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乘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乘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乘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备课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第 五 单元 课题: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设计者: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 0 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元选取充满童趣的素材:通过“丰盛的宴会”“愉快的联欢”“猴子捞月”“重建家园”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构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构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构的
2、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10 课时 课时备课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第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课题:一、信息窗1 总 10 课时 1-2 课时 教学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重点、难点:让学生经
3、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课前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资料来源 复案 资料来源 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元选取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的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的计算引导学生运
4、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课时年级二年级课题一信息窗教学目标课时备课学科数学一、激趣引入 1、师谈话: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多有趣的问题。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梅花鹿、小青蛙,还有大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3、激发兴趣:你想去参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板书:森林聚
5、会)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贴竹笋)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那你想怎样分?下面请你用 10 个学具代替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现在开始。3、学生动手操作,师转着看,你是怎样分的。4、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为什么?)对学生的各种分法进行比较。5、谈话: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那么,从这些不同的分
6、法中,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你看这一种,(用红笔描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活动二:巩固练习(动手实践二)1、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继续用这 10 个学具帮助熊猫平均分竹笋。(学生分竹笋。)2、请你们拿出自己喜欢的 6 个学具,把他们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几个学具?还是这 6 个学具,如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几个学具呢?(学生小组合作分一分、摆一摆,互相检查一下)3、练习:狮子大王说:“小朋友们,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课件出示)生回答并说出理由。4、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活动三、分桃子 1、提问:就在大熊猫津津有味的吃着竹笋的时候,其他小动物们着急了。你看,
7、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请你想想,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打开课件)2、强调:要把 20 个桃子平均分给 5 只猴子,想一想,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每份分几个桃子?请小组合作,继续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注意: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3、小结: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子 4 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活动四:分萝卜 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元选取
8、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的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课时年级二年级课题一信息窗教学目标课时备课学科数学1、(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2、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吃的非常开心。活动五、分松果 1、生动手分一分,交流。2、小结:你们真棒,帮助小松鼠解决了一个小难题
9、,小松鼠说谢谢你们。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明白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时,狮子大王说:“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每个小组分一个礼品袋)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活动六、自主练习狮子大王考考你:大王说:“请每组的小组长打开袋子,每个组员一件礼物,这时你会发现每人有一张画有苹果和果盘的数学题,原来狮子大王要考考你。请看题:把 12 个苹果,平均放在 2 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还是这 12 个苹果,如果平均放在 3 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如果平均放在 4 个果盘里呢?下面听好要求:请你按照狮子大王的要求,平均在果盘里画苹果。现在开始。五、作业布置 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的开始是
10、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元选取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的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课时年级二年级课题一信息窗教学目标课时备课学科数学导
11、学小计 课时备课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第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课题:信息窗 2 总 10 课时第 3-4 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 0 的除法。2、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 0 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有关 0 的除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资料来源 复案 资料来源 3 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
12、元选取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的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课时年级二年级课题一信息窗教学目标课时备课学科数学1、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出问题,复习“平均分”:什么是平均分?把 8 个桃子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里放几个?学生思考,与同学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3
13、、观察情境图,讨论:来了多少只小猴?多少只小熊?怎样排队?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给小熊和松鼠分组。二、指导探究,学习新知 1、指导学生解决问题:12 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指名汇报:12 只小熊,每 4 只一行,能排 3 行 12 只小熊,平均分成 3 行,每行排 4 只。2、指导学生解决问题:30 只松鼠跳拉手舞,怎么分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用学具摆一摆,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后汇报:30 只松鼠如果每组 6 只,可以分成 5 组。如果平均分成 5 组,每组 6 只。3、分组之后,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像刚才这样
14、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4、讲解除法算式:要分的数是 30,写在除号前面,叫做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 6 写在除号的后面,叫做除数,分得的结果是 5,写在等号后面,叫做商。5、教师将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出来。30 6=5 读作:30 除以 6 等于 5 30 5=6 读作:30 除以 5 等于 6 6、引导学生按教师的示范将小熊的分组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2 3=4 读作:12 除以 3 等于 4 12 4=3 读作:12 除以 4 等于 3 三、课堂练习 1、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 1 题。学生仔细观察图,思考完成题
15、目,再交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 3=2 12 2=6 2、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 2 题。圈一圈,填一填。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的除法和初步感知余数本单元选取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结安排合理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结的重要依据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
16、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措施谈话法讲授法课时划分课时年级二年级课题一信息窗教学目标课时备课学科数学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导学小计: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第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课题:信息窗 3 总 10 课时第 5-6 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 0 的除法。4、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有关 0 的除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资料来源 复案 资料来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数学 年级 上册 第五 单元 森林 故事 乘法 初步 认识 备课 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51931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