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
《2015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5分)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中位置是(28.2N,84.7E)。据此完成13题。1.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知识。解答时应掌握的关键点是: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2、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甲丁位于赤道以北,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度,甲和丁为北纬度;四地都向东增大为东经度,乙地和丁地为84.7E,综合上述只有丁符合(28.2N,84.7E)。答案:D2.关于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化于西半球、南半球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解析:本题考查了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向东到160E之间的范围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之间的范围为西半球。北纬度为北半球,南纬度为南半球。84.7E经线位于20W以东
3、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28.2N纬线,北纬度位于北半球。答案:B3.小华从网上查到,地震发生时尼泊尔当地时间是4月25日12时许,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的差异D.气候的差异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读题干要求可知尼泊尔当地时间是4月25日12时许和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地方时不同,这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答案:A4.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海拔高于b处B.a、b两地相对高度400米C.河流自北流向南D.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解析:本题考查了等高线知识。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
4、突出方向相反,可快速得出为D选项。河流形成于山谷中,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所以a处海拔低于b处,b选项错误。a、b两地相对高度无法确定,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答案:D2013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构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叉。读图,完成57题。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abcd依次经过的海或洋的名称是( )A.大西洋一印度洋一黑海一地中海B.印度洋一太平洋一红海阿拉伯海C.太平洋阿拉伯海一红海一黑海D.太平洋一印度洋一红海一地中海解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海洋或海峡。结合世界地图熟练掌握大洲大洋及海峡。abcd依次为太平洋
5、一印度洋一红海一地中海。答案:D6.甲所在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是( )A.煤炭B.铁矿C.石油D.森林解析:本题考查了中东主要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因而被称为世界的“油库”。甲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答案:C7.甲地区气候特征是( )A.全年炎热干燥B.全年高温多雨C.全年温和多雨D.全年寒冷干燥解析:本题考查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甲为阿拉伯半岛位于北回归线大陆内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全年降水稀少,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答案:A8.下图是亚洲沿300N纬线地形剖面图,该图呈现出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是( )A.中部高、四周低B.
6、低高低C.高低高D.高高低解析:本题考查了亚洲地势特点。读图关键先看图的名称,再根据图例或坐标结合题目要求读图。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是低高低。学生易错点不看图和题目要求错选A项中部高、四周低。只从剖面图看不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答案:B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图回答910题。9.从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 )A.两地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B.两地冬季气温温差不大C.两地夏季气温都在20以上D.两地气温年较差部不大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特点。某个月20以上为高温,10为温和,低于0为寒冷。气温读图可知两地夏季气温都在20以上。甲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7、冬季寒冷干燥;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答案:C10.两地降水量柱状图说明了( )A.两地降水部集中在7、8月份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都不大C.两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D.甲地雨季比乙地短解析:本题考查了降水特点。某个月降水多于100mm,为多雨,50mm左右为湿润,低于30mm为少雨。读图可知甲地雨季在7、8月份,乙地雨季为39月份,甲地雨季比乙地短。答案:D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主要对北京、天津及沿线省区供水。据图完成1112题。11.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
8、大的问题B.输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运河C.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D.工程起点是长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解析:本题考查了水资源问题措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问题措施是兴修水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运河。工程起点是长江中游,位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答案:C12.中线输水线路经过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A.鲁、苏B.豫、冀C.皖、豫D.晋、冀解析:本题考查了各省简称。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鄂、豫、冀等省。答案:B13.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
9、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查了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1)地形。地面坡度较陡、坡面较长,地面径流的流速较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较强。(2)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3)地面物质组成。地表物质疏松,多孔隙,遇水浸润后易于崩解,抗蚀力很低。(4)植被。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往往植被生长较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读图可知丁坡度最大,植被最少水土流失最严重。答案:D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对山东描述正确的是( )A.临黄海和东海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东省 淄博市 中考 地理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