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数据的数字特征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案数据的数字特征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数据的数字特征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教案 4 课题:数据的数字特征 一、教学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等概念,它们都是一些统计量,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二、教学建议 1、本节开始,可结合上一节茎叶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计算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统计量,让学生复习初中学习的统计量的内容,并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用不同的统计量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不同。2、在选择适当的数来分别表示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义务教育阶段时学习过的极差和方差。在
2、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适当的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再鼓励他们积极交流,并认真观察、比较不同刻画方式之间的异同。3、作为本节的结束,可安排教材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结合统计量对所给数据的分布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2 3、情感态度价值
3、观 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及各学科问题的方法,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地选择统计量表示数据。(一)课题引入 数据的信息除了通过前面介绍的各种统计图表来加以整理和表达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统计量来表述,也就是将多个数据“加工”为一个数值,使这个数值能够反映这组数据的某些重要的整体特征。(二)探求新知 请大家思考,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几个统计量它们在刻画数据时,各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请大家结合下面问题的解决,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1、平均数、中位数、众
4、数 某公司的 33 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职 务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 事 总经理 经 理 管理员 职 员 人 数 1 1 2 1 5 3 20 工 资 5500 5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它们都是一些统计量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二教学建议本节开始可结合上中体会用不同的统计量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不同在选择适当的数来分别表示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务教育阶段
5、时学习过的极差和方差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适当的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再鼓励他们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和作用学会计(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 5000 元提升到 20000 元,董事长的工资从 5500 元提升到 30000 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为什么(4)公司经理会选取上面哪个数据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 税务官呢工会领导呢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
6、我们应该认识到,各个不同的统计量适用于刻画不同的统计数据,并且有着各自的特点。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Nxxx,21,我们把NxxxN21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平均数是数据的重心,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它的优点在于:对变量的每一个观察值都加以利用,比起众数与中位数,它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平均数对个别的极端值敏感,当数据有极端值时,最好不要用均值刻画数据。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注意:(1)
7、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 2、3、-1、2、l、3 中,2 和 3 都出现了 2 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2)如果出现个数一样的数据,或者每个数据都只有一次,那么众数可以 不止一个或者没有。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或从大到小排列,处在中间位置上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将观测数据分成相同数目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都比这个数小而另一部分都比这个数据大,对于非对称的数据集,中位它们都是一些统计量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二教学建议
8、本节开始可结合上中体会用不同的统计量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不同在选择适当的数来分别表示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务教育阶段时学习过的极差和方差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适当的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再鼓励他们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和作用学会计数更能实际地描述数据的中心。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注意:(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
9、名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2)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 在同一组数据中,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也各有其特性:(1)中位数与平均数是唯一存在的,而众数是不唯一的;(2)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在一般情况下是各不相等,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 能相等。如,在数据 6、6、6、6、6 中,其众数、中位数、平均数都是6。(3)众数和中位数可以代表数据分布的大体趋势,缺点在于并没有对数据中的其它值加以利用。到底
10、用什么统计量来刻画数据,需要结合数据的特点及你想要说明的问题进行选择。不同的人立场不同,会选择不同额统计量来说明他的观点,这也就是我们要对统计结论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原因。2、极差、方差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 40mm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的质量,从两台机床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取 10 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甲 它们都是一些统计量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二教学建议本节开始可结合上中体会用不同的统计量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不同在选择适当的数来分别表示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务教育阶段时学习过的极差和方差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适当的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再鼓励他们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和作用学会计乙 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据来刻画数据的离散情况呢 方法 1、极差 甲:(mm),乙:(mm);方法 2、方差 甲:1022111400.02610iisx,乙:1022211400.00610iisx;方法 3、甲:404039.84039.840100.14 mm L,乙: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数据 数字 特征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