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执行与品牌竞争力人力资源劳动合同_人力资源-劳动合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合同执行与品牌竞争力人力资源劳动合同_人力资源-劳动合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执行与品牌竞争力人力资源劳动合同_人力资源-劳动合同.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同执行与品牌建设 黄少卿 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非常重视的话题,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市 场竞争开始进入到更高的层次,这也说明我们的企业家开始从长期的视角、国际的视角来考 虑企业的发展。本文的主题是合同执行与品牌建设的关系,我们的讨论集中在三个方面:品 牌到底是什么,人们如何理解品牌?品牌的价值何在,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建立品牌?品牌建 设的关键在哪里,广告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一、品牌是什么 品牌是什么?对此人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第一种常见的理解是,品牌意味着 企业的产品很“好”。这个“好”的意义比较广泛,可能是让人感觉用得很开心,吃得很愉 悦,穿得很舒服;也可能是使用的过
2、程让人放心,不会担心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比如,食品 不是变质的,它的成分不会对身体有害;汽车各部件没有安全隐患,等等。总之,“好”是 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在空间和时间上累积的结果,是消费者内心对一种 产品的质量的认可。第二种常见的理解是,品牌意味着“有名”。一个产品的名称经常能够 被听到、看到,人们对它耳熟能详,久而久之,就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同 仁堂、全聚德、海尔、松下、诺基亚、摩托罗拉、奔驰、宝马,无一不为大众所娓娓道来。事实上,这两种理解并不矛盾,它们实际代表着品牌的两个重要方面。试想一下,一种产品 不但质量上令人放心,而且还广为消费者所熟知,如果这两个状态能
3、够长期持续下去,那么,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就可以做成百年老店。所以,品牌是两个因素结合的产物:一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可靠、有保证;二是这一质量 可靠的信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为消费者所知晓。如果仅仅是产品质量可靠,而消费者不知 道这个产品,那就不能说形成品牌了。要形成品牌,上述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可以说,品牌 的本质含义就是质量可靠的产品有关其质量的信息被有效地得到了传播。现在企业家们都喜欢讲讲品牌竞争力,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的逻辑来理解品牌的话,那么,品牌竞争力实际上包含两种竞争力,反映在两类竞争上。企业要形成品牌竞争力,就必须要 要做到,第一,企业的产品质量相比于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要更好,要得到消费者更大
4、的认 可;第二就是要大力拓展知名度,要让更多的客户知道并且了解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只有在 这两方面都做的更好,我们才能够说该企业是具有品牌竞争力的。过去常说“酒香不怕巷子 深”,这句话放在品牌竞争力上就只说到了一个方面。企业的产品质量做上去了,产品的品 种更多了,内涵更深了,对市场的反应更迅捷了,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巷子太 深”,如果消费者不知道这些,就不能说企业形成了好的品牌。二、品牌的价值何在,企业为什么选择建设品牌 如果品牌不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话,任何企业都不会有积极性来进行品牌建设。当然,现实情况是消费者都愿意为品牌产品支付相比于非品牌的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有时甚至高 出 1
5、0 倍之多。我们也经常看到,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旦贴上国外品牌进入市场,则顿 时身价倍增。同类产品中,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价格差一般被称为“品牌溢价”,我们 这里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品牌溢价,换言之,为什么消费者愿意给品牌产品支付更 高的价格?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经济学上的一种解释是依据交易成本理论。在 1937 年科斯发表 企业的性质 一文之前,经济学理论一般假定市场的运行是没有摩擦的,生产和消费总是 能够自动达成均衡。科斯从存在企业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认为市场的运 行并不总是有效率的。上世纪最后 30 年,经济学理论针对交易成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信息问题被认为
6、是导致交易成本的最根本的原因。经济学认为存在两类信息问题:一是一个 交易者进入市场时并不知道谁是合适的交易对象,为了搜寻到合适的交易对象并且进行交易 谈判就需要付出成本;二是即使找到了交易对象,交易者也不知道该对象是否会严格执行谈 判时达成的合同,比如按时付款或者提供合格的产品,所以,为了监督合同的执行也需要发 生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第一类信息问题已经不再那么严重;但是,第二类信息问题却 并没有得到缓解。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到市场上去买一件衣服,假设我们不考虑品牌,只是根据对衣服质量的观察来决定是否购买。然而,也许买回的衣服穿了 1 个月后我们才发 现它特别容易起毛球,而这是在选衣服时
7、所难以掌握的信息。考虑到信息问题及由此引起的交易成本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品牌的价值了。如果我们 把品牌理解为是一种解决信息问题的机制,显然,品牌的出现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品 牌为什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首先,品牌降低了交易者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比如,我们都 知道奔驰公司生产汽车,海尔生产家电,诺基亚生产手机,根据品牌名称,你很容易找到你 想购买产品的供应商。其次,品牌降低了交易者监督交易对象履行合约的成本。一个企业树 立品牌的行为实际上是要向交易对象显示,我的产品是有质量保障的,我会自觉地履行产品 质量合同。所以,消费品牌产品意味着消费者可以节约自己的交易成本。相反,如果我们不 是消费品牌产
8、品,正如上面购买衣服的例子,一旦发现了衣服的问题,这件衣服在消费者心 中的价值就一定会打折扣,换言之,消费者面临着价值损失,这个损失无疑就是一种交易成 本。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消费者可以选择通过支付一个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同类的品牌产品。只要多支付的价格部分不高于消费非品牌产品所发生的交易成本,那么,选择品牌产品就是 消费者更理性的一种消费行为。我们讨论了存在“品牌溢价”的原因,即品牌产品的消费者为什么愿意多支持一定的价 格。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企业要进行品牌建设?在欺骗和执行质量合 同方面,企业选择后者的激励来自哪里?的确,品牌建设会给企业带来“品牌溢价”的好处,但是,欺骗本身也
9、可以让企业获得欺骗的收益。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可以有很多的方 式来欺骗消费者,比如,把产品生产成和品牌产品非常相似的样子、进行虚假广告的宣传、甚至还可以冒充品牌产品,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可以招揽到一大批消费者,以一个有 利可图的价格出售相当数量的产品。尽管事后消费者明白受到了欺骗而不再消费其产品,但 是,一次性欺骗可能就给该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如果外部监管不严,一个企业可以改头换 面反复进行欺骗的话,欺骗所带来的收益就更加巨大了。所以,欺骗的收益可能完全不亚于 品牌建设带来的收益。在欺骗更有利的环境下,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动力将大大减弱。按照 这一逻辑,企业选择建设品牌是存在前提条件的,
10、那就是从长期来看,品牌带来的收益能够 超过进行欺骗所产生的收益。如何保证这一条件能够成立?渠道有二:一是设法降低欺骗的 收益;二是尽量提高品牌的价值,即提高品牌带来的溢价。从第一个渠道来看,必须要建立 一系列相关的制度环境来打击不遵守质量合同的欺骗者,包括加强工商部门事前的监管和行 政执法;允许消费者事后对实施欺骗的厂商向法院进行诉讼;建立企业的征信体系,保证企 业信用信息的有效传递,等等。从第二个渠道来看,则主要是要依靠全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只有消费者从数量观念向质量观念转变之后,品牌的价值才能得到凸现。从中国过去 10 余年情况的变化来看,无论是上述哪个方面的变化,其对于企业进行品 牌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同 执行 品牌 竞争力 人力资源 劳动合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