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试卷 期末测试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试题.pdf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试卷 期末测试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试卷 期末测试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试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物理期末复习练习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静止 D、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2.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B.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C.在时间 t 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2、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C、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就一定会慢慢地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4.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外力的方向,它们的关系是()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加速度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速度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三者可能都不相同 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
3、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不为零,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仍为零 6.一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下抛出、竖直向上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上抛球最大;下抛球最大;平抛球最大;三球一样大。7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B弹性势能属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独有 C弹性势能属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8.一物体在竖直弹簧的上方米处下落,然后又被弹簧弹回,如图所示,则物体动能最大时是:()物体刚接触弹簧时;物体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
4、;C物体重力与弹力相等时;弹簧等于原长时。9.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 a 点上滑,最远可达 b 点.c 为 ab 的中点,已知物体由 a 到 c 用的时间为 t0,则它从 c 经 b 再返回 c 所需的时间为:()A.t0 B.0)12(t C.0)122(t D.0)12(2t 10.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 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二、填空题
5、(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 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 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 1.00kg。实验 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 O,另选连续的 4 个点 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 A、B、C、D各点到 O点的距离分别为 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 O点运动到 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J(取 3 位有效数字)。1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
6、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来,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1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a=_。图(1)(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 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 f=_。图(2)F题图10的运动其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静止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零时速度一定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试卷 期末测试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试题 物理 期末 复习 试卷 测试 中学 教育 中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