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名词解释法律婚姻法2_法律-案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闻心理学名词解释法律婚姻法2_法律-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心理学名词解释法律婚姻法2_法律-案例.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章 1 新闻传播者: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新闻工作者,国际新闻界大多称之为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指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 2 采访对象: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来源,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索取情况的对象,包括被报道对象、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等。3新闻传播活动:即新闻活动,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4新闻心理:是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到的反映,它是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5 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6 整体性原则:又称
2、系统性原则,是指把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揭示新闻心理发展的总体规律 7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8 现场观察法:是指亲临新闻活动现场,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9 访问调查法:是指通过开座谈会或访谈或问卷等方法直接获得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受众双方的自我陈述、从而达到认知其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 10档案分析法:又叫个案分析法,是指根据对新闻工作者或采访对象的档案、新闻作品、日记、传记等文字或录音材料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 11心理测验法:是指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对
3、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进行测验,从而了解其心理特点额规律的方法 二章 1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2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3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 1913 年创立的,该学派的理论观点是:否定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旧范式,竭力强调人的心理现象产生的两个极端,即刺激(环境因素)-反映(人的行为)4 认知心理学: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是纽厄尔和西蒙。从广义上说,它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心理学,从狭义上看,它就是通过所说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5 注意:即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
4、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就是说,在某一时刻内,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 6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及其过程,思维这个概念,一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思维的过程,叫思考,一种是思维的结果,叫理性认识或思想 7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8 角色理论:它属于符号互动论的一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 9角色:又称“社会角色”,是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是 20 世纪 20 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德首先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 10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表现出的特定的行为
5、期望。11角色内部冲突:是由角色承担者内部的矛盾引起的冲突,是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 12 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是指不同的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地或隐蔽的进行角色互换,皆在认知、体验与己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 13移情:指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知道而且体验到他人的角色,通俗的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它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 14刺激物:心理学认为,刺激物是所有作用于认识主体感官的东西,新闻活动中,新闻事实是使新闻记者产生心理活动的客观刺激物 15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
6、能满足人们知晓的、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16新闻定义: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章 1 素质:从内涵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完整的身心系统,不仅有先天禀赋,同时也是后天社会实践的结果,可以说,它是有机体先天和后天活动形成的“合金”。从外延看,由于素质不仅是生理、心理的层次结构,而且也是在社会活动构建起来的,因而,人们在后天的成长中形成的一些也可以归入素质之列,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 2心理素质: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 3 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
7、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4 能力:是智力的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5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 6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或曰内动力。7 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色的反映形式,即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8道德情感:属于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它是和人们已有的道德观念相联系的 9向性: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家对
8、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 10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1情商:即情趣智商,EQ,这一概念是与传统的智商 IQ 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情趣智商的高低。12社会技能:用于描述个体在人际关系层次上同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的术语,即我们日常所说的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 四章 1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者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记者发现、认知、判断有价值新闻的一种特色能力,属职业敏感 2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是我们有意识地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因此,直觉像是思维的“感觉”,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用直
9、觉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所以直觉也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 3 顿悟现象:在一系列心里准备条件“万事俱备”又有了可以打开思路的“钥匙”的典型诱因之后,新闻敏感爆发的时机来临了,一般来说,它是在典型诱因出现的那一刹那,新的认识、新的观点,以喷发的形式从头脑里闪现出来,这种思路顿开的现象称为顿悟现象 4定向-探究反射:在新闻采访中,当了解、认识某个事物的动机给记者的思维提出任务后,这个动机也会动员记者全身心的投入这种活动,去围绕这个思维任务做心理准备 5尝试性思考:当以个陌生的,新奇的事物摆到记者面前时,记者不能一下子就思考到它的实质与特点,一般都是先得出种种猜测、种种假设,然后根据知识、经验
10、与现场得到的材料,把不正确的不确切的猜测和假设一个个排除,这种猜测和假设的过程就是尝试性思考 6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7 角色:是用以分析个人在不同情况中的行为方式,“某一角色,即是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8 人际互动:当记者访问采访对象时,他的身份、打扮。仪表、言谈举止等以“第一印象”的方式反映在采访对象那里,采访对象也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反应记者的“刺激”,双方的心理就形成了互相感应的局面,这种互动刺激的局面构成了采访中心理活动的主线 9人际关系: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的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10言语互动:是双方互动的表现形
11、式之一,在记者访问中,言语是交往的主要手段,表现为一种记者提问对方回答的互动过程 11角色互动:对于采访活动来说,记者和采访对象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记者是提问者,是主动的一方,采访对象是应答者,是被动的一方,记者的角色代表群众和受众,采访对象的角色代表个体和某个群体时,对方才实现了角色互动 12 人际吸引规律: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喜欢”是人际关系亲密性的调节器,人与人之间主观感受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采访对象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来源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索取情况的对象包括被报道对象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等新闻传播活动即新闻活动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于新闻
12、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整体性原则又称系性原则是指把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揭示新闻心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访问调查法是指通过开座谈会或访谈或问卷等方法直接获得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受众双方的自我陈述从而达到认知其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到和体验到的、直接和间接的、实在的和希望的相互依存关系,是这种规律的基础 13时空上的接近:往往是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加深了解的一个客观外在条件,时空上的接近更利于在互动过程中自然
13、而然地处理好各种关系 14非言语互动:是除语言互动外,双方互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访问中可以看成是双方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双方的表情,、手段、体态等直观地传递个人的态度、情绪 15社会认知效应:在采访的认知过程中常常有偏差、错觉出现,这些偏差、错觉都是有规律性的,利用这种规律引导采访心理的反应就是社会认知效应 16首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前面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17 近因效应:又叫“最近效应”,是指双方在最近交往中的印象对交往关系的影响,它是以最后的印象否定以前的看法 18知觉定势:指人在认知外界事物的时有一种预测性的心理
14、活动,这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知觉事物的心向 19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20思维的敏捷性:指人在思维过程中迅速发现问题和当机立断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社会刻板印象:是人们由于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的对不同的人群认知的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是人们沿袭下来的,未必有事实根据的看法 22社会定势:是因社会现象而形成的定势,是在采访活动中主要表现的定势 五章 1新闻写作心理:是新闻记者在对新进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和外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 2内化:由体外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向智慧、意识方面进行转变的过程 3外化:人们将内部的
15、心理活动转化为外部活动形式的过程 4 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本质力量”的书,指记者心理的本质力量寓于其所特有的劳动产品即新闻作品之中 5 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新闻采访结束后,进入写作这一时段的完整状态的心理特征,指记者在写作某个新闻作品时,内心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6 认知因素: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在理智上认识得是否完整、准确,写作目的是否正确,记者对所报道的后果是否明了 7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8激情:激烈、短暂的情绪体验 9应激:由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所引起反应的情绪状态 10新闻写作最佳时间:指记者个体思维较为活跃,精力较为充沛,注意力较为集中,
16、感知事物能力较强的一段时间 11写作意图:即新闻记者通过某一作品写作达到其目的的打算,狭义上,指通过某一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 12受众意识:立足于受众,为受众服务的意识 13形象思维: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14理性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内在的联系的认识过程 15综合思维:既运用形象思维,又运用抽象思维,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抽象概括 16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17发散思维:围绕某项任务,进行思维的发散,产生某些新奇、独特的观点 18聚合思维:人们依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
17、方法去解决问题,思维的方向是向着一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对事物规律有透彻的认识或产生某种符合逻辑的结论 19理论驱动归纳:是指通过采访活动实现事先已制定好写作意图和计划的思维策略,它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 20材料驱动归纳: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或突然发生的事件,从事实材料直接引出新的考虑 21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 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采访对象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来源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索取情况的对象包括被报道对象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等新闻传播活动即新闻活动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于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
18、缘学科它是研究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整体性原则又称系性原则是指把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揭示新闻心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访问调查法是指通过开座谈会或访谈或问卷等方法直接获得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受众双方的自我陈述从而达到认知其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六章 1编辑工作:编辑人员对资料或现成作品的整理、加工及编辑、组合。2 新闻编辑心理:一般是指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的心理,从编辑心理角度探讨编辑心理特征,心理过程等心理现象 3胆识:是人格力量的表现,它
19、是人的态度倾向和行为的结合 4新闻编辑的“胆”:新闻编辑应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是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二是具有果敢镇定的精神 5新闻编辑的“识”:是指认识、见识,是胆量产生的基础和动力,主要表现为甘为“他人做嫁衣裳”和独具慧眼 6独具慧眼:是编辑在智能智慧方面有见识的表现 7向性:是心理学家对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 8 独立于场的人:一般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能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作为参照标志,确定对事物的态度额自己的行为 9依存于场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的人 10新闻编辑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者具有较高的认知改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心理学 名词解释 法律 婚姻法 案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