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高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2 北京卷 9)已知 33As、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 S2 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答案:C 2(2012 北京卷 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中的物质 中的物质 预测的现象 A 淀粉 KI 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变化 C AlCl3 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氨水 红纸条褪色 答案:A 3(2012 福建 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 NH4Cl 反
2、应生成 NH3 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答案:B 4(2012 山东 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 是弱酸,所以 NaClO 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 溶液,可制得 Fe(OH)3 胶体 C HCl 溶液和 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 HCl 和 NaCl 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 NaCl 溶液得到 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 NA 个电子(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B 5(2012 山东 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Cl2、SO2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3、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SO42 C Fe 与稀 HNO3、稀 H2SO4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 HCl、NH3 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答案:D 6(2012 上海 5)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 溶液 B Na2S 溶液 CCuSO4 溶液 DH2SO3 溶液 答案:B 7(2012 上海 13)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 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
4、利用率 D该反应采用 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 答案:A 8(2012 上海 15)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 KMnO4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己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 处变蓝,b 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 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 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 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 Cl 答案:D 9(2012 上
5、海 1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是氨气发生装置 B是氨气发生装置 C是氨气吸收装置 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答案:B 10(2012 天津 3)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SO4 水溶液显中性 BSiO2 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 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 在足量 Cl2 中燃烧生成和 FeCl2 和 FeCl3 答案:C 11(2012 新课标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 C某溶液加入 CCl4,CC1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
6、 D某溶被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 答案:A 12(2012 浙江 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HI=2FeCl2+I2+2HCl;2Co(OH)3+6HCl=2CoCl2+Cl2+6H2O 2Fe(OH)2+I2+2KOH=2Fe(OH)3+2KI;3I2+6KOH=5KI+KIO3+3H2O 复分解反应:2HSCN+K2CO3=2KSCN+CO2 +H2O;KCN+CO2+H2O=HCN+KHCO3 热分解反应:4NaClO 3NaCl+NaClO4;NaClO4 NaCl+2O2 下
7、列说法不正确是: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Co(OH)3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I2 KIO3 C热稳定性:NaCl NaClO4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H2CO3 HCN 答案:A 13(2011 江苏高考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答案:A 14(2011 江苏高考 9)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
8、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大 B.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 D.图 4 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中的物质中的物质预测的现象淀粉溶液浓硝酸无明显变化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变化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湿润红纸条饱和氨水红纸条褪色答案福建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电解质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溶液可得胶体溶液和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和均是离子化合物电解溶液得到标准状
9、况理论上需要转移个电子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山东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均能使品红溶说明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分别充满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答案上海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答案上海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15(2011 山东高考 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答案:A 16(双)“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10、CO2 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 CO2 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答案:AD 17(2011 上海 6)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答案:A 18(2011 上海 7)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 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Ba(OH)2 B B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