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社戏》学案 鲁教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社戏》学案 鲁教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社戏》学案 鲁教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 1 课社戏学案 鲁教版 预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4、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5、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人民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6、记住本文的作者和出处,知道呐喊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预习重点: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学法设计:指导诵读,启发学生品味研讨,模仿写作。预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自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反复高声朗读,然后在全班交流,同学间互相评
2、议,互相示范,还可进行朗读比赛,同时谈谈自己对朗读的内容和朗读技巧的感受。二、基础知识:1、了解背景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2、回顾作者 作者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3、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絮叨 怠慢 蕴藻 家眷 渔父 喝采 旺相 桕树 楫子 4、理解下面的词语。惮:絮叨:撺掇:弄潮:依稀:宛转:悠扬:自失:皎洁:归省:三、整体感知:二读课文,整体感悟故事情节 a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社戏学案 鲁教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鲁教版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