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中学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中学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中学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题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包四十中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12.05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在快乐中品尝知识给你的营养时,是否也该想一想,你收获了多少?老师希望这份试卷能成为点燃你们智慧的魔法石,认真一点,你会做得很棒的,老师祝你取得满意的成绩!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 分)骊()歌 嗔()视 鲜()为人知 2、补全下列词语。(3 分)()然而止 ()而不舍 义愤填()3、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2 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
2、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有项链 羊脂球等。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4、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B、这个消息骇人听闻,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C、福楼拜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D、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5、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通过这次春游,使众多同学开阔了视野。B、能否合理安排时间,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
3、C、春天的平潭,是美丽的季节。D、我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6、默写(8 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何人不起故人情。(李白春夜洛阳闻笛)(3)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4)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5)黄梅时节家家雨,_。(赵师秀约客)(6)荷 笠 带 斜 阳,_。(王维使至塞上)(7)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8)当 窗 理 云 鬓,_。(木兰诗)二、阅读(40 分)(一)(14 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4、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炳烛夜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善哉!”。【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治经为博士()但当涉猎()恐已暮矣()盲臣安敢戏君乎()8、翻译下列语
5、句。(4 分)蒙辞以军中多务。_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 9、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2 分)10、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 。(不超过五个字)(2 分)11、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 分)(二)(12 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技前篙,阿发技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格,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
6、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也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声、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
7、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2、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 分)答:_ 13、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2 分)A.第一段第三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想你收获了多少老师希望这份试卷能成为点燃你们智慧的魔法石认真一点你会做得很棒的老师祝你取得满意的成绩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分骊歌嗔视鲜为人知补全下列词语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包头市 第四十 中学 初一 语文 下册 期中 试题 教育 中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