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机械制造机械_机械制造-机械、仪表工业.pdf
《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机械制造机械_机械制造-机械、仪表工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机械制造机械_机械制造-机械、仪表工业.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1/20 安徽农业大学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摘要 减速带作为一种强化型的道路安全交通设施,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员自觉、主动地降低车速,但不合理的设置,则会使其成为路障,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对于问题一,模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
2、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1()evg rR。对于问题二,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应在视野的盲区与学生出入比较多的地方设立减速带,因此路口前减速带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欣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距离之差,再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之商。相应的距离通过相关的动力学分析和计算便可得到。对于问题三,定义减速效果最优为在不超过限制速度的前提下,人体的舒适度最大,并且保证不堵车的情况下的通过减速带的时间
3、最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2/20 短。模型一对能达到最优减速效果的车辆速度每隔 10km/h 设定了限速区间,在不同的限速区间内减速带的最优设置不同,对0 60/km h范围内的速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每一个限速区间所对应的减速带的最优设置尺寸和通过相应减速带的最短时间。关键词:减速带 圆弧形 动力学分析 临界速度 一、问题重述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减速带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汽车在行驶中既安全又起到缓冲减速目的,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请为学校从勤学楼西出口至博学楼这段下坡路设计减速带安装方案,用以确保学生的安全。有实际情况提
4、出相应的几个问题:问题一:建立道路减速带减速的数学模型;问题二:以确保学生的安全为主要目的,在这段路上需要几条减速带。问题三:利用所建的数学模型分析在等距连续设置减速带的减速效果;问题四:利用所建的数学模型给出减速效果最优的减速带的设置方案;二、问题分析 减速带作为一种特殊的道路安全设施,对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驾驶人速度选择来说,车辆的行驶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
5、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3/20 于驾驶人的期望车速而驾驶人的期望速度又是根据其行驶安全感和乘坐舒适性决定的。如果驾驶人的安全感高、乘坐舒适性好,则他期望车速比较高;反之,驾驶人的期望车速就比较低。道路减速带的控制车速
6、原理是通过影响驾驶人的驾驶心理实现的。目前常用的减速带主要有道钉减速带、驼峰式减速带、水泥台减速带、热塑振动减速带等。我国城市道路上最常见的是条状的橡胶减速带,因此本文主要对橡胶减速带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问题一分析,减速带的截面形状近似看成是圆弧形,忽略车轮的弹性,对车轮与减速带碰撞时进行几何分析,可以得到轮轴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当司机行驶到距离减速带 30 米时,开始减速,将其近似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减速带时看成匀速通过减速带,考虑到速度过大时车辆通过振动过大易飞出去,因此,对于问题一只要求出通过减速带时的临界速度即可。对于问题二的分析,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司机的反应时间与通过减速带的
7、临界速度得出安全距离。对问题三分析,在问题一的基础上,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同过减速区域的距离之差再除以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根据问题一求出的临界速度可以计算在相邻两减速带之间车辆经过减速和加速的时间,最后可以算得通过的距离,得到等间距设置的减速带的减速效果。对问题三分析,定义减速效果最优为在不超过限制速度的前提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
8、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4/20 下,人体的舒适度最大,并且保证不堵车的情况下的通过减速带的最大速度。为使减速效果最优,则应在车辆加速时未达到初始速度就到达距离减速带为 30 米开始减速,若车辆在达到初始速度
9、后有一段匀速期,则三条减速带的效果就和一条减速带的效果一样,这样设置三条减速带就失去了其减速作用的意义,故在刚达到或还未达到初始速度时就开始减速。为达到效果最优,设定限制条件,由此并可求得三条减速带两两之间的距离以与最优宽度和高度。三、模型假设 1.由于碰撞情况较复杂,为简化模型,忽略轮胎的弹性,将其视为刚体;2.由于车轮经过减速带的距离很短,将汽车在通过减速带的这一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近似看做是不变的;3.假设车辆在看到减速带区域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4.车辆载荷、车辆型号相同;5.司机看到减速带后,先以匀速运动,再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6.司机看到减速带到减速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因为司
10、机的可视距离有限);7.车辆到达减速带前和越过减速带后的速度变化忽略,即减速带本身对车速的影响忽略不计,把车辆在减速带的位置看作为一质点。8.不考虑车轮与减速带之间的摩擦。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
11、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5/20 9.假设可视度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四、模型建立 符号说明 符号 描述 1r 减速带圆弧半径(mm)R 汽车轮胎半径(mm)v 汽车通过减速带时的速度(km/h)b 圆弧减速带圆心的纵坐标 D 汽车轮胎半径(mm)0v 司机在看到减速带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km/h)ev 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轮胎不脱离时的最大临界速度(km/h)1t 车辆在未到达第一条减速带前开始减速的时刻(s)2t
12、 车辆到达减速带的时刻(s)3t 车辆后轮刚离开减速带的时刻(s)4t 车辆在通过第三条减速带时的时刻(s)5t 车辆通过第三条减速带后加速到初始速度的时刻(s)LS 在15tt时间段内车辆已初始速度匀速行驶的距离(m)aeS 设置了减速带后,在15tt时间段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
13、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6/20(m)maxS 保证车辆限速的两条减速带之间的最大距离(m)minS 不造成堵车等问题的两条减速带之间的最小距离(m)S 两条减速带之间的距离(m)S 车辆匀减速时驶过的距离(m)S 车辆匀加速时驶过的距离(m)iS 相邻两条减速带之间的距离(m),其中1,2i da 车辆在匀减速阶段
14、的加速度(2/m s)ua 车辆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2/m s)减速效果(%)模型一:建立道路减速带减速的数学模型 汽车轮胎外径 D为:BdD2,式中 d 轮毂直径;B轮胎宽度;轮胎偏平率。由于轮胎型号较多,各轮胎直径不尽相同,本研究在计算时取 D=640mm2,则轮胎半径320Rmm。目前普遍使用的驼峰型道路减速带宽度一般为 300500mm,高度一般为 3060mm。通过查找文献3 发现选用 D型道路减速带即可取得良好的控制车速效果。表 1.1 不同道路减速带尺寸参数 减速带类型 高度 h/mm 宽度 L/mm 半径r1/mm 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
15、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7/20 设减速带横截面曲线为
16、一段圆弧,当汽车轮胎与减速带刚接触时,以圆弧减速带弦长的中点为坐标原点,以地面水平线为x轴,过圆弧减速带圆心并垂直于地面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2.1所示:由图 5.1 可知,当轮胎从圆弧上面滚过时,轮轴的运动轨迹为以圆弧圆心为圆心、以1rR为半径的圆弧,轨迹方程为 2221()()xybrR A 30 580 1416.67 B 30 500 1056.67 C 40 500 801.25 D 50 370 367.25 E 60 340 270.83 F 40 300 301.25 O R xyb图 2.1 轮胎与圆弧形减速带的碰撞模型 1r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7、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8/20
18、(3.1)参数方程为 112211()cos2()cos,0()()cosxrRvtrRtvyrRrRvtb (3.2)式中,1arcsinRbrR,将参数方程对t求导可得轮轴速度:112221112()cos,0()cos()()cos xyvvrRtvvv rRvtrRrRvt (3.3)将其对t求导可得轮轴的加速度:13222222222111110()()cos()cos()()cos xyaavrRrRvtvrRvtrRrRvt (3.4)为保证车辆经过减速带时的安全,在通过圆弧减速带最高点时应有yag,此时0yv,21yvarR,则21vgrR,得到1()vg rR,车辆通过减速带
19、时轮胎不脱离的最大临界速度 1()evg rR(3.5)将不同的减速带尺寸参数带入到方程(3.5)中,得到不同尺寸的减速带的临界速度ev如下表: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
20、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9/20 表 1.2 不同道路减速带尺寸参数所对应的临界速度ev 减速带类型 高度h/mm 宽度L/mm 半径 r1/mm 临界速度/m s/km h A 30 580 1416.67 4.1673 15.0024 B 30 500 1056.67 3.7104 13.3573 C 40 500 801.25 3.3485 12.0546 D 50 370 367.25 2.6215 9.4376 E 60 340 270
21、.83 2.4307 8.7505 F 40 300 301.25 2.4925 8.9730 模型二:以确保学生的安全为主要目的,在这段路上需要几条减速带 通过查阅地图得知从中兴路与北槐路交叉口中兴路与官亭路交叉口全长为 470 米,如图 2.2 所示 在这段路中通过查阅地图可知欣苑前面的坡道全长约 200 米,如图2.3 所示,坡度设为 10 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行车道上设置的某种突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时会产生激烈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从轮胎输入经由车身与座椅传递给汽车驾驶员使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提示并促使车辆驾驶型一得出汽车轮轴在经过减速带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时
22、间求一阶数和二阶数得到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考虑到车辆通过减速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用物理知识对汽车通过减速带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临界速度对于问题二为了确苑前面的下坡地势较陡且此处学生来往较多前应多加设立减速带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问题三模型定义减速效果为在车辆通过减速区域的时间内车辆以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减速区域的道路减速带减速模型分析 10/20 余下的路近似的看为平路。通过资料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表格表 1.3 有表格可知司机的反应时间 ssvxt9.06.3401011(3.6)因此本模型以 0.9S 为司机遇到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在平面上的加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减速 模型 分析 机械制造 机械 仪表 工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