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
《2016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2345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物质跨膜运输主动
2、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散D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A和蛋白质合成有关,正确;人体内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B正确;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易化扩散),C正确;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3、,分裂间期进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物质跨膜、细胞分裂。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一单元分子与细胞中有详细的讲解。2. 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ADP+Pi+能量ATP;C错误,D正确。
4、答案选D。【试题点评】本题考查ATP。本题在寒假特训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一章细胞代谢中有详细的讲解。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由于从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的豹的种群数量增到5百余只,说明豹的种群数量呈增长型,豹的基因多样性增加更适应环境,A正确;豹的性别比例适中,
5、使种群数量增长,由于豹的数量其食物来源也增多,才使豹的数量增多,C错误;豹的数量增多,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减少,否则无法适应环境,使其数量增多,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种群特征、群落、生物进化。本题在百日冲刺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中有详细的讲解。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长时间奔跑,血糖含量降低,需要肝糖原不断分解来补充血糖;
6、A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错误。射门这一反应的发生,需要神经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C正确。球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本题在百日冲刺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有详细的讲解。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
7、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从图像看,无论光照和遮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机制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先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再还原为有机物,A正确;生死器官法语早期,由于其代谢不旺盛,营养器官合成的有机物供给自身的生长发育,B正确;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在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多,在发育晚期分配到生殖器官多,C错误,符合题意;实验研究了光强
8、对不同发育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个器官间分配的影响,也研究了不同光强对器官积累有机物的影响,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本题在百日冲刺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一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调节中有详细的讲解。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发展。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
9、溶解,故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错误;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故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操作。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错误;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食品添加剂。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
10、点/13814413980熔点/132547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甲苯变二甲苯的苯环上的氢被甲基代替,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故错误;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比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正确;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低,冷却后容易形成固体,所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故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
11、综合化学有机化学复习中有详细的讲解。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 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正确;B、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正确;C、是酸性条件,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
12、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正确;D、若向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化学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详细的讲解。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代表滴加H2 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为:Ba(OH)2+
13、H2SO4=BaSO4+2H2O Ba(OH)2+NaHSO4=NaOH+BaSO4+H2O NaOH+ NaHSO4=Na2SO4+H2O。A、从方程式分析,当Ba(OH)2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力量最小,故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故正确;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溶液中含有氰化钠,故正确;C、C点曲线为硫酸,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因为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错误;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示中性,故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14、 理科综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有详细的讲解。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a、d处试纸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剩余造成的,故正确;B、b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和氯离子同时放电,故错误;C、c处为
15、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正确;D、实验一中ac形成电解池,db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电解池,m为电解池的阴极,另一球朝m的一面为阳极,故相当于电镀,即m上有铜析出,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化学电化学基础中有详细的讲解。13.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因为是大量氢原子,所以根据可得有3种可能,故C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氢原子跃迁。本题在百日冲刺班 理科综合物理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波专题中有详细的讲解。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
16、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A正确;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B错误;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定中传播,C错误;光属于电磁波,其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机械波和电磁波。本题在百日冲刺班 理科综合物理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波专题中有详细的讲解。1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由于向右
17、为正方向,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所以0时刻位移为正,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将向左运动,即负方向运动,故A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简谐振动图像。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物理机械震动和机械波中有详细的讲解。1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两圆坏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a和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A. 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B. 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C. 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D. Ea:Eb=2:1,感应电流
18、均沿顺时针方向【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根据题意可得,故,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即产生向里的感应磁场,根据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物理电磁感应中有详细的讲解。17.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
19、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存在一个夹角,为磁偏角,故两者不重合,A正确;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B正确;由于地磁场磁场方向沿磁感线切线方向,故只有赤道处才与地面平行,C错误;在赤道处磁场方向水平,而射线是带电的粒子,运动方向垂直磁场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射向赤道的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作用,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地磁场。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物理磁场中有详细的讲解。18.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从轨道1到轨道2,需要加速挑一,故A错误;根据可得,故只要半径相同,加速度则相同,由于卫星在轨道1做椭圆运动,运动的半径在变换,所以过程的加速度在变化,B正确、C错误;卫星在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运动量方向不同,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物理曲线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中有详细的讲解。19.某兴趣小组探究用
21、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C.一个安排表和一个电阻箱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A中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可测量多组数据列式求解,A正确;B中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测量多组数据可求解,B正确;C中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可测量多组数据列式求解,C正确;D中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由于不知道滑动变阻器电阻,故无法测量,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闭合回路欧姆定律的应用。本题在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物理电学中有详细
22、的讲解。20.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m、2.5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6 m的悬浮颗粒物B. 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北京 高考 理科 综合 答案
限制150内