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配花应用题人教新课标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配花应用题人教新课标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配花应用题人教新课标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简单的配花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58 页,第 8题。【设计背景】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它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在应用题的编排上更是资源宽广、题型丰富,深浅不一。就拿本节课的这道练习题来说,根据笔者多年从教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每每练习到本教学内容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经常是三、五个同学能填写答案,但无人能说出理由,更不能抽象出其中的数学本质。市局教研室陈晓燕老师说过,“新教材在练习中出现的一些练习题,具有范例的价值,完全应该当做例题来教学”。【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
2、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一是有余数的除法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切实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密切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于本题而言,是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及意义,也能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但只限于列一步式子,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3、非常规”的问题解决,如“坐车”和“租船”等问题,但本课教学内容注重的是学生对几种量全面权衡,综合考虑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欠缺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本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和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具卡片 学具【教学过程】一 看图说算 铺垫感知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1、师:说说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学生不难说出有 4 个水果盘,每个
4、盘里有 3 个苹果,共有 12 个苹果。引导学生用规范有序的数学语言进行叙述:有 4 个水果盘,每盘有 3 个苹果,共有 12 个苹果。2、课件显示在每个盘里添加梨。让学生说出:4 个水果盘里,每个水果盘里增加了 5 个梨,共增加了 20 个梨。3、课件显示在每个盘里添加香蕉。让学生说出:4 个水果盘里,每个水果盘里增加了 6 条香蕉,共增加了 24 条香蕉。4、课件出示整图。师:又有什么变化?【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还有 4 个苹果,3 个梨,14 条香蕉。师指着剩下的水果问:这些水果还能像前面 4 盆这样分配吗?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从实物可以看出不能分配,因为梨的数目不够。师再通过设问
5、强调,虽然苹果和香蕉的数量够分配,但由于梨不够,所以,不能再多分一盘。【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强调,为后面相应的新知铺路搭桥。】师:最后我们算一算每种水果的数量。苹果:34+4=16(个)梨:54+3=23(个)香蕉:64+14=38(个)或 66+2=38(个)【学情预设】学生由于前3个式子而产生的思维定势,可能不会想到第 4个式子,教师适时引出。【设计意图:变换思路,灵活解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善于把握和创造教育契机。】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情形吗?请大家想想,说说。【设计意图: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由分配水果的问题引出有类似情形的配花问题。】第题设计背景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它的开
6、放性综合性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在应用题的编排上更是资源宽广题型丰富深浅不一就拿本节课的这道练习题来说根据笔者多年从教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每每练习到本教学内容时学生普遍感教材在练习中出现的一些练习题具有范例的价值完全应该当做例题来教学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一是有余数的除法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密切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于本题而言是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
7、 二 观图思文 探索新知 1、出示课本题图:师介绍三种花的名称,让学生熟知康乃馨、玫瑰花和郁金香三种花的名字。【设计意图: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让三种花名琅琅上口,使三年级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中,对各种花的称谓能在视听上接轨,因为他们仍然停留在低年级“红花、黄花、白花”的习惯称谓上。】理解题意。【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铺垫作基础,学生理解题意并不难,最后,由学生准确表达图意:花店里有各种美丽的花,其中有康乃馨 22 朵,玫瑰花 16 朵,郁金香10 朵,花店想用 7 朵康乃馨,3 朵玫瑰花,2 朵郁金香扎成一束,花店里的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设计意图:由于这是
8、一道思考性较强的综合题,难度较大,需要独立而深入地思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这样安排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获得进一步推进教学的资源。】【学情预设】只有 25 人能填写出正确的答案。(这是本人多年教学本题的经验发现)表扬得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请他们告诉大家,怎样得出正确答案。【学情预设】无人能正确表述理由,更不用说用式子表达!(这也是本人多年教学本题的经验发现)摆学具。用事先准备好的 22 颗黄珠子代表 22 朵黄色康乃馨,16 颗红色珠子代表 16 朵红玫瑰,10 颗蓝色珠子代表 10 朵郁金香,用作业本代替花盆,每人都摆一摆,摆好的同学举手让老师检查,并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教案 简单 应用题 新课 小学教育 小学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