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的变化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B.对干冷玻璃片吹气C.蜡烛燃烧D.湿衣晾干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很多物质燃烧,具有可燃性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看到白色小颗粒分子体积很B将黄豆和芝麻分别倒入量筒并反复摇晃总体积小于黄豆与芝麻的体积之和小分子间有间隙C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凡是发光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
2、火焰上烧杯内璧出现小水珠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AB.BC.CD.D4.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1234A物理性质物理变化汽化沸腾B纲门目种C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D地球地幔地核地壳A.AB.BC.CD.D5.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化学性质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6.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 A.S8、S6、S4互为同位素B.S8转化为S6、S4属于物理变化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是原子构成的D.不论是S8还是S6或S4 , 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7.石墨烯之父海姆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氧化石墨烯薄膜制成“筛子”,能够很好地筛掉海水中的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下图)。下列关于氧化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蒸馏C.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右侧海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小乐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
4、是( ) A.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此过程只有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质量D.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9.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在这个转化中参与了化学反应10.已
5、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铁有-Fe、-Fe、a-Fe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以下转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Fe1394CFe912CFe A.-Fe、-Fe、a-Fe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B.-Fe、-Fe、a-Fe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C.-Fe、-Fe、a-Fe属于同种物质,因为它们都是由铁元素组成的D.-Fe、-Fe、a-Fe三种铁单质的性质都相同,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相同11.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构成氯化钠的微粒会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而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
6、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1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有10含1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浑浊了B.溶液中溶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溶液仍饱和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二、填空题13.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CO2流体,其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将其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2H8O3)的
7、流程如图所示。 香兰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属于变化。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操作1的名称是。超临界CO2流体按元素的组成分类属于。14.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 它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碳、氢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
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 A.H2和COB.H2和C2H2C.C2H2和C2H4D.CO和C2H4三、解答题15.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常用于口香糖、甜品等的制作。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甲醇,熔点9296,沸点216,10%水溶液pH5.07.0。按要求计算: (1)木糖醇的 10%水溶液 pH5.07.0,这种性质属于_性质。(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木糖醇中 C、H、O 质量比为_。 (3)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_。 四、实验探究题16.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
9、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_。 带来水汽 调节气候 增加光照 输送热量(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 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21;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_(填“物理” 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_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灯泡通电发
10、光,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合题意; B. 对干冷玻璃片吹气,口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合题意; C. 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 湿衣晾干时,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不合题意。 故选C。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A错误;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饼干吸水变软,故B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但是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空气中的氧气能
11、支持很多物质燃烧,但本身不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B。3.【答案】 D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的知识判断: (2)根据分子运动论的知识判断; (3)(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熔点。 【解答】A.放大镜看到的白色颗粒并不是分子,而是蔗糖颗粒,分子用普通的放大镜无法看到,故A错误; B.黄豆和芝麻的实验只能类比分子之间有空隙,不能得到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结论,故B错误; C.白炽灯通电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4.【答案】 C 【解析】【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
12、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从物质的包含关系切入。 【解答】A、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两者的特点、概念不同,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与沸腾,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的单位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符合题意; D、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而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5.【答案】 C 【解析】【分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1 1.1 物质 变化 同步 练习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