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6.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6.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蝙蝠和雷达(节选)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仿照()重复() 阻碍()2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
2、的?_3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启示吗?_ (二)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4写出这段话的大意。 _ _5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用“_”在文中画出来。6因为_,
3、所以昙花不适宜在白天开花;因为_,所以昙花也不适宜在深夜开花。(三)小竹笋小竹笋,细腰身。春风吹,春雨淋。长得直,长得壮。长成青竹把胸挺。7小竹笋长什么样?_ _ _8小竹笋是怎样长成青竹的?_ _(四)自己去吧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小鸭说:“妈妈,我要洗澡。”妈妈说:“池塘大着呢,自己去洗吧。”这样,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说:“妈妈,山那边怎么样啊?”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这样,小鹰学会了飞翔。9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字填空。例:果子(多) 池塘(_) 风景(_)10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小猴 看风景 学会爬树
4、小鹰 洗澡 学会游泳小鸭 摘果子 学会飞翔11选一选。妈妈为什么要孩子们自己去做呢?( )(填序号)A妈妈不愿意孩子们给自己添麻烦。B妈妈希望孩子们学会生活的本领。12我也是个独立好学的孩子。我会_ _,还会_ _。(五)爱的教育我很荣幸,拥有一位当老师的母亲,她对我的馈赠是双重的。受到欺负四年级时的一天,厄运降到了我的头上。当时,我正顺着小路骑自行车回家,等我听见弗兰基兄弟俩大嚷大叫地从后边冲过来“快滚开,我来了”时已经来不及躲避了,被他狠狠地撞入路边的一条深沟里,自行车又重重地压在我身上,直跌得鼻青脸肿,头上还磕了个大包。弗兰基兄弟俩见大功告成,便幸灾乐祸地打着呼哨,扬长而去。我匆匆赶回家
5、,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看着我,想了想后说:“明天我找他俩谈一谈。 第二天,妈妈下班后,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他们再也不会来欺侮你了。”我想,妈妈一定是报告了警察局长。但是,妈妈告诉我的是另一回事:“今天,我先去翻阅了弗兰基兄弟俩的档案材料,发现他们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母亲现在也不知所踪,兄弟俩是靠一个姑姑养大的,生活条件很差,小时候常常遭到别人的欺负。”“你知道我做了什么吗?课后,我把弗兰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是否愿意当我的助手每天替我准备些教具,我会为此给一些报酬。另外,如果工作完成得好,周末时我还会让你和他们兄弟俩一道去看电影”“我?我跟他们一起去看电影?”出于愤怒,更出于畏怯,
6、我当即表示反对,我不去。”“不,你应该去。”妈妈劝我,“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尊重,只有爱才会教会他们去爱。” 到了周末,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们彼此都很窘。我偷偷瞥了弗兰基兄弟俩一眼,嗬!竟是一副规规矩矩、颇有教养的神色了。正疑惑时,弗兰基还很郑重地向我道歉,他还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去欺侮任何人了。这破天荒的奇迹倒把我弄得怪不好意思了。说来奇怪,这以后,弗兰基兄弟俩真的如脱胎换骨了一般,彻底改邪归正了。13默读以上文章,想一想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仿照第一部分,给第二、三部分补上合适的小标题,写在文中的横线上。14读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想一想“四年级时的一天,厄运降到了我的头上”中的“厄运”是指_
7、 _。15读读文章的第三部分,想一想“这破天荒的奇迹倒把我弄得怪不好意思了”中的“破天荒的奇迹”是指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下来。16你觉得创造“破天荒奇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妈妈去翻阅了弗兰基兄弟俩的档案,很同情他们。B妈妈让弗兰基兄弟当助手,还给他们报酬。C妈妈给予弗兰基兄弟关爱与尊重17读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描写妈妈语言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妈妈是一个_ _的人。18文章的开头写道“她对我的馈赠是双重的。”读完文章后,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_ (六)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
8、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9给两段文字分别加一个小标题。_ _ 20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的理解正确的是( )A抱回两个孩子,活动剧烈,所以心跳厉害。B看见了死人很害怕,惊魂未定,所以心跳厉害。C没经商量擅自抱回两个孩子,怕丈夫回来责怪。D把人家的孩子抱走了,怕西蒙的鬼魂来找麻烦。21用“_”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22“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有一条歇后语同这个词语的意思很相近
9、,请把它写下来。2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_ _(七)蚂蚁的习性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些认识。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他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特别猛烈热烈。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分析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
10、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闻到这种气味()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24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搬兵:_归途:_25在文中的( )里加上关联词语。26用“”线画第四自然段中的中心句。27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划掉。28分段,用“”线分段,写出段意。_29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_(八)屋顶上的
11、月光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艰苦。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 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家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 虽然来到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了一位教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 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
12、勒。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奋使他很快脱颖而出。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提出了请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
13、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的变奏。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向往。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眼泪潸然而下。他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以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少年终于一偿夙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 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
14、那么艰苦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30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欣喜若狂:_ _美梦成真:_ _31你最喜欢或欣赏巴赫的哪些精神品质?_ 32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觉得与巴赫相比,生活富足、条件优裕的你在追寻理想的途中最缺乏、最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是什么?_ 33文中有很多语言优美、或者富有哲理的语句,
15、你最喜欢哪一句?请摘抄积累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自己喜欢这个句子的原因。喜欢的语句:_ 原因:_ _(九)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横贯()。再近些,只见(),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4按原文内容填空。35这段话按照由_及_的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我是从_、_这两个词语中知道的。36文段第句的后一个分句描写的是大潮的_,除此之外,文段其余内容描写的是大潮的_。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浪潮比作_、_、_,大潮的壮观让作者不由地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我能摘抄一句:_。37唐朝诗人刘禹锡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理解 六年级 小升初 语文 阅读 理解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