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docx





《2022年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 论文关t词:杜甫 新乐府诗 语言 文化批判功能 论文摘要:杜甫新乐府诗的文化批判功能除依靠于对诗歌整体思想内容的理解外,还表现在杜甫有意识地借助语言本身的力气去实现这种功能。如对较敏感的事物进行表述时采纳能指与所指差异较大的词语,大量运用非陈述句式,运用具有批判力气的修辞格等。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时代,这在肯定程度上促成了唐诗的极度旺盛。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文化霸权仍旧存在,诗人们仍不能毫无忌惮地写作。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到了极点,文化霸权也由隐而显,杜甫因房馆事而受冷落并最终被逐出朝廷便是文化霸权的结果。这个时期,很
2、多诗人因慑于这种霸权而纷纷放下手中的笔。作为一个敏感而又爱国的诗人,杜甫不行能面对国家的危机而麻木不仁,他要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去揭露黑暗的社会,因此他以更大的热忱投人到写作中,最能代表杜诗现实主义风格的新乐府诗大多写于此时。但杜甫终归是人而不是神,他也不行能游离于那个社会之外,因此他也要受到文化霸权的制约,对当朝统治者进行评判和指责时也要有所顾忌。但读者从杜甫的新乐府诗中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文化批判力气的存在,这种力气一方面依靠于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必定会表现出肯定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是人们所普遍忽视的一点,就是杜甫有意识地借助语言本身的力气去实现文化批判的功能。 能指和所指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3、所提出来的两个概念,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此处借用这两个概念并把能指界定为语词所代表的概念本身的意义,把所指界定为语词在详细语境中的实际意义。能指与所指之间可以是统一的,但也可以是有所差异的。杜甫新乐府诗中对一些比较敏感的事物的表述便体现了有所差异的一面。表面的能指是为了回避潜在的危急,是对文化场权的妥协,而真正的所指是对当时社会的揭搏与批判,是对文化猫权的颠彼。 第一,人称 能指:第三人称,泛指叶所指:第一人称,特指。如: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兵车行)例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仍是由人到人的关系,只是人称和指称范围有改变,道旁过者、语词的能指是第三人称,是泛指,而其所指均应是作者自谓
4、,是第一人称,是特指。相对而言,其所指的第一人称、特指比较敏感,潜在的危急性更大,而换用能指的第三人称、泛指有利于淡化冲突,回避危急,对意义的表达也不会产生影响。 能指:客观事物或他人一所指:特定的人。如: (1)杨花雪落覆白旅,青鸟飞去衔红巾。 (丽人行) (2)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哀江头) (3)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4)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 例(1)杨花和白旅的能指为两种植物,所指分别为杨国忠和貌国夫人;例(2)明眸皓齿能指为人身体的两部分,所指为杨贵妃;例(3)仆射,杜诗详注的说明为:子仪时已进中书令,而仍称其旧官,盖功著于仆射,
5、而御士卒宽,就其易晓者以安之也川。此说一经产生,其后诸家注释均依此说。但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仆射的能指为一种官职名,所指为郭子仪,能指用仆射而不用中书令是全诗用语特点的必定结果。新安吏一诗的写作内容是比较敏感的,因此对一些较敏感的人与物,如客行新安道的客和新安,诗人都采纳能指与所指之间差异较大的词语,对郭子仪这样一个安史之乱时期的敏感人物,诗人称其旧官,主要是为了回避潜在的危急,而不是就其易晓者以安之。例(4)武皇的能指为汉武帝,所指为唐玄宗,武帝喜开边,唐玄宗亦好开边,当时不便直斥,故比之武帝。 其次,地名。 能指:旧称或泛称一所指:今地、特称。如: (1)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新安吏
6、) (2)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 (3)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 (冬狩行) (4)回略大荒来,蜻函盖虚尔。(塞芦子) 例(1)的新安,杜诗详注的说明为唐书新安,隋县川。由此可见,其能指为隋代的一个县,而其所指为唐县。例(2)的王城,杜诗详注的说明为:唐之东都,即今之王城。可见其能指为周朝的某地,所指为唐之东都。新安吏一诗写于乾元二年,可见相州一词能指为一古地,而所指为今地邺城。例(3)咸阳宫的能指为秦帝都,所指为长安。以上四例能指均为古地,所指为今地。例(4)的大荒,读杜心解的说明为:统曰大荒,不敢斥 言灵武也lz7。可见其能指为泛称,所指为特称。 第三,其他 能指:一般名
7、词或虚有事物。所指:讳语或忌 语。如: (1)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2)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新安吏) (3)荒戍之城五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 (娜树行) 例(1)的天地,读杜心解的说明为:天地 无情,固是为朝廷讳lxl。例(2)的归军,杜臆解 释为:此不言军败而言归军,亦讳之也3/。例(3)的 东郭老人和青丘,读杜心解的说明为:东郭 老人非公自号,青丘非寓夔地名,盖因小儿、 恶少等语,太觉显斥,自隐其名,而托为子虚、无是 之人,以避时忌耳l210 以上诸例能指与所指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诗都表达了对君主或朝廷行为的不满与指责,而这种不满与指责本身就是一种
8、潜在的危急。但这种危急并不是在全部的诗中都存在,所以诗人在某些诗中也采纳了一些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词语,如洗兵马只残邺城不日得中的邺城,郭相谋深古来少中的郭相。而同写于乾元二年的新安吏,为了回避潜在的危急,表达同样所指的词分别换成了能指不同的相州和仆射。 杜甫的新乐府诗在体裁上属于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叙事诗。在叙事诗中,从语气的角度讲,陈述句应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类型。但陈述句只是述说一个推断,描写一种德性、情状,叙述一个动作或改变,而不带剧烈的感情色调。而杜甫的新乐府诗要达到讽兴当时之事(元棋古题乐府序)的目的,必定要融人诗人的感情。由此,杜甫在诗中大量运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非陈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杜甫 乐府诗 语言 文化 批判 功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