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 基础解读复习讲座 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 新人教版 一、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 高考语文试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分为四大块。下面按照这四大块逐一加以说明。(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占 30 分)这一部分的总要求是:“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概括起来说,一是“识记”知识。所谓识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最基本的是字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二是“掌握”技能。所谓“一定”,是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所谓“技能”就是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在这个总要求下,有下列 8 个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3正确使用词语(包
2、括成语)4辨析并修改病句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8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 8 个考点,在高考试卷中形成两个题群:第一题群,语言基础题。6 道试题,18 分。这一题群放在第卷的第一部分,全用选择题。试题的基本特点之一,注重常用、常见。考常用字读音的辨别。如碱、箴、减、感、阐、弹、惮、殚这是常用形声字、多音字、读音的辨别;又如宦、豢、盥、患、幻这是常用音同、音近字读音的辨别。考常用字字形的辨别。如部署、通谍(牒)、质疑、不容置疑、莫(没)齿不忘、束之高搁(阁)。考常用词语的运用。实词如莅临、亲临、规划、计划;虚词如又、再,一再、再三;成语如光
3、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未雨绸缪、如数家珍。考常见病句辨析。如表意不明、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试题基本特点之二,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国内如城市建设、乡村生活、家庭面员之间的关系、校园变化、国际如海湾形势、日本动态、俄罗斯改革等,因此试题的的现实感很强。第二题群,表达技能题。3 道试题,12 分。这一题群主要考查语言表达技能,如扩写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方法运用等。这一题群试题的基本特点是现实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现实性,是指语言材料来指现实,表达的话题也来自现实;开放性是指考生依据试题的要求,调动生活和文化积累,自主作答,没有所谓“标准答案”;综合性是指一道题不是考一种
4、技能,而是兼及几种技能。因此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的得分率也比较低。例: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2)提示语:(阅览室内)报到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这道试题,语言表达的话题、材料来自现实,自不用多说,从综合性来看,主要考“仿用”,兼及“得体”不用命令式,而要说得“亲切友善”,使人易于接受而不抗拒;还对表达效果提出了要求,即“生动”,具综合性是很强的,至于开放性,不同的考生可以写出不同的答案,也是显而易
5、见的。这样的试题启示我们一定要重视提高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一定要重视提高现实的语言表达技能,而不能只在书本上练表达。(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古代诗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包括古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古代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这三项。从阅读、鉴赏的角度包含下列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古代文阅读 6 题,20 分 (1)试题的基本特点: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作
6、为阅读材料。所谓“浅易”,从内容上说与写作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牵涉名物典章制度;从表达上说,以叙述为主,近若干年都选择史传类的文章;从语言上说,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多为课本中常见的。注重文意的理解、分析和概括。高考古文阅读的试题,从总体上说有向现代文阅读靠拢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2003 年的 5 道选择题,有 3 题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的概括的;二是强化语境意识,字词理解和文句翻译,都强调依据具体语境答题。而考生正是在这两点上暴露出不足之处。例:2003 年第 15、16 两题: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7、。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资治通鉴唐征入)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裴矩遂解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分为四大块下面按照这四大块逐一加以说明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占分这一部分的总要
8、求是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概括起来说一是识记知识所谓识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最语言操作能力在这个总要求下有下列个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明连贯得体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个考点在高考试重常用常见考常用字读音的辨别如碱箴减感阐弹惮殚这是常用形声字多音字读音的辨别又如宦豢盥患幻这是常用音同音近字读音的辨别考常用字字形的辨别如部署通谍牒质疑不容置疑莫没齿不忘束之高搁阁考常用词语的运用实词如(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阅读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一段
9、选自旧唐书裴矩传,主要叙述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文中有裴矩与隋炀帝、唐太宗之间的一些对话;一段就是上文抄录的司马光的一段话,这段话主要是对上文的评述。司马光评述的核心是“君明臣直”,接下去两句是分析性的话,最后一句是结论。文中明明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B 项却说“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许多考生竟看不出 B项之错,以致本题在某省的得分率仅为 20%左右,岂非怪事?这只能说明考生未读懂这段文字。第 16 题的翻译,前一句是第一段材料的文句,回到原文中一看使能发现句中的“遂”不是连词“于是”,而是副词“竟然”;句中的“廷”和“而”是常见的名词作状语;“折
10、”,依据上文唐太宗与裴矩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是“辩驳”之意,可是相当多的考生不会分析具体语境,不会根据语境作翻译,因而得分情况也相当不好。第二句翻译本来相当容易,因为句中“恶”与“乐”是反义词,“忠”于“佞”也是反义词,可是竟然有考生写出这样的答案:“你听到坏消息后,就忠于你的妻子;你听到好话,就忠于朝廷。”这样荒唐的答案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可见在古文阅读中确实要转变观念,不能仅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而要把它当作文章来阅读,真正理解其内容。2古代诗歌鉴赏 1 题,6 分 古代诗歌鉴赏已经考了整整十年,近两年的主要变化是题型的变化,即过去用选择题,放在第卷,现在用简答题,置于第卷。古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命题 基本 走势 复习 建议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