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通信电子数据通信与网络_通信电子-数据通信与网络.pdf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通信电子数据通信与网络_通信电子-数据通信与网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通信电子数据通信与网络_通信电子-数据通信与网络.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1/33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2/33 目录 一 专用机房设计规范.4 1.1 局、站址选择.4 1.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4 1.3 建筑设计.5 1.3.1 平面设计.5 1.3.2 建筑构造设计.5 1.3.3 楼梯、走道设计.6 1.3.4 蓄电池室设计.6 1.4 采暖、空调、通风设计.7 1.1 采暖设计.7 1.2 空调、通风设计.7 二 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7 2.1 基本规定.7 2.2 设计内容.8 2.3 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9 三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9 3.1 通用规定.9 3.1.1 地网结构.9 3.1.2 接地线.10
2、 3.1.3 各类入局缆线的防护.11 3.2 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11 3.2.1 通信设备的接地.11 3.2.2 传输接口的保护.12 3.2.3 建筑物防雷.12 3.3 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12 3.4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12 四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3 五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14 5.1 供电系统.14 5.2 设备配置.14 5.3 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15 5.3.1 配电设备.15 5.3.2 换流设备.15 5.3.3 组合电源.16 5.3.4 蓄电池组.16 5.3.5 发电设备.16 5.3.6 太阳电池.16
3、5.3.7 蓄电池组配置.17 5.3.8 换流设备配置.17 六 机房设备布置、布线设计规范.17 6.1 机房布置的基本原则.17 6.2 布线要求.18 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
4、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3/33 6.3 走线方式.19 七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19 7.1 光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19 7.2 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20 7.3 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21 7.4 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21 7.4.1 光缆选择.21 7.4.2 电缆的选择.21 7.4.3 终端设备的选择.22 7.4.4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22 7.4.5 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23 八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
5、设计规范.23 8.1 选址原则.23 8.2 设计流程.23 8.3 设计内容.24 8.4 信号源.25 8.4.1 信号源选择.25 8.4.2 信号源设置.25 8.4.3 信号源容量.25 8.4.4 信号源分区.25 8.4.5 信号源接口.26 8.5 分布系统.26 8.5.1 通道设计.26 8.5.2 链路分析.26 8.5.3 有源设备.27 8.5.4 元源器件.27 8.5.5 合路.27 8.5.6 缆线.28 8.5.7 天线.28 8.5.8 泄漏电缆.28 8.5.9 干扰分析.28 九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29 9.1 规划原则.29 9.2 路由和
6、位置的确定.29 9.3 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30 9.4 通信管道材料及选择.31 9.5 通信管道及人孔建筑.31 9.6 通信管道埋设深度.32 9.7 通信管道弯曲与段.32 9.8 电缆通道.33 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
7、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4/33 一 专用机房设计规范 1.1 局、站址选择(1)局、站址选择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与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2)电信专用房屋不应与行政办公楼合建。(3)市内有多个长途局时,不同长途局之间必须相距一定距离,且应分布于城市的不同方向。局址宜选择交通便利,传输缆线出入方便的位置。本地电信局的局址
8、,应置于或接近于用户线路网的中心。(4)在局、站址选择时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护对策。1.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电信专用房屋中的各机房与发电机房、变配电房等其它附属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按现行的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2)建筑高度超过 50m,或任一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0 的高层电信专用房屋属于一类建筑物,一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余的电信专用房屋属于二类建筑物,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
9、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5/33 1.3 建筑设计 1.3.1 平面设计(1)平面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充分考虑电信设备安装与维护的方便,并从建筑构造、层高、内部交通、消防、楼
10、面荷载等方面为远期生产房间的扩充与调整创造条件。(2)电信机房内近期只安装部分通信设备时,可将未装机部分进行临时性分隔,但应采取措施,保证这些临时分隔在后期改建拆除时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3)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不宜与电信机房合建。(4)电信机房以与辅助生产用房的上层不应布置易产生积水的房间,如不得已布置时,上层房间的地面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5)建筑物的变形缝不宜设在电信机房内部。(6)电信专用房屋内一些有较大噪声的房间,如冷冻机房、通风机房、水泵房、电缆充气控制室等,均宜设于地下室内或室外单设。1.3.2 建筑构造设计(1)各类电信机房的建筑造型应满足工艺要求。造型和立面设计应力求简洁
11、、大方。外装修应选用实用、耐久而又经济的材料,做到构造简单、方便施工、节约投资。(2)电缆孔洞与管井应采用相同耐火极限的防火材料封堵。通信电缆不应与动力馈电线敷设在同一个走线孔洞(管井)内。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
12、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6/33(3)通过围护结构或楼板的孔洞,根据不同的情况,应采取防水、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4)电信机房的墙面和顶棚的抹灰、涂料,应按房屋建筑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的中级标准要求设计。1.3.3 楼梯、走道设计(1)层电信专用房屋内应有一部兼供搬运设备的楼梯。此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其楼梯净宽不得小于 1.5m,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1.8m,楼梯平台与梯段净高不得小于 2.2
13、m,楼梯间的门洞宽度不小于 1.5m,门洞高度不小于 2.2m。(2)各电信机房之间的走道净宽要求为:单面布房时一般不小于1.5m,双面布房时一般不小于 1.8m。走道的净高不低于 2.3m。1.3.4 蓄电池室设计(1)当选用阀控式蓄电池时,楼地面、墙面、顶棚面、门窗、通风等可按生产房间的要求设计。(2)蓄电池室的外窗,应采取避免太阳直射光照射蓄电池的措施。(3)在特殊工程中如需安装防酸式蓄电池时,其蓄电池室的楼地面、墙面、顶棚面、门窗等表面均应采用耐酸(碱)腐蚀的材料。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
14、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7/33 1.4采暖、空调、通风设计 1.1 采暖设计(1)集中采暖机房的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下
15、列要求:无人值守的机房,按工艺要求确定;有人值守的机房,设计温度为 1620。发电机房为 1012。防酸式蓄电池室为 14 16。(2)采暖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处,必须装设套管。(3)当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固定和防火封堵措施,并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1.2 空调、通风设计(1)长市话交换设备室、汇接局设备室、数据通信设备室、移动通信设备机房不论气候条件,均应设置长年运转的空调装置。(2)数字传输设备室、电力室、蓄电池室、无线接入设备室、数字微波设备室、微波机房不论气候条件,设置季节性运转的空调装置。(3)网络管理中心、计费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维护中心、无线寻呼中心根据各
16、地气候条件设置季节性空调装置。二 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2.1 基本规定(1)铁架安装方式应采用列架结构,并通过连接件与建筑物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
17、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8/33(2)铁架的安装高度应根据电信设备高度、施工与维护方便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设计。(3)铁架可分期安装,应以满足工程近期需要和铁架加固方便为前提。对于规模较小的机房,铁架宜一次装齐;(4)列内安装的走线架(槽道),应采用相同规格产品或构件。2.2 设计内容(1)确定列架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机房设过桥走线架(槽道)时,列架高度应从过桥走线架(槽道)上沿计算到机房地面。b.机房不设过桥走线架(槽道)时,列架高度应从主
18、走线架(槽道)上沿计算到机房地面。c.当机房设有过桥走线架(槽道)且机房净高为 32003300 时,列架最高高度不应 3050mm.注:a 和 b 中走线架的上沿高度应包含布缆高度 150mm。(2)机列长度应根据机列内设备数量、设备间隙、列柜或立柱的具体设置情况综合确定。(3)列架一般由上梁、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旁侧撑铁和走线架(槽道)组成。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
19、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9/33 2.3 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1)铁架的各相关构件之间应通过连接件牢固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应与建筑物地面、承重墙、楼顶板与房柱加固。(2)列架与机房侧房柱(或承重墙)每档必须加固一次。(3)每机列的上梁、连
20、固铁和列柜(或立柱)三者间必须加固。(4)列柜(头、尾柜)、支撑架或立柱应与地面加固。未装机机列应在空列两端和中间设临时立柱支撑,中间立柱间距应为 20002500 左右。(5)需要安装的机架必须与列架上梁加固,且应与地面加固。三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 3.1 通用规定 3.1.1 地网结构(1)通信局(站)必须采用联合接地。(2)通信局(站)的地网宜采用围绕机房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有建筑物基础地网时,环行接地体应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多点连通。(3)通信局(站)内具有多个建筑时,应使用水平接地体将机房地网与其他建筑物地网相互连通。(4)通信局(站)内设有铁塔时,铁塔地网应使用水平接地体与机房地网多点
21、连通。(5)在大地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使用辐射形水平接地体分散雷电流。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
22、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10/33 3.1.2 接地线(1)一般设备(机架)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6mm 的多股铜线。(2)各层接地汇集线与机房分汇流排(LEB)的连接线,在距离较短时,可采用截面积 16mm多股铜线,当距离较长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35mm。(3)数据服务器、环境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等小型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4mm多股铜线连接到本机架的汇流排,然后用16mm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水平接地汇集线(或机房汇流排)。(4)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应在分线盒或 ODF架内可靠连通,并与机架绝缘
23、后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6mm的多股铜线,引到本机房内第一级接地汇流排(或汇集线)上。(5)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6)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7)多股接地线与汇流排连接时,必须加装接线端子(铜鼻),接线端子尺寸应与线径相吻合,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汇流排(汇集线)的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无锈蚀、氧化,不同材料连接时应涂凡士林或黄油防锈。(8)一般接地线宜采用外护套为黄绿相间的电缆,大截面积电缆应保证接地线与汇流排(汇集线)的连接处有清晰的标识牌。火等级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建筑构造设计楼梯走道设计蓄电池室设计采暖空调通风设计采暖设计空调通风设计二机房铁架安
24、装设计规范基本规定设计内容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三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通用规定地网结构接地线各类入局缆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五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备配置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配电设备换流设备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设备太阳电池蓄电池组配置换流设备配置六机房设线路网的设计原则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利旧原有线路设备原则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光缆选择电缆的选择终端设备的选择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八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选址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通信工程设计规范汇总 11/33 3.1.3 各类入局缆线的防护(1)各类缆线应埋地引入,避免架空方
25、式入局。(2)当变压器或高压避雷器频繁受到雷击损坏时,可要求电力部门将变压器高压侧的 5kA配电避雷器更换为强雷电负载避雷器。(3)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入局时,应将金属护套接地。无金属外护套的电缆宜穿钢管埋地引入,钢管两端做好接地处理。(4)入局市话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进线室或 MDF 架下做接地处理。3.2 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 3.2.1 通信设备的接地 (1)总配线架(MDF)宜设置在大楼低层的进线室附近,MDF 接地引入线应从地网两个方向就近分别引入(或从建筑物预留的接地端子与底层接地总汇集环引入),连接到 MDF 架汇流排上。(2)当不同通信系统或设备间因接地方式引起干扰时,可分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工程 设计规范 汇总 通信 电子 数据通信 网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