纳: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车、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 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彩图讲解:通过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史实可知:(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一由分子
3、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2)分子不是静止的,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的现象叫扩散。扩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4)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多原子组成(5)原子也具有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着。(6)原子核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内部存在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7)这些运动与光现象、电磁现象、核反应等有着紧密联系。课堂小结:作业批改
4、记录和教学后记:作业布置:板 书 设 计 要 点(一)、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车、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的现象叫扩散。扩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4)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5)原子也具有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
5、子核不停地运动着。(6)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科第 册第 章(节、课)第 课时教案 总第 课时 课型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二、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参照物(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画家
6、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万马奔腾图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例(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2)月亮升起来了。(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汽车 公路上的树 飞快的行使 月亮 地球 升起来了 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了解物质世界常见机械运动方式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的道理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
7、会功能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宏观物体的运动情景创设利用教材的彩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结合学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车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二微观世界的运动利用教月亮 云层 在穿行(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1)选择参照物(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3)判 断 被 研 究 的 物 体 相
8、 对 于 参 照 物 位 置 是 否 改 变。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禁止的?研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改变 动或静 乘客 地面、树 改变 动 乘客 司机、汽车 没改变 静 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叫参照物。三、机械运动分类 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按照经过的路径可以分成哪几类?教师概括总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课堂小结:
9、作业批改记录和教学后记:作业布置:板 书 设 计 要 点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3、参照物:实现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科第 册第 章(节、课)第 课时教案 总第 课时 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了解物质世界常见机械运动方式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望初步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教科版 第二 运动 能量 教案 中学 教育 中考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