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模块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高考语文复习 模块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 模块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三 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 训练 9 写景 抒情 比较(时间:80 分钟 分值:80 分)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11 分)咏檐前竹 沈 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注】箨:笋壳。离离:竹节历历分明之貌。(1)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5 分)答:_ _(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檐前竹”怎样的品格?请作简要分析。(6 分)答:_ _【答案示例】(1)诗歌一、二句写“檐前竹”拔节抽枝,当竹茎拔节而出时,笋壳就垂脱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
2、就长出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挺拔地站立“檐前”的生长过程。(2)第一问:通过想象将“檐前竹”拟人化,让“檐前竹”自己倾诉心声:“我所仰慕的是君子的风仪,而不是花前月下的池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诗歌鉴赏】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出它的清姿,反衬出它的品格,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个人身世的感慨。前四句描绘“檐前竹”
3、的生长态势,带有强烈的动感。“风动”两句,不直接写竹,只从露珠滴阶、竹影参差中烘托出它的风韵。结尾两句,采用“檐前竹”自己倾诉的方式,既情意动人,又含蕴不露,较之于直赞之语,似乎有更多的情韵。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8 分)燕子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4 分)答:_ _(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4 分)答:_ _【答案示例】(1)比喻(或
4、象征),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喻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对比,如“流水急”与“白鸥闲”形成鲜明对比,为暗喻世事、抒发感慨奠定了基础。对偶,如“六朝”对“终古”,“流水”对“白鸥”,“急”对“闲”,使语句整齐,节奏鲜明,表意更为凝练生动。(2)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山,暮霭渐渐笼罩大地,他却浑然不知。诗人借钓者的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之情。【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咏古诗”。首联将陡峭的岩壁、缥缈的阴云、孤亭一一呈现,衬托出燕子矶的奇绝,但因有阳光的照射便在凛冽中给
5、人带来一丝暖意。颔联和颈联分别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描写景物,尾联是“点睛”之笔,也是本诗诗眼所在,“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悠闲的垂钓老者的形象一出,整首诗变得灵动、鲜活起来,生机盎然,老者为何垂钓也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沈约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注箨笋壳离离竹节历历分明之貌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分答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就垂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
6、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挺拔地站立檐前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诗歌鉴赏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出它的清姿反衬出它的品格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注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注】可人:知己。(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并分析诗人选取这两件事来写的原因。(4 分)答:_ _(2)宋诗重理趣,请说说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3 分)答:_ _【答案示例】(1)“此”指:读起来饶有兴味的书容易读
7、完,谈起来十分投机的好友却偏偏不来。原因:读书交友历来是文人日常生活中最平常而最有意义的事情。(2)人生中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诗歌鉴赏】本诗通篇以议论为主,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具体感触。首句“书当快意读易尽”,人逢喜事精神爽,快意时,阅读效率倍增,往往很快就把书读完了,因而不免觉得未尽兴。第二句“客有可人期不来”,“可人”,即可心合意之人,亦即良友,“期不来”,欲晤良友而不得。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希望能同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第三句,诗人以好书易尽、可人不来这两件事,推出“世事相违每如此”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8、,用以说明世事多舛,人生难得事事如愿。这一句貌似达观,其实诗人内心充满了忧愤。第四句紧接以“好怀百岁几回开”,言人生百年,真正高兴之时能有几次?带有洞穿世事人生的禅理,可视为对人的劝导,也可视为诗人对自己的安慰。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出 栈 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沈约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注箨笋壳离离竹节历历分明之貌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分答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就垂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
9、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挺拔地站立檐前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诗歌鉴赏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出它的清姿反衬出它的品格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注】送险亭:在栈道终点处。陈仓: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分)答:_ _(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4 分)答:_ _【答案
10、示例】(1)夸张,拟人,走出险境后,回首走过的险峰,它们好像在飞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走过险途之后的轻松、欣慰和愉悦的心情。(2)打破历险在前、喜悦在后的常规,先写喜悦,后写历险。在人生征途上,如果处于逆境,一定要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这样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诗歌鉴赏】这首诗的布局别具匠心。按常理,应是历险在前,喜悦在后,而诗人却做了相反的安排。人们在大难面前,考虑的往往是如何战胜它,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有在享受了胜利的喜悦之后,抚摸伤口之时,才感到先前的经历竟是如此艰险。诗人这样写,给人以新奇,给人以欣慰,确实高明。另外,修辞手法用得也极为巧妙。“马嘶人语乱斜阳”“斜阳”怎么会“乱”呢
11、?那是诗人在欣喜若狂中的错觉,突出了他出栈后的欣喜之情。“万峰飞舞下陈仓”“万峰”怎么会“飞舞”呢?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山势的险峻。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1)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沈约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注箨笋壳离离竹节历历分明之貌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分答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就垂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
12、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挺拔地站立檐前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诗歌鉴赏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出它的清姿反衬出它的品格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答:_ 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出颔联中描写的意象“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等;其次要分析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画面“凄凉冷清”的特点。解答第二问,关键是
13、要认真分析颔联中的关键词语,如“落叶”、“他乡”、“寒”、“独”等,从而概括出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答案示例】描写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秋雨之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4 分)答:_ 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准确判定此诗五、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是衬托;二要认真分析诗句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的,即第五句以动衬静,第六句以有衬无;三要分析诗句运用衬托的作用,即第五句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作者的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第六句
14、衬托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答案示例】衬托(反衬)的手法。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更加细致地写出了作者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的情状;第六句以有衬无,以一个绝迹尘世的僧人邻居衬托自己的孤单无依,更加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诗歌鉴赏】此诗纯写闭门寂寞之感。首联写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颔联写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位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颈联写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诗人孑然一身,孤单无助,与
15、野僧为邻。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这里率直地道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沈约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注箨笋壳离离竹节历历分明之貌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分答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就垂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挺拔地站立檐前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
16、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诗歌鉴赏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出它的清姿反衬出它的品格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 总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杂诗(其二)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1)上面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_ _(2)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_ _【答案示例】(1)江诗更侧重思归,归心似箭。诗人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复习 模块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篇名句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 高考 语文 复习 模块 古代 诗歌 鉴赏 名篇 名句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