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教育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教育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教育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1/14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2、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正确求比值。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方法。教学准备 导学案 课件 课时分配
2、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2/14 目标导学 某车间有男工人 21 人,女工人 7 人,男工人的人数是女工人人数的几倍?女工人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自主探究 自学教材第48-49 页内容 1、你知道了那些比的知识?(1)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由()、()和()组成;(2)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除法 被除数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比 前项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2、自我检测(1)AB中,A是比的(),B是比的()。(2)甲是乙的 6
3、倍,甲和乙的比是(),乙和甲的比是()。(3)求比值 0.81.6 90.5 60:70 0.5:251 61:81 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目标能正确求比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教学难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导学案课件课时教学准备课时分配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学自主探究某车间有男工人比的知识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由和组成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比与
4、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比前项分母分数值一种数后项比值一种关系自我检测中是比的是比的甲是乙的倍甲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3/14 展示提升 1、鸡有 80 只,鸭有 100 只,鸡和鸭只数的比是()。2、长方形的长3 分,米宽 12 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一本书读了 55 页,还有 45 页没有读,已读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4、求比值 0.255 840140 8725 0.720.9 10 0.2 7.415 8m10dm 322 整体收获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比:拓展运用 小强的身高是 1 米,爸爸的身高是 173 厘米。小强说他和爸爸的身高比
5、是 1173,小强说的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板书设计 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目标能正确求比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教学难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导学案课件课时教学准备课时分配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学自主探究某车间有男工人比的知识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由和组成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比前
6、项分母分数值一种数后项比值一种关系自我检测中是比的是比的甲是乙的倍甲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4/14 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2、使学生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体验“猜想验证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学准备 导学案 课件 课时分配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目标能正确
7、求比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教学难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导学案课件课时教学准备课时分配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学自主探究某车间有男工人比的知识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由和组成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比前项分母分数值一种数后项比值一种关系自我检测中是比的是比的甲是乙的倍甲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5/14 目标导学 1、300400(300
8、)(400100)43 2、9696 32 3、52154(5215)(154 )641.5 自主探究 自学教材 50-51 页 1、比的基本性质:();2、化简比的方法是:();3、自我检测 (1)360210(360 )(210 )()()(2)0.75 3(.075 100)(3 )75()()()(3)0.375()()()()()()(4)83413()()(填小数)(5)判断。A、24:6 化简比是 4.()B、比值等于 0.75 的比只有 3:4.()C、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扩大 3 倍,比值也扩大3 倍.()D、5:4=(2.5 2):(42).()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
9、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目标能正确求比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教学难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导学案课件课时教学准备课时分配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学自主探究某车间有男工人比的知识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由和组成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比前项分母分数值一种数后项比值一种关系自我检测中是比的是比的甲是乙的倍甲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6
10、/14 展示提升 1、把 4:5 的前项乘 3,后项也应();前项除以 2,后项也应();前项加上 12,后项应()。2、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52,如果乙数除以 3,要使比值不变,甲数应()。3、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 0.75,如果两个数都乘以 66,那么比值是()。4、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5、从 A地到 B地,客车需要 6 小时,货车需要 8 小时,客车与货车所用时间比是多少?6、化简比 18 26 536 21 73 4 0.2 36721 161171 整体收获 这节课与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方法是:拓展运用 甲、乙、丙 3 辆汽车
11、从 A地开往 B地,甲用 12 小时,乙用了 9 小时,丙用了 6 小时。写出甲乙丙 3 辆汽车的速度比,并化简比。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方法是: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目标能正确求比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教学难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导学案课件课时教学准备课时分配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学自主探究某车间有男工人比的知识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
12、由和组成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比前项分母分数值一种数后项比值一种关系自我检测中是比的是比的甲是乙的倍甲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7/14 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并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与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品味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热爱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
13、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将应用题中的比转化为分数。教学准备 导学案 课件 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目标能正确求比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教学难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与求比值的点方法导学案课件课时教学准备课时分配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修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学自主探究某车间有男工人比的知识比就是两个数的关系由和组成比值就是除以所得的常用表示也可以用或表示比与除法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意义 教学 设计 小学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