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知识点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_经济-会计.pdf
《健康评估知识点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_经济-会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知识点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_经济-会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热 发生机制 1 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2 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产热增多散热减少)病因 1感染性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低热:37.3 38 2、中等度热:38.1 39 3、高热:39.1 41 4、超高热:41以上 1、低热:37.3 38 2、中等度热:38.1 39 3、高热:39.1 41 4、超高热:41以上 四、临床表现(1)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畏寒 2、高热期:产热散热,皮肤血管扩张,皮
2、肤潮红、灼热 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皮肤潮红 (2)发热对机体的影响(3)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热型:发热时绘制于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类型。各种热型:1、稽留热:(1)特点:3940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24h 波动2,但在正常水平以上。(2)临床意义:败血症、化脓性感染。3、间歇热:(1)特点:体温骤然升高,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到正常水平。高热与无热交替反复发生。(2)临床意义: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1)特点:骤升达 39以上,持续数日,骤降至正常水平。(2)临床意义:回归热、霍奇金病。5、波状热:(1)特点:渐升达 39以上,持续数日,渐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
3、渐升,反复发生。(2)临床意义:布鲁杆菌病。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1)特点:无规律(2)临床意义: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图示见书 P16,17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病原体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2 体液不足: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或液体量摄入不足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机体物质消耗量增加,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4 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惊厥 疼痛 临床常见疼痛的病因 1)头痛 1 颅内病变 2 颅外病变 3 全身性疾病 4 神经官能症 2)胸痛 1 胸壁疾病 2 呼吸系统 3 心血管系统疾病 4 纵膈疾病 3)腹痛 临床表现 1 头痛 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
4、护理诊断 1、急性/慢性疼痛 2、焦虑:与疼痛迁延不愈有关 3、恐惧(三)水肿 一、定义 液体在组织间隙过多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隐性水肿:组织间液积聚较少,体重增加在 10%以下,指压凹陷不明显显性水肿:体重增加在 10%以上,指压凹陷明显 以手指加压被检查部位皮肤,若加压部位组织发生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指压后无组织凹陷,为黏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病因:右心衰竭特点:首见于下垂部位,重者见全身性水肿合并胸水和腹水(2)肾源性水肿(3)肝源性水肿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特点:首见于踝部向上蔓延,多见腹水(4)营养不良性水肿病因:营养不良进
5、出特点:自足部全身,伴消瘦、体重减轻 四、相关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2、皮肤完整性受损 3、活动无耐力 4、潜在并发症(四)失水 一、定义:体液丢失所致的体液容量不足。二、病因:1、摄水不足 2、排水超过机体调节能力 3、水钠调节机制失调 三、分类 1、高渗性失水(1)水摄入不足:危重病人补液不足,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2)水丢失过多: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大量出汗、气管切开;肾失水过多: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大量渗透性利尿 2、低渗性失水(1)肾失水失钠过多: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排钠利尿剂使用过量 (2)胃肠道失水失钠过多:反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3)其他:高渗或等渗失水治疗过程
6、中补充水份过多 3、等渗性失水(1)胃肠道失水过多:急性腹泻、胃肠减压、剧烈呕吐(2)其他:大面积烧伤、反复大量放胸水、腹水(1)高渗性失水:1、口渴明显,尿比重升高;2、重度失水:出现脱水热、嗜睡、抽搐和昏迷(2)低渗性失水:1、低钠血症:手足麻木、肌肉痉挛、恶心、呕吐 2、口渴不明显,尿比重下降,3、血容量不足出现早而明显,4、重度低钠血症可致脑细胞水肿而出现意识障碍(3)等渗性失水:较早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五)呼吸困难 二、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 1、气道阻塞 痉挛、水肿渗出 2、肺部疾病 炎症、脓肿、不张 3、胸廓疾病:畸形、积液 4、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炎、麻痹、重症肌无力,5、膈
7、肌运动障碍:腹水、胃肠胀气(2)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3)中毒:吗啡、巴比妥、一氧化碳 4)神经精神因素:外伤、脑出血、脑炎(5)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 临床分类及特征(一)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1)发生机制:大气道狭窄、梗阻。(2)特点: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延长、三凹征、哮鸣音。(3)病因: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等。(4)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可出现明显凹陷。2、呼气性呼吸困难(1)发生机制:小支气管狭窄,肺组织弹性减弱。(2)特点:呼气费力,吸气时间延长伴哮鸣音。(3)病因:哮喘、肺气肿。3、混合性呼吸困难(1)发生机制:肺呼吸面积减少。(2)特点:呼吸浅快,
8、吸气、呼气均感费力。(3)病因:肺纤维化、大面积肺不张、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1、左心功能不全(1)原因:肺淤血、肺泡弹性降低。(2)特点:呼吸困难于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后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病情较重者常被迫取半坐位或端坐呼吸。(3)急性左心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右心功能不全(1)体循环淤血,肝肿大和胸、腹水使呼吸运动受限,右心房与上腔静脉压增高,及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兴奋呼吸中枢所致。(2)患者常取半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1、酸中毒深大呼吸 2、急性感染呼吸快速 3、镇静类药物中毒呼吸抑制 呼吸浅表 呼吸节律异常(四)神经精神
9、性呼吸困难 1、神经性:深而慢呼吸,呼吸节律改变 2、精神性(癔症):呼吸频速浅表,伴手足搐溺症(五)血液源性呼吸困难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四、相关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形态 2、活动无耐力 3、气体交换受损 4、自立缺陷 5、语言沟通障碍(六)咳嗽与咳痰 二、病因一)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受到气体、异物、炎症、肿瘤、出血等刺激。二)胸膜疾病:各种胸膜炎、气胸等刺激。三)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肺水肿、肺栓塞等的刺激。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三、临床表现一)咳嗽的性质干咳:咳嗽无痰或是少痰。常见咽炎、胸膜炎、急性支气管炎
10、早期。、湿咳:咳嗽伴有痰液。常见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二)痰液的性质:1、痰的性质分为:黏液性、浆液性、脓性、黏液脓性、血性等。(1)正常为白色粘痰:(2)粘液性慢性炎症(3)浆液性渗出 4)脓性感染;粘液脓性、浆液脓性 5)血性支扩、肺结核、肺癌等 2、按成分的不同分为:白色、铁锈色、黄色、粉红色、浅绿色。(1)黄色或黄绿色大量脓细胞或绿脓杆菌 2)红色或红棕色血液或血红素 3)粉红色急性肺水肿 4)铁锈色含铁血黄素(大叶性肺炎)5)果酱样肺组织坏死分解物(阿米巴肺脓疡)6)黑色大量灰尘 四、相关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 2、活动无耐力 3、睡眠形态紊乱(七)咯血 (一)呼吸
11、系统疾病 1、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梗塞、肺脓肿等。(二)循环系统疾病 1、二尖瓣狭窄(风心病):少量咯血或血痰。2、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3、肺梗塞(剧烈胸痛、咯血、休克):粘稠暗红色血痰 4、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三)其它系统疾病 1、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障、血友病等 2、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 4、其它:子宫内膜异位症(气管、支气管)、替代性月经等 三、临床表现(一)咯血量 1、少量:痰中带
12、血100ml/日;2、中等量:每日100-500ml,伴有喉痒、胸闷、咳嗽等症状;3、大量:咯血量500ml/日或一次咯血量 300500ml。咯出满口血液,伴有呛咳、脉速、出冷汗、面色苍白、恐惧等。主要见于:肺结核空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肿等。(二)咯血的颜色和性状 1、鲜红色肺结核、支扩、肺脓肿、支气管内膜结核、出血性疾病、二尖瓣狭窄等。2、铁锈色大叶性肺炎、肺吸虫病等。3、砖红色胶冻样克雷伯杆菌肺炎 4、浆液粉红色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5、粘稠暗红色肺梗塞等(三)并发症 1、窒息:常见于急性大量咯血、极度衰竭无力咳嗽、应用镇静剂;表现气促、胸闷、紧张、惊恐、大汗淋漓、面色青紫。2
13、、肺不张:胸闷、气促、发绀等。3、继发感染:发热、肺部啰音。4、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少尿、脉搏增快。四、相关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2、有感染的危险 3、焦虑 4、体液不足(八)发绀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1、中心性发绀 肺性发绀:通气、换气障碍,使氧不能进入或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如慢支、肺气肿、肺炎。心性发绀:右到左的分流未经肺部氧合的静脉血体循环。分流量 心排出量的1/3 时发绀,如先天性心脏病。特点:全身性发绀,粘膜发绀,发绀部位皮肤温暖,伴有杵状指及红细胞增多。2、周围性发绀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血流缓慢,单位时间内耗氧增加。如右心功能不全 缺血性
14、周围性发绀:循环血量不足,肢体动脉闭塞。如休克、雷诺氏病、闭塞性脉管炎。周围毛细血管收缩:寒冷 特点:肢体末梢和下垂部位发绀,发绀部位皮肤温度低,按摩或加温后发绀可消失。3、混合性发绀:中心性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并存,常见于左右心衰和全心衰竭,或心肺合并周围循环衰竭者。三、相关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2、气体交换受限 3、低效性呼吸形态 4、焦虑/恐惧(十一)呕血与黑便 病因 1、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 2、血液疾病 3、急性传染病 4、其他:最常见消化性溃疡;第二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第三急性胃粘膜病变 临床表现(一)呕血与黑便 1、过程:上腹不适呕血性
15、胃内容物黑便 2、呕血的颜色:(1)鲜红或暗红色出血量大或在胃内停留时间短(2)咖啡色出血量小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 3、黑便颜色:(1)紫红色量大或肠内停留时间短(2)黑便量少或肠内停留时间长4、出血量(1)出血量 10%-15%:可有头昏、乏力(2)出血量20%:可出现心悸、脉搏增快(3)出血量30%:可发生休克 出血程度(1)隐血试验(+):出血量 5ml以上 2)黑便:出血量 5070ml 以上 3)呕血:胃内积血量 250300ml 以上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改变 2、活动无耐力 3、恐惧 4、潜在并发症 5、有误吸的危险(十三)腹泻 病因(一)急性腹泻 1、肠道疾病 2、急性中毒
16、3、全身性感染 4、其他(二)慢性腹泻 1、消化系统疾病 2、全身性疾病 3、药物副作用 临床表现 1、病症特点 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每日排便次数可达 10 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将长,每日排便数次。2、病症后果 急性腹泻: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局部问题:肛周糜烂及破损。相关护理诊断 1、腹泻 2、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十五)黄疸 一、定义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增高,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1、正常 血清 胆红 素:1.717.1 mol/L2、隐性黄疸:17.1 34.2 mol/L
17、3、黄疸:超过 34.2 mol/L 病因 1、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过多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损 3、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排出受阻 临床表现(1)溶血性黄疸:症状较轻,皮肤呈浅柠檬黄,急性溶血时有高热、寒战、贫血、急性肾衰竭。(2)肝细胞性黄疸:皮肤和黏膜呈深金黄色、乏力、食欲减退、身体不适疼痛等。(3)胆汁淤积性黄疸:黄疸多较严重,皮肤暗黄色,完全梗阻,尿液如茶色,大便呈白陶土色。胆汁淤积皮肤瘙痒,维生素 K吸收障碍出血。相关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3、自我形象紊乱 4、焦虑(十九)意识障碍 病因 1、感染性因素(1)颅内感染(2)全身严重感染 2、非感
18、染性因素(1)颅脑疾病(2)内分泌与代谢障碍(3)心血管疾病(4)中毒(5)物理性和缺氧性损害 三、昏迷的临床分级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作出痛苦的表情,或是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中度昏迷:对周围的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的刺激可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深度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临床表现(1)嗜睡:程度轻微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睡眠,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各种反应,反应迟钝。(2)意识模糊:程度深于嗜睡。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是时间、人物、地点
19、等定向能力发生障碍。3)昏睡:接近不省人事。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烈的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4)昏迷: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 5)谵妄:为一种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功能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语言杂乱。(6)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1、感知能力、环境识别能力改变易受伤害、生活处理能力改变 2、无自主运动肢体挛缩、畸形,压疮,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 3、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经口进食:口腔炎、营养不良 肺部炎症 4、不能控制排便、排尿压疮、尿路感染 5、家庭压力 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模糊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口腔黏膜受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评估 知识点 资格考试 资产评估 考试 经济 会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