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十一章第一节 杠杆(学案)(第 1课时)主备人:赵世江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会画杠杆力臂的示意图。器材准备:螺丝刀(起子)、钳子、羊角锤、木板和图钉;直角三角板。知识链接:如图所示:请作出直线外一点 A 到直线 L 的距离并描述其作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课前认真看第 8183 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1、我认为最主要的知识是:是 ;是 ;(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作好记号)2、我有问题要问:是 ;是 ;(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二)合作探究 (结合自己的预习,对照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1、针对组内同学问题讨论解决后,
2、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同学一起进一步探究)2、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一:什么是杠杆?(仔细观察教材 81 页的图 11-2-2和 11-2-3)活动一:体验拔图钉。如图 1 所示,木板上有一只图钉。请你尝试用手直接把它拔出来;选择一样工具将它拔出;在你拔出图钉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更方便、更省力?活动二: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像上述使用到的螺丝刀、钳子、羊角锤、开瓶扳手、衣服夹子等工具,都是在 作用下能够绕 的坚实物体,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做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杠杆的事例吗?。知识拓展:杠杆的形状可以是 ;坚实物体(如
3、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 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支撑点(固定点);“坚实物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或基本不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探究二:怎样作杠杆的力臂示意图?读一读 81 页杠杆的有关名词解释:支点(O);动力(F1);阻力(F2)。认一认图 2 中杠杆的相关名词。仔细阅读教材 82 页最后一自然段和 83 页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找到力臂、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分析讨论图 3,杠杆的支点是 ,动力 F 的 图 2 图1 图A L A L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力臂是 。看看图 4“用螺丝刀拔图钉”,试着在图 2 中作出动力臂 L1和阻力臂 L2。小结:力臂的一般画法:确定支点,即找出支点
4、,并用字母 标出来;画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 沿力的作用 画的直线,一般用 线;作力臂,即过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作 线,用符号标出垂直;用大括号或两端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并写明相应的字母符号。知识拓展: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从数学(几何)角度看,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点”为 ,“线”为 ;某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自己可画一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学习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还不大懂的是:。达标检测:1、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B杠
5、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C杠杆的力臂可以不在杠杆上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长度之和 2、关于杠杆及其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动力臂长度可能等于阻力臂长度 B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C动力的方向总是与阻力的方向相反 D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且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 3、下列事例中,利用杠杆工作的是()A在湖水中用桨划水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 D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从空中落下 4、请把下图中各种杠杆的支点和力臂画出来。学习评价:本节内容我学得 。第十一章第二节 杠杆(学案)(第 2课时)主备人:赵世江 姓名 .学习
6、目标:通过参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器材准备:带支架的铁架台、杠杆和钩码。知识链接: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仍然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称图 3 F2 F1要素会画杠杆力臂的示意图器材准备螺丝刀起子钳子羊角锤木板和图钉直角三角板知识链接如图所示请作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描述其作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认真看第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组内学问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学一起进一步探究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一什么是杠
7、杆仔细观察教材页的图和活动一体验拔图钉如图所示木力活动二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像上述使用到的螺丝刀钳子羊角锤开瓶扳手衣服夹子等工具都是在作用下能够绕的坚实物体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杠杆的事例吗知识拓展杠杆的形状可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这种状态为平衡状态。2、画出下列杠杆的力臂示意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课前认真看第 8284 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1、我认为最主要的知识是:是 ;是 ;(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作好记号)2、我有问题要问:是 ;是 ;(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二)合作探究 (结合自己的预习,对照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1、针对组内同学问
8、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同学一起进一步探究)2、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仔细阅读教材 83、84 页的实验)1、如右图所示,找找看,此杠杆的支点是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就是平衡,那它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也可以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我们在探究活动中,你会选择 (选填“在”或“不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2、仔细阅读 83 页几位同学讨论的内容,说说杠杆两端的螺丝(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如果右端高则将平衡螺母向 调。3、探究活动: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可能跟 有
9、关;也可能跟 有关。(3)设计实验:利用上图所示的杠杆和钩码,在杠杆两端分别改变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状态,根据归纳法,实验至少做三次。(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3 (5)分析论证:分别利用加减乘除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用加减法能找到规律吗?;用除法得到的规律是:;用乘法得到的规律是:。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即 或 。知识拓展:从杠杆的平衡可知,力与力臂的大小成反比,即力臂越长,力就越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一样,动力臂和阻力
10、臂的单位要一样。学习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还不大懂的是:。达标检测:1、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2、下表是小刚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你能帮他把表格填全吗?次数 动力 F1(N)动力臂 L1(cm)阻力 F2(N)阻力臂 L2(cm)要素会画杠杆力臂的示意图器材准备螺丝刀起子钳子羊角锤木板和图钉直角三角板知识链接如图所示请作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描述其作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认真看第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组
11、内学问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学一起进一步探究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一什么是杠杆仔细观察教材页的图和活动一体验拔图钉如图所示木力活动二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像上述使用到的螺丝刀钳子羊角锤开瓶扳手衣服夹子等工具都是在作用下能够绕的坚实物体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杠杆的事例吗知识拓展杠杆的形状可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10 2 15 2 2 20 4 3、如图所示,在杠杆两边所到之处挂的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此时杠杆平衡,下列情况中仍保持杠杆平衡的是()A、将杠杆两边原来的钩码互换 B、在杠杆两边原有的钩码下
12、分别添加或摘掉相同个数的钩码 C、在杠杆两边距支点相同距离处再分别挂上相同个数的钩码 D、将杠杆两边原有的钩码分别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 4、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低于左端,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 _移动,左端的螺母向_ _移动,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当在 A 处挂 2 个钩码后,欲使杠杆平衡,应在 B 处挂 _ 个钩码;若拿掉 B 处钩码,改在 C 处用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 _N 才能使杠杆平衡。(每个钩码质量均为 50 g)学习评价:本节内容我学得 。第十一章第二节 杠杆(学案)(第 3课时)主备人:赵世江 姓名 .学习目标:
13、知道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特点以及应用。知识链接: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和阻力臂不相等的杠杆,在平衡时,动力 阻力;使用相等的动力和阻力作用在杠杆上,杠杆刚好平衡,则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 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课前认真看第 84、85 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1、我认为最主要的知识是:是 ;是 ;(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作好记号)2、我有问题要问:是 ;是 ;(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二)合作探究 (结合自己的预习,对照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1、针对组内同学问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同学一起进一
14、步探究)2、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探究杠杆的分类(仔细观察教材 84 页的图 11-2-9)1、组内交流讨论:回忆身边使用的工具,找找这些工具中哪些属于杠杆?并画出它的五要素,如:、。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画一个杠杆示意图。(画全五要素,组间不雷同)3、根据每组所画的杠杆示意图,观察比较,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4、综合分析,从实际意义出发,根据力臂大小关系分类如下:要素会画杠杆力臂的示意图器材准备螺丝刀起子钳子羊角锤木板和图钉直角三角板知识链接如图所示请作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描述其作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认真看第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目标
15、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组内学问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学一起进一步探究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一什么是杠杆仔细观察教材页的图和活动一体验拔图钉如图所示木力活动二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像上述使用到的螺丝刀钳子羊角锤开瓶扳手衣服夹子等工具都是在作用下能够绕的坚实物体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杠杆的事例吗知识拓展杠杆的形状可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类型 力臂关系 平衡时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不等臂杠杆 动力臂 阻力臂(称省力杠杆)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称费力杠杆)动力 阻力 等臂杠杆 动力臂 阻力臂(称等臂杠杆)动力 阻力
16、 知识拓展: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是 距离,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 距离,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判断使用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要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相比较来确定。学习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还不大懂的是:。达标检测:1、园艺师傅用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2、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3、下列事例属于省力杠杆是()A.用镊子换药 B.用筷子夹菜 C.用大扫帚扫地 D.用钳子截断铁丝 4、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
17、杠杆可以省 ,使用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可以省 。5、完成教材 86 页的 1、2、3、4、5 题。(都做在书上)学习评价:本节内容我学得 。第十一章第三节 滑轮(学案)(第 1课时)主备人:赵世江 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器材准备:带支架的铁架台、滑轮、细绳、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知识链接: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称杠杆处于 状态。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互为平衡力,其大小 ,方向 ,并且在 上。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课前认真看第 87、88 页的知
18、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1、我认为最主要的知识是:是 ;是 ;(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作好记号)2、我有问题要问:是 ;是 ;(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二)合作探究 (结合自己的预习,对照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1、针对组内同学问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要素会画杠杆力臂的示意图器材准备螺丝刀起子钳子羊角锤木板和图钉直角三角板知识链接如图所示请作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并描述其作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认真看第页的知识和插图必须做到以下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针对组内学问题讨论解决后按老师板书的提纲展示自己实在不懂的留着与老师和其余学一起进一步探究针对
19、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一什么是杠杆仔细观察教材页的图和活动一体验拔图钉如图所示木力活动二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像上述使用到的螺丝刀钳子羊角锤开瓶扳手衣服夹子等工具都是在作用下能够绕的坚实物体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杠杆的事例吗知识拓展杠杆的形状可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其余同学一起进一步探究)2、针对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不懂的知识。探究一:探究定滑轮的特点(仔细观察教材 87 页的图 11-3-2和 11-3-3)(1)利用老师给出的器材照图组装定滑轮。(2)用力拉绳子来提升钩码,观察滑轮的轴的运动情况。结果:轴 。(3)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有
20、什么好处?利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钩码的重 G=N;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并读出示数 F=N。结论:使用定滑轮 省力;好处是可以改变动力的作用 。(4)理论推导:找出定滑轮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作出相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因为:L1=L2=R,所以:F1 F2,即 F=G。分析得出结论: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探究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仔细观察教材 88 页的图 11-3-5)(1)利用老师给出的器材照图组装动滑轮。(2)用力拉绳子来提升钩码,观察滑轮的轴的运动情况。结果:轴 。(3)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有什么好处?利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钩码的重 G=N;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
21、拉动绳子,并读出示数 F=N。结论:使用动滑轮 省力;但是 改变动力的作用方向。(4)理论推导: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作出相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因为:L1=d=2R,L2=R 所以:F1 F2,即 F=1/2G。分析得出结论: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杠杆。所以在不考虑动滑轮的重时,使用动滑轮刚好省 力。学习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还不大懂的是:。达标检测:1、升国旗的旗杆上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A、省力 B、省功 C、省距离 D、改变施力方向 2、不计滑轮摩擦,当水平向右拉力 F5N 时,物体 m 恰能匀速向右运动,求: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十一 机械 中学 教育 中考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